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2-04 11:27:52
根據中國集裝箱行業協會數據,2018年,我國集裝箱生產進入高位運行周期,全年產量約425萬TEU(國際標準箱單位),較上年約增長12%,創集裝箱生產規模歷史最高水平,全球市場占有率約為96.1%。
每經記者|張曉慶 每經編輯|張海妮
2020集裝箱多式聯運亞洲展全球媒體發布會現場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曉慶 攝
12月3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2020集裝箱多式聯運亞洲展全球媒體發布會”上獲悉,我國已連續26年穩居全球集裝箱產銷量首位。
中國集裝箱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李牧原介紹稱,1993年,中國集裝箱產量躍居世界第一,2018年中國占全球集裝箱產量的96%。“我國向全球提供全產品系列、全技術能力、全供應鏈配套的集裝箱產品,是保證全球貿易運行的重要力量。”李牧原說道。
根據中國集裝箱行業協會數據,2018年,我國集裝箱生產進入高位運行周期,全年產量約425萬TEU(國際標準箱單位),較上年約增長12%,創集裝箱生產規模歷史最高水平,全球市場占有率約為96.1%。
對于2019年的集裝箱產量,中國集裝箱行業協會會長黃田化預判稱:“2018年,我國集裝箱的產量創下歷史新高,從造箱角度來看,今年沒有去年那么多。”
在李牧原看來,中國集裝箱生產有六大發展趨勢:國際市場總體保持平穩、內貿銷售市場繼續增長、專業市場需求持續放大、集裝箱箱型更加多元化、綠色生產趨勢更加明顯、智能生產水平不斷提升。
另一方面,作為我國推進物流業降本增效的重要舉措,多式聯運正處于加速發展時期。所謂多式聯運,即由兩種及其以上的交通工具相互銜接、轉運而共同完成的運輸過程統稱為復合運輸,而集裝箱正是多式聯運的重要載體。
據李牧原介紹,鐵水聯運、公鐵聯運、國際鐵路聯運和陸空聯運的集裝箱運輸量,連續三年都有超過兩位數字的增長,其中集裝箱鐵水聯運量連續三年平均增長24%。
李牧原表示,近年來,我國政府積極推動多式聯運發展,外貿集裝箱市場繼續擴大,內貿集裝箱多式聯運也在提速發展,以中歐班列為代表的國際鐵路集裝箱聯運成為一帶一路耀眼的名片。同時陸空聯運、郵政快遞業的聯運市場、冷鏈、商品車、危化品的專項多式聯運市場也在快速發展。“散改集、中歐班列、郵政快遞三大市場催生了多式聯運市場的新需求。”李牧原表示。
李牧原認為,中國是集裝箱生產大國,隨著中國內貿的發展,未來的中國也將是集裝箱使用大國,未來中國的集裝箱運輸、多式聯運市場大有可為。
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會上獲悉,2020集裝箱多式聯運亞洲展將于2020年3月17日至19日在上海舉辦,參展企業涉及集裝箱技術、集裝箱生產、集裝箱運輸、租賃服務等多個產業領域。
“我們希望展會帶來更多國際合作項目,推動我國大型有實力的集裝箱生產、運輸、物流企業走出去,加速我國集裝箱和多式聯運發展邁向高端,產生更大的經濟和社會價值。”黃田化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