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农村av,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精品久久www,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国产精品一区在线免费观看,超碰色偷偷

每日經濟新聞
產業趨勢

每經網首頁 > 產業趨勢 > 正文

“線下沒事干,線上不賺錢”?藍象資本合伙人周爽:疫情下教培機構存活要具備這三個特點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3-05 00:20:44

“疫情這件事是突然的,但是從商業戰略上來說,突發事件是每隔一些年就會發生的。”周爽表示,如果企業沒有在之前作好準備,“刮風下雨”的時候自然就特別慘。周爽認為,能夠在這次疫情之下求得存活教培企業應該具備三個特點。

每經記者|宋可嘉    每經編輯|梁梟    

疫情之下,關于教育行業的討論層出不窮。前有松鼠AI創始人栗浩洋認為,60%的線下教培機構會在疫情之下消亡;后有精銳教育CEO張熙表示,60%的線上教培機構會因疫情倒下。到底誰的觀點更正確?疫情是逼死了線上、線下教培機構,還是利好線上、線下教培機構?

而各大教培企業從一開始的紛紛捐課,到被質疑捐課有推廣拉新之嫌,再到目前不少教培機構開始出現員工、老師降薪的情況——疫情之下,教培機構到底遭遇了哪些難題?什么樣的教培機構能存活下來?

就這些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日專訪了專注于教育的風險投資機構——藍象資本合伙人周爽。周爽直言,整個教培行業確實壓力很大,很多教培企業主情緒復雜,公益心和社會責任感交織,殫精竭慮后的恐懼與危中取機的渴望并存。

藍象資本合伙人周爽(受訪者供圖)

談線上取代線下:不是競爭關系

受疫情影響,眾多線下教育機構無法開展線下培訓,而線上教培機構卻“停課不停學”,紛紛上線免費網課。由此,“疫情利好了在線教育,卻讓線下教培有覆巢之危”的相關言論層出不窮。而當線下教育似乎陷入“至暗時刻”,關于線上教育能否取代線下教育的爭論也變得激烈起來。

對此,周爽卻認為,線上教育和線下教育從來不是競爭關系。“我們其實從沒有把項目分成線下或者線上。從來沒有這么想。”在采訪一開始,周爽便向記者強調了這一點。

“就是什么叫純線下的,你說這年頭,培訓機構要是不用微信群去維護家長關系,那也是少見的。我們的一個看法是,教培市場近年來一直在從一個純線下的、傳統的商業模式向線上賦能、科技賦能的新商業模式遷移。”周爽說道。

“所以這兩天,行業里面有人說60%的線下會倒,有人說60%的線上會倒,我覺得他們說的都是對的。大家都是一條船上的,都挺慘。但是最容易死的肯定是那些基礎沒打好,在2019年底之前沒有做好自己產品迭代、商業模式迭代工作的企業。”周爽接著說道。

周爽還表示,早在疫情開始之前,藍象資本在2019年底去各個二線城市做訪談和調研時就發現,只要是當地的龍頭培訓機構,或者說營收在5億元以上的,基本上都有在開發自己的在線模塊。

“但營收在1~5億之間的教培是比較尷尬的,基本上就是想做在線,但也怕被新東方在線等巨頭給干掉,沒有好的解決方案。”在周爽看來,這些“在天晴時候沒有修好自己屋頂”的企業,可能會成為最先死掉的一批。“疫情這件事是突然的,但是從商業戰略上來說,突發事件是每隔一些年就會發生的。”周爽表示,如果企業沒有在之前作好準備,“刮風下雨”的時候自然就特別慘。

談公益捐課:成了教培機構不得不做的事

此次疫情之下,除了一批線上線下的教培機構或將倒下,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教育行業里的公益捐課。這場由頭部企業率先引發的免費捐課行動,引發了多家教培企業陸續效仿。

對于后發的很多教育機構而言,捐課基本上變成了一個不得不做的事情了。”周爽對此直言,“可能一開始的時候是頭部教育公司出于公益目的或者出于品牌的目的去捐課,但是引發了其他教培機構的大舉追隨,無論它們本來做在線內容的能力如何。在這種情況下,整個市場是在搶奪流量。”周爽說,一些中小教培機構覺得如果自己不做免費課,那原本辛辛苦苦招過來,也曾好好進行過服務的學生可能就被巨頭搶走了。

