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1-13 21:31:11
每經記者|夏冰 每經編輯|魏官紅
伴隨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此前《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的落地,標志著滬蘇浙皖三省一市的深化合作全面打開。
未來,長三角區域將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主線,資源的高效流動和集聚效應,將進一步提升經濟發展效率,長三角將逐漸打造成為具備全方位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在這樣的宏偉藍圖之下,圍繞長三角一體化的投資機會,未來可以對哪些方面進行重點關注和挖掘?對此,1月13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了民創集團首席經濟官、民創研究院院長周榮華。
周榮華提出,交通一體化進程是實現長三角一體化融合的重要基礎,《規劃》的實施將提升城鄉基礎設施聯通水平,帶動基建短板領域、公共服務設施和住宅建設等投資需求,高鐵軌交、公路、港口、機場等重點工程相關企業將受益;其次,周榮華認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強調江蘇制造業升級、浙江數字經濟領先、安徽創新活躍等互補優勢。
“G60科創走廊規劃以及科創板改革落地,將促使科技創新成為長三角經濟轉型的動能,長三角區域內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航空航天、高端裝備、新材料、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等行業的科創企業,有望脫穎而出。”周榮華表示。
第三,周榮華認為,近年來,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進程明顯提速,外資金融機構參與內地市場的廣度和深度持續提升。因此,適時引入外資機構能夠增加我國金融市場的良性競爭,加上資本市場的互聯互通渠道繼續拓寬,將使得市場主體和業務產品進一步豐富。上海作為我國的金融中心,在國際化進程下,其金融地位也將持續提升,受益于區域業務布局優勢,具備核心競爭力的金融公司將進一步強化龍頭地位;第四,在周榮華看來,上海自貿區新片區、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力爭打造長三角內最具創新力的區域,引領長三角加快產業升級。
“因此,在示范區建設的過程中,片區內將在稅制安排、土地管理、人員從業自由、資金流動等方面,實行更多制度創新,這將在片區內孵化一批科技創新類標桿性企業。”周榮華告訴記者。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