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8-28 11:02:10
每經記者|曾劍 每經編輯|張海妮
電子科技大學通信抗干擾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周亮發布藍皮書。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曾劍 攝
在8月28日舉行的全球5G產業創新峰會上,四川省5G發展指數藍皮書(2020版)首次發布,藍皮書旨在客觀衡量5G發展水平,牽引行業發展。
藍皮書顯示,截至今年7月,成都、綿陽、宜賓、瀘州等地5G發展指數的綜合評分居前列。
區域發展指數上,成都平原經濟區位列第一,川南經濟區緊隨其后,各區分項指標表現較為平均,基礎建設情況較好,行業應用、產業生態和創新能力有待加強。
政策上,四川省已累計制定5G發展相關政策46項,累計投入專項資金6562萬元。在行業應用上,醫療、工業、文旅、教育、交通等行業較為突出,全省共計700余單位、10余行業已開展5G創新應用孵化和試點工作。
在基礎設施方面,四川通信企業累計投入5G建設資金113.23億元。具體來看,移動49.69億元、電信35.66億元、聯通12.57億元、廣電0.81億元、鐵塔14.50億元。累計建成5G基站3.27萬個。
產業生態方面,四川省已布局5G運營商及終端應用企業超過146家,5G主設備及網絡架構企業超過44家,5G芯片及元器件企業超過50家。
在創新能力方面,四川省已公開5G專利1966件,位居全國第六。5G產業園區數量超過12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