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0-31 21:40:11
每經記者|涂穎浩 每經編輯|劉野
10月30日,財政部網站發布了《財政部關于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第0613號(財稅金融類038號)提案答復的函》,在這封回復姜洋委員提出的《關于支持和引導更多長期資金進入股市的提案》的函中,財政部回復了關于“全國社保基金投資”、“推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轉常規”等問題。
近年來養老金入市投資,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人社部近期披露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作數據振奮人心。10月21日,人社部在2019年第三季度新聞發布會上透露,截至9月底,已有18個省(區、市)政府與社保基金會簽署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托投資合同,合同總金額9660億元,其中7992億元資金已經到賬并開始投資。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養老保險體系第二支柱的重要組成部分——職業年金的市場化運營工作也正在推動中。據上海證券報消息,截至10月30日,已有12地職業年金已啟動投資運營,涉及11家受托人和全部22家投管人。
圖片來源:攝圖網
養老金作為重要的一類中長期資金,在資本市場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我國養老體系由基本養老保險、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含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和個人儲蓄養老保險三大支柱組成。目前,三大支柱的權益類資產投資上限均為30%。如根據《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規定,托管機構投資于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養老金產品的比例,合計不高于養老基金資產凈值的30%。作為保障儲備基金的全國社保基金投資基金和股票的比例上限為40%。
全國政協委員、證監會原副主席姜洋此前表示,股市的長期穩定需要引入長期資金。建議給予社保基金更多的投資靈活性,將現行權益資產投資比例上限由40%提升至60%,允許其投資股票指數期貨、期權等風險管理工具。
近年來,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投資渠道逐步拓寬,目前基金投資范圍已包括銀行存款、國債、涵蓋了企業債、股票、優先股、未上市股權、證券投資基金、產業和股權投資基金、信托貸款項目等。
財政部表示,“下一步,我們將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就調整投資比例、豐富投資產品等問題加強研究,進一步完善投資政策,加強投資監管,在保障基金運營安全性的基礎上,提高基金收益,實現基金資產增值。”
人社部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已有18個省(區、市)政府與社保基金會簽署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托投資合同,合同總金額9660億元,其中7992億元資金已經到賬并開始投資。市場人士認為,雖然短期養老金入市資金有限,對A股影響不大,但長期來看,養老金將為A股注入萬億元級增量資金,有助于通過優化投資者結構而改善A股投資環境,增強市場的穩定性。
為建立多層次的養老保險制度,近年來,國家大力發展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因為起步時間短,多數年金計劃采用按計劃計算收益率的做法,即所有參加計劃的職工都享有一樣的收益率,只有少數企業及部分企業年金集合計劃提供了個人投資選擇權。
參考國際經驗,建立個人投資選擇權制度,對于有較強自主投資能力的參保人而言,可以實現與自身年齡階段、風險偏好特征相匹配的個性化資產配置,更好地提高投資靈活性;但對于缺乏經驗的參保人,容易形成集中度較高、風險資產比例過高等投資風險,或是做出不合理的投資選擇。
財政部表示:“目前,有關部門正結合擴大年金投資范圍、完善企業年金集合計劃等研究工作,推動提高年金基金的資產配置適配性,同時不斷推動投資者教育和保護,進一步完善運作機制和信息披露制度等。隨著市場逐漸成熟及個人投資者經驗逐步豐富,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年金計劃給予個人投資選擇權。”
在第三支柱方面,自2018年5月以來,稅延養老險在上海市、福建省(含廈門市)和蘇州工業園區三地的試點情況未及業內預期。截至2019年9月底,17個月時間,三地稅延養老保險承保人數為4.5萬多人,保費僅為1.8億多。就此,業內人士提出“盡快擴大試點或直接推向全國”等建議。
對此,財政部表示,“下一步,我們將會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有關部門,深入論證養老保險第三支柱重難點問題,結合國家養老保險第三支柱制度建設的總體情況,統籌研究試點政策推廣問題,推動養老保險第三支柱發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