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4-17 17:04:54
自然資源部網站發布“制定實施2019年住宅用地‘五類’調控目標”的通知,其中指出,根據商品房庫存消化周期,實施差別化調控政策,對于消化周期在36個月以上的,應停止供地,庫存消化周期在6個月以下的,要顯著增加并加快供地。
每經編輯|趙慶
圖片來源:攝圖網
自然資源部網站信息顯示,為落實中央關于房地產調控相關要求,實現因城施策、分類調控目標,保持住宅用地供應穩定,引導市場預期,促進房地產用地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日前,自然資源部辦公廳下發通知要求,做好2019年住宅用地“五類”調控目標制定實施工作。
通知要求,各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組織地級以上城市、地州盟所在地和百萬人口以上縣(縣級市),根據2018年通報的“五類”調控目標,結合2018年和2017年住宅用地供應數據,總結評估2018年“五類”調控目標落實情況。
通知要求,制定實施本年度住宅用地分類調控目標。地級以上城市、地州盟所在地和百萬人口以上縣(縣級市),根據商品住房庫存消化周期(截至2019年3月),結合本地土地市場實際,切實優化住宅用地供應,實施差別化調控政策,在上年住宅用地供應分類調控目標基礎上,調整確定2019年住宅用地供應“五類”(顯著增加、增加、持平、適當減少、減少直至暫停)調控目標。
其中,消化周期在36個月以上的,應停止供地;36~18個月的,要適當減少供地;18~12個月的,維持供地持平水平;12~6個月的,要增加供地;6個月以下的,要顯著增加并加快供地。
通知強調,建立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是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不僅是經濟問題,也是重大民生問題、政治問題。落實住宅用地“五類”調控目標,是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堅決落實黨和國家重大決策部署的重要體現。各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高度重視,把這項工作作為當前一項關系全局的重要工作來抓,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履行好監管指導責任。有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對相關數據認真核對、嚴格把關,確保數據的客觀性、真實性和有效性,保障調控措施的針對性和準確性。要嚴格落實市縣自然資源主管部門主體責任,做好土地供應管理工作。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