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农村av,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精品久久www,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国产精品一区在线免费观看,超碰色偷偷

每日經濟新聞
產業趨勢

每經網首頁 > 產業趨勢 > 正文

集采擴面45家藥企擬中標 “地板”藥價還會更低嗎?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9-25 23:28:24

據聯合采購辦公室發布的《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試點全國擴圍產生擬中選結果》,此次聯盟采購共有77家企業參與,與聯盟地區2018年最低采購價相比,擬中選價平均降幅為59%;與第一次“4+7”試點中選價格水平相比,平均降幅為25%。

每經實習記者|鄭潔 每經記者 孫嘉夏    每經編輯|梁梟    

在經歷9月24日的激烈拼殺后,今日(9月25日)下午,第二輪“4+7”藥品帶量擴面擬中選結果在上海陽光醫藥采購網公示:77家企業中有45家藥企“紅海突圍”。

據聯合采購辦公室發布的《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試點全國擴圍產生擬中選結果》,此次聯盟采購共有77家企業參與,與聯盟地區2018年最低采購價相比,擬中選價平均降幅為59%;與第一次“4+7”試點中選價格水平相比,平均降幅為25%。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成功“突圍”的企業中,華海藥業、齊魯制藥、科倫藥業等藥企均擁有原料藥生產線。這意味著,在通過一致性評價的前提下,是否擁有原料藥生產線或成藥企打贏價格戰的關鍵籌碼。

“地板價”后還有“地板價”

從結果來看,不同于2018年底首次實行“4+7”時的懵懂,很多企業為競標成功直接叫出“地板價”。根據2018年底11個試點城市的“4+7”藥品集中采購擬中選結果,31個試點通用名藥品25個中選,與試點城市2017年同種藥品最低采購價相比,平均降幅為52%。

相較2018年底首次集中采購,本次采購價平均降幅達到59%。以乙肝用藥恩替卡韋為例,在2018年首次“4+7”中價格跌幅超過90%,而本次帶量擴面中其跌幅再次跌了近7成,最低報價為北京百奧的0.2元/片。

主治心腦血管疾病的氯吡格雷此次降幅也“大跌眼鏡”。去年,信立泰(002294,SZ)的氯吡格雷以3.18元/片的報價中標,但今年其給出3.13元/片的報價顯然“大意失荊州”。作為氯吡格雷仿制藥生產商,信立泰給出的報價竟然比原研藥企業賽諾菲的報價還高出0.58元/片。消息傳出后,信立泰股價連續兩天大幅下跌,9月24日、25日的跌幅分別達9.44%、9.05%。

據信立泰2019年中報,氯吡格雷是其主要產品,3月底以來,集中采購政策在試點城市陸續落地,“泰嘉”(氯吡格雷)的銷量快速增長,市占率提升;在非“4+7”城市,借助一致性評價政策紅利及帶量采購中標契機,收入持續穩定增長。

此外,齊魯制藥的阿托伐他汀鈣片(10mg)降至0.12元/片,相比去年“4+7”中選價格0.55元/片降幅超過78%。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國藥容生報價約每片6分錢,蘇州東瑞同規格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報價則每片不到6分錢。

盡管藥企訴苦藥價已經是“地板價”,但在行業專家眼里,所謂“地板價”或許還有下調空間。北京鼎臣醫藥管理咨詢公司創始人史立臣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大多數藥企來說,目前的中標價格仍有利潤空間。

原料生產優勢成關鍵

所謂“帶量采購”,即在藥品集中采購過程中開展招投標或談判議價時,明確采購數量,讓企業針對具體的藥品數量報價,其目的是以量換價、降低藥價和醫??刭M。在目前帶量擴面的情況下,史立臣預測,接下來可能出臺擴大品種的政策。

從此次帶量擴面中標的幾位贏家來看,華海藥業、齊魯制藥、科倫藥業、天晴藥業、揚子江等藥企均擁有原料藥生產線,在通過一致性評價的前提下,原料成本優勢成為藥企爭奪市場份額的利器。

9月24日跌停的京新藥業(002020,SZ),9月25日又大跌8.61%。據京新藥業9月24日晚公告,失標的兩個藥品為瑞舒伐他汀鈣片(10mg)、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睹咳战洕侣劇酚浾咦⒁獾?,瑞舒伐他汀鈣片(10mg)三家中標企業海正藥業、山德士、正大天晴均有相應的原料藥生產線,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中標藥企蘇州東瑞、揚子江藥業均有相應的原料藥生產線。

史立臣也表示,在通過一致性評價的標準層面沒有區別的情況下,藥企如果沒有(某種藥品)的原料優勢,即使做了一致性評價也難以在價格戰中存活,“企業未來的競爭是產品結構的競爭。”

對于沒有原料藥優勢的藥企,史立臣建議可通過收購原料藥廠商的方式來增加競爭優勢。此外,原料藥實行備案制也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途徑之一,“呼吁實行原料藥備案制是因為原料藥過審非常難,最終決定(藥品)質量的是制劑而不是原料本身。”

據史立臣估計,在目前區域擴容的基礎上,未來或將開展產品擴容,屆時化學仿制藥將成為功能性產品,仿制藥的“暴利”時代將一去不復回。

對此,也有行業人士分析,在藥企擁有原料優勢,自主生產的情況下,銷售費用減免,以價換量,企業仍有利潤空間。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集采擴面、帶量采購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