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9-18 17:06:38
每經記者|葉曉丹 攝影報道 每經編輯|文多
“芯片”投資正熱。
9月18日,在杭州舉辦的2019DEMO CHINA創新中國·未來科技節上,國內多位投資人對當前投資國產芯片企業的機遇與挑戰進行了討論。
元禾璞華投委會主席陳大同認為,中國芯片行業經歷過三輪投資熱,第一次出現在2005年前后,美元基金的興起帶動了一波半導體行業的海歸創業潮;第二波熱潮出現在2009年創業板設立后,出現了許多人民幣基金,推動了一批半導體創業熱。而現在又迎來了半導體行業發展的新一輪熱潮,資本市場促進了整個產業的發展。
陳大同認為,現在對芯片、半導體行業而言,是一個巨變的時間點,“我們認為黃金十年、二十年真正出現了”,之所以說芯片行業黃金時代來臨,則離不開幾個因素。一方面得益于“人”,陳大同表示,現在創業者成熟了。另一方面,資本市場也出現了變化。對投資機構而言,以前投資企業的資金要從資本市場退出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但是科創板的推出是一個重大突破,今年已經有多家半導體行業企業成功登陸科創板,加之并購和通過主板上市的企業,登陸資本市場的半導體企業數量增加,而這真正體現了資本市場對硬科技的承認。
凱旋創投創始人周志雄則認為,國內半導體芯片企業存在三方面的發展機遇。一方面國內用戶在市場上仍占了非常大的比例,每年購買芯片的量非常大;第二,5G、IoT、AI等技術會帶來一些新的機會,而這些都是增量;第三,受國際形勢的變化影響,芯片產業成為戰略產業。當前阿里、騰訊、百度都有布局自己的芯片企業,國內芯片企業如何離客戶近,通過客戶把資本、人才聚集,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機會點。
同時,在資本市場上,芯片概念股也呈現比較好的走勢。據wind數據顯示,芯片國產化指數(884160,WI)從今年年初以來區間漲幅達57.39%,近一個月漲幅達11.83%。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