每日經濟新聞 2021-04-21 19:49:33
◎如何將“模糊”的人工智能,與具體化的工業互聯網結合,是一個各方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
◎事實上,在工業互聯網與AI的結合中,地方政府確實也扮演著重要角色。
每經記者|彭斐 每經編輯|張海妮
圖片來源:攝圖網
當前,以新一代人工智能為代表的科技和產業革命正在孕育興起。在這場變革中,如何將“模糊”的人工智能,與具體化的工業互聯網結合,是一個各方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
“人工智能技術是一個趨勢、一個方向,但是關鍵是找到和實體經濟融合的場景,找到更多的場景,才能給客戶創造價值,這是最核心的。”4月19日下午,在首屆濟南國家級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高端峰會期間,神思電子(300479,SZ)總經理井焜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在對工業互聯網的賦能中,場景的尋找,也是人工智能普遍遇到的難點。因為場景不足,甚至影響到一些AI企業的IPO進程。
華西證券的研報顯示,2021年以來,市場期待的AI“獨角獸”上市潮開啟得并不順遂,開年以來已有多家AI及芯片企業主動或被動撤回IPO申請。
“AI‘獨角獸’上市都終止了,這說明大家面臨的挑戰都是一樣的。”在井焜看來,人工智能技術是大勢所趨,但為客戶創造價值才是最核心的,雖然技術本身需要持續的投入,但是更重要的是怎么給客戶創造價值,關鍵還是要找到和實體經濟融合的場景。
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能進一步推動數字經濟進入智能經濟的新階段,這種場景的尋找與應用,對于產業鏈上的成員,都顯得異常重要。
啟迪智庫的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數字經濟以技術創新驅動數字產業快速發展。去年前三季度,工業機器人、集成電路產量同比分別增長18.2%、14.7%,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同比增長15.9%,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9.1%,各項增長表現超過其他產業同期水平,在全國經濟由負轉正中的牽引作用突顯。
在一位券商人士看來,經歷多年沉淀,AI基礎技術已成熟,拓展場景迎來黃金十年,尤其是2020年至今疫情全球肆虐也催化了行業需求端,人工智能相關各類新型應用場景迅速鋪開。
作為濟南首家創業板上市公司的總經理,井焜去年12月份曾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我們和濟南很多工業企業接觸的時候,發現對方獲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需求是很迫切的。”
來自賽迪智庫的預測顯示,2021年,以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和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數字基建”,將從投資期加快向建設運營期邁進,在區域一體化戰略引導下,各地政府將立足“數字基建”縱深推進,補充、優化、延伸打造具有地區特色的數字產業鏈,為構建梯次分明、分工明確、相互銜接、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提供堅實支撐。
事實上,在工業互聯網與AI的結合中,地方政府確實也扮演著重要角色。同時,政府對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
2020年10月,百度宣布與貴州省貴陽市政府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百度將承接貴陽經開區工業互聯網項目建設,打造AI技術和工業互聯網應用相融合的國家級AI工業互聯網平臺,形成全面的工業互聯網生態體系,助力貴陽打造3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在百度位于貴陽市的工業互聯網項目中,神思電子承擔了工業安全相關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落子貴陽不久之后,百度智能云也開始與濟南共同面對了如何講好“黃河故事”的命題,和許多方向清晰、行動迅疾的城市一樣,濟南的選擇正是“筑巢引鳳”。
相比數千里外的貴陽,對其大本營所在地的企業,神思電子顯然更懂得該怎么做。
2020年12月,百度先后與濟南市工信局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與濟南本地的人工智能領軍企業神思電子簽署了合作協議,目的正是為了掀起濟南工業產業加速數字化的轉型浪潮,并為濟南打下工業互聯網的“地基”。2021年,百度與濟南市市中區簽署“AI+工業互聯網”項目合作協議,百度將啟動在濟南落地“AI+工業互聯網”項目的相關事宜。
一位濟南本地政府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神思電子作為百度在本地的全面合作伙伴,將利用自身長期探索人工智能及工業互聯網的服務經驗,助力百度項目落地,共同打造國家級人工智能及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示范標桿,帶動當地工業企業智能化轉型,持續為當地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注入新動力。
井焜認為:“每一家工業企業的操作環境、信息化基礎不同,需要在基礎算法的基礎上做進一步優化和訓練,那就需要本地的人工智能技術合作伙伴來和百度這樣的人工智能領軍企業深入合作,特別是最后一公里的落地問題。”
在一位人工智能業內人士看來,實現人工智能與工業深度融合的技術,對相關企業來說,其實就是打造高價值、可復制的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在計算的基礎上,其實可以在多種場景中應用。
與此同時,在場景的尋找中,政府在技術企業與工業企業之間扮演的角色,也是二者結合不容忽視的。
“找到那些場景,這是非常難的,因為做這些人工智能技術的企業,大部分是不懂工業的,而工業企業自己又不具備這方面的技術水平,所以這里邊就是一個人工智能技術和實體經濟互相融合的一個過程。”井焜認為,我們可以思考,要想實現人工智能技術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政府在這里會起到很大的作用,就是因為政府要引導這些服務的供應商和企業在場景上去結合,這是非常關鍵的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