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10-20 22:08:34
“且蘭古國都、云貴最秀地”,有此美譽的是隸屬于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黃平縣,該縣自古以來都是一個“靠天吃飯”的農業縣,全縣53.6%是貧困村,32.1%是深度貧困村,“經濟空心村”“產業空白村”更是普遍。截至2018年末,黃平縣尚有3.17萬人未脫貧,扶貧任務依然艱巨。
金融主體幫扶,需根據地方特色發揮金融主體優勢。2016年以來,農業銀行在黃平縣累計投放貸款資金25.59億元,凈增17.35億元,貸款余額達到21.83億元,貸款余額和增量連續4年保持黃平縣可比同業榜首,累計帶動13336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019年3月3日,農行定點扶貧縣黃平正式脫貧摘帽,退出貧困縣序列。
農行派駐黃平縣定點掛職干部李建平帶領貧困村合作社外出調研學習百香果產業
“苗銀e貸” 助力傳承千年苗銀工藝
距離黃平縣城不到70公里有一個小鎮叫作谷隴鎮,是我國苗族人口絕對數量較多的鄉鎮,有“天下苗族第一鎮”稱號,同時也是貴州省極貧鄉鎮之一。走進谷隴鎮,就會發現這里聚集著大大小小的銀飾加工店,各種華麗精美的苗銀飾品琳瑯滿目。
苗銀飾品加工在谷隴鎮一直傳承不衰,也是該鎮的支柱產業,但長期以來生產規模小、產業化程度不高制約著發展。打破發展瓶頸,重點在于破解農戶缺乏資金擴大生產、進行產業化發展的難題。
如何破題?農行發揮金融主體優勢,引金融活水作答。
2018年9月,農行貴州省分行到黃平縣集中調研,為農戶量身定制一款標準化、便捷化和線上化的小額信貸產品——“苗銀e貸”。
吳軍華是谷隴鎮上一家“金華苗族銀飾坊”的店主,據他介紹:“苗族銀飾加工全靠家庭作坊內的手工操作完成。工藝流程很復雜,一件銀飾多的要經過一二十道工序才能完成……我干這行有20多年了,以前是小作坊,有了‘苗銀e貸’后生產能力擴大,收入明顯多了,在生產旺季,還要從老家請幾個貧困戶幫幾個月忙。”
有了源頭活水,產業發展自然迸發蓬勃生機。目前,農業銀行已累計投放“苗銀e貸”187筆共2314.7萬元,并在生產旺季帶動256戶貧困戶參與生產加工,戶均增收5000元以上,對帶動苗鄉農戶脫貧致富發揮了積極作用。
從此以后,農行也打開了幫扶思路,根據當地的資源稟賦因地制宜地創新推出“太子參e貸”等7個專屬“惠農e貸”產品,累計投放1.9億元農戶貸款支持黃平縣特色產業發展。而近期推出的“易地扶貧搬遷致富e貸”,已實現投放212萬元,拓寬了易地扶貧搬遷戶創業致富的門路。
以金融活水,喚醒產業項目發展活力。2016年以來,農行在黃平支行累計支持扶貧項目8個、投放貸款10.5億元,重點支持了美麗鄉村建設、棚戶區改造、農村電網改造、醫院建設等,有力促進全縣基礎設施建設和公用事業發展,助推“兩不愁、三保障”的落實。同時,投放1500萬元支持百利生物、黃平藥材公司等多家小微企業發展特色中藥材產業。
農行金融支持黃平縣舊州古城建設
“情跨千里,東西合作” 農行浙江分行定點幫扶黃平縣脫貧攻堅
脫貧攻堅,既要強內力,也要借外力;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2019年農業銀行總行明確東西部行協作扶貧后,貴州分行與東部協作行——浙江分行主動加強溝通聯動,組織該分行的優質客戶浙江佐力百草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眾安集團有限公司、浙江青蓮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杭州網營物聯控股集團、杭州富春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烏鎮古鎮聯盟有限公司等10家企業到黃平縣考察投資,落地及簽約項目7個。
其中,浙江青蓮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杭州網營物聯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與黃平縣簽訂了白洗黑豬養殖及市場品牌化運作產業項目、黃平農產品現代流通中心建設項目。項目擬建設年出欄白洗黑豬20萬頭,項目建成后,通過市場化運作,預計實現黃平農戶年增收2億元,帶動當地2萬農戶脫貧致富,將對黃平縣經濟社會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相較于農業,黃平縣的工業基礎更加薄弱,目前在谷隴鎮由浙商投資的尖峰水泥項目正在建設中,預計明年就可以投產。農行貴州分行與浙江分行組建銀團,給予項目3億元的貸款,占到了該項目總投資金額的三分之一,助力企業建設。
在對浙江尖峰水泥的金融服務中,農行貴州分行積極協調企業履行精準扶貧貸款要求,優先招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就業。目前,企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用工占比24%,遠高于人民銀行的吸納貧困人口標準。該廠建成投產后,預計每年為黃平縣創造利稅不低于8000萬元,并且還可為黃平縣提供百余個就業崗位,將有效帶動該縣的餐飲、服務、運輸等相關產業發展。
另外,基礎設施差也是黃平縣生產生活的一大短板,農業銀行貴州分行正在積極推進與浙江分行的東西部協作計劃,下一步將協助黃平縣舊州古鎮引入浙江烏鎮等國內知名旅游古鎮的運營經驗,打造出適合舊州古鎮特色的個性化旅游發展模式,通過旅游產業的發展帶動百姓創業、就業,最終實現脫貧致富的目標。
據了解,除了舊州古鎮改造項目,農業銀行各級機構對黃平縣的棚改、產業培育、招商引資等項目都提供了優先辦理授信業務、優先審查審批、優先配置信貸規模、優先貸款投放和優惠利率定價等一系列政策傾斜。
統計數據顯示,農行幫扶黃平以來,累計投入捐贈幫扶資金超過1億元,主要用于特色產業、黨建、教育等69個扶貧項目建設;同時,協助黃平招商15次,引入考察企業26家,落地項目7個,合同投資金額21.9億元。
電商扶貧,打造致富平臺
在黃平縣,農行還積極探索建立“電商扶貧 農銀e商”金融服務模式,搭建了電商八大服務體系;探索打造了黃平縣鄉村綜合服務平臺扶貧模式,積極對接相關電商平臺。
2019年,在黃平縣自主首創“惠農e村”智慧村務平臺,成為全國農行系統在村務公開等鄉村治理領域數字化的首單嘗試。以真情實意,伸援助之手。2018年以來,農行通過線上線下渠道直接購買和幫助銷售黃平縣農特產品1045萬元,有效助推谷隴糯小米、秋葵、苗銀首飾等特色產品“黔貨出山”。
農行通過“信貸+非信貸”方式持續助力黃平縣打贏脫貧攻堅戰,成效顯著,得到國務院、中組部、貴州各級黨委政府的鼓勵肯定。農行黃平支行榮獲“貴州銀行業金融精準扶貧先進單位”和“中國農業銀行五一勞動獎章”,農行黃平扶貧工作組榮獲“貴州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國有大型商業銀行中唯一獲此殊榮);農行貴州省分行兩次榮獲全國農行三農扶貧領域“真抓實干先進集體”。文/喬西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