“人的使用習慣形成一般是21天,如果家長、孩子覺得新的線上老師講得還挺好,疫情之后習慣也形成了,可能要么就繼續續費線上課,要么轉回線下也可能會上這些線上品牌的線下課。”周爽指出,對于中小教培機構,留住之前的存量客戶是生死攸關的事情,在疫情和在線巨頭的雙重沖擊下,及時采取防守策略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盲目抱佛腳做線上,質量和巨頭多年研發的課程差距會很大。如果盲目做免費課引流,在擁擠的市場里根本無法獲得有效客戶,只是增加了自己的支出負擔。”

但對于一些被席卷進這場捐課拉新漩渦里的線上教培企業來說,大量的線下學員轉到網上之后也并非全然是利好,因為“線上捐了課以后不一定能收到錢,不一定能轉化。”周爽指出,現在線上的課太多了,一種情況是,家長會說線上課真不好,還是等疫情過后回去上線下課;另一種情況是,家長上了A公司的網課,然后又上了新東方在線或學而思網校的網課,最后沒有選擇A公司的網課,那么對于A公司來說,它也是干了活但收不了費。

周爽現在的朋友圈里基本上都是做教育的,她坦言,線上、線下兩邊機構都在里面互相吐槽。“線下機構是沒活干,覺得要死了;線上機構則幾乎是天天累的要死,還覺得賺不到錢。”

談企業生存:線上能力要有,核心還是老師

圖片來源:攝圖網

實際上,在捐課背后,教培機構目前還面臨兩大難題,一是寒假銷課問題,另一個則是春招。前者是指,教培機構需要把寒假期間已經報名付費的用戶課程解決妥當,避免大規模退費導致的負債。后者則是,要解決好新一輪招生的問題。“對于線下機構來說,現金流都是挺薄的,就算解決了寒假退費的問題,如果你招不到生,也是死。”周爽表示。

而在薄弱的現金流下,一些教培公司也在采取降薪等措施來節流。“在商言商,我們做風投的覺得,降薪或者是停薪留職這種企業自救的方式是完全合理的,就是為了讓企業更加健康地活下來。你只有活下來,才能繼續去支付那么多員工的工資和社保,才能繼續為孩子和家長提供服務。所以我覺得,采取這些降薪和節流的措施,我們是很認可的。”周爽指出,實際上,對于自家投的一些線下教培公司,周爽也建議能少花錢就少花錢。

不過,除了降薪節流來保住公司,周爽認為,能夠在這次疫情之下求得存活的教培企業,應該是具備以下三個特點的——

“第一,它有一定的線上能力。它可能不一定要有全員直播的能力,但是它能夠通過線上系統給學生答疑,能夠跟家長溝通,能夠改作業,這種基礎的線上能力是要有的。”

第二,核心力量還是老師。“我們觀察到,如果孩子喜歡那些老師,當老師挪到線上去,孩子和這個老師的教學體驗肯定是比換一個陌生老師來說好得多。”周爽表示,能夠進行遠程教課的好老師是教培企業的核心力量。

第三,教培機構要會進行線上招生。“因為現在的市場下,傳統的招生渠道例如地推門店這種招生渠道是不好用的,所以說教育公司還需要有很好的在線營銷能力。”周爽表示。

不過周爽指出,對于創業企業來說,當一個市場發生了巨大變化,其實既是“大危”也是“大機”,創始人必須要迅速反應。“這些公司的創始人其實說老實話,他不知道這個東西對他來說是危還是機,他把握好了,可能就能夠占據很強的優勢。但是如果他把握不好,就說在線教育現在收不著錢,還拼命燒錢、拼命干活、拼命免費捐課情況下,他可能就把自己公司拖死了。”周爽感受到,疫情危機之下,絕大部分人是既貪婪又恐懼的。

不過,對于完全沒有提前進行線上布局、科技賦能的傳統K12教培企業,周爽坦言,不認為它們能夠撐過這半年的寒冬,“就算撐過去我覺得也沒有意義,因為他們的效率確實是低的,并且不能夠滿足現在家長和小孩使用科技的習慣。與其這樣,不如讓下一代既有線上科技能力,又有線下培育能力的機構成長起來,這樣行業活過寒冬之后就會更加強大。

封面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教育培訓 K12 網課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