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3-18 23:06:51
當下,我國茶產業整體上產大于銷,導致茶產業市場競爭十分激烈。3月18日,在第三屆國際(宜賓)茶業年會上,中國茶葉學會理事長江用文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很多地方在探索“茶旅融合”,因此要努力提升產品附加值,適應更多消費者。
每經記者|靳水平 每經編輯|魏官紅
第三屆國際(宜賓)茶業年會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靳水平 攝
近年來,隨著茶葉學科研究愈發深入以及健康飲茶的科學普及,中國茶產業發展迅速,生產規??焖僭鲩L,茶葉消費量也呈逐年上升趨勢。其中,不少地區紛紛布局茶產業,打響茶品牌,做大茶產業。
但同時,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茶產業的產銷不平衡問題也一直備受關注。當下,我國茶產業整體上產大于銷,導致茶產業市場競爭十分激烈。
3月18日,在第三屆國際(宜賓)茶業年會上,中國茶葉學會理事長江用文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茶業發展確實面臨相關問題,很多地方在探索“茶旅融合”,因此要努力提升產品附加值,適應更多消費者。
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發布的《2018年中國茶葉產銷形勢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茶業總體保持了穩中有進的態勢,全國18個主要產茶?。ㄗ灾螀^、直轄市)茶園面積同比增加123萬畝,增長率為2.9%。
報告指出,近年來,部分企業庫存加大,全國茶產量逐年增加,產能過剩問題日益明顯。此外,根據農業部門估計,2018年未開采茶園達900多萬畝,未來兩到三年集中進入豐產期,市場將面臨壓力。
實際上,從2014年開始,我國茶葉消費增長始終低于產量增長,茶葉庫存不斷增加,茶業面臨著產能過剩的問題。就此,一位茶行業資深專家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2018年茶葉產量進一步加大,“產銷不平衡越來越明顯,要引起重視”。
江用文表示,從消費總量來看,盡管2018年較2017年有增長,但行業確實也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產銷不平衡,行業勞動力緊缺,缺乏全國性品牌。茶產業有個特點就是,如果春茶銷售情況不好,農民對于夏茶、秋茶的采摘和生產積極性就會受到影響。“茶業依舊會有產量,但是農民賣不出去,就不一定會去采。”
在江用文看來,很多產茶區都重視茶產業的發展,重視規模的擴大,同時也應注意潛在的風險。未來的消費是會保持增長趨勢的,但就目前而言,消費的速度還不足以覆蓋生產的速度。
因此,江用文建議,要注重提升茶葉本身的附加值,業界和企業都應思考如何擴大飲茶消費人群。“現在很多年輕人缺乏喝茶的習慣,因此要研究他們的消費習慣,在消費升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下,不少傳統茶企在努力將傳統茶葉制作推向更加精品化,另外還通過不斷創新業態,挖掘行業發展新熱點。”江用文稱。
第三屆國際(宜賓)茶業年會開幕式現場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靳水平 攝
面對茶葉發展新形勢,地方、企業該如何破局?
宜賓市有著3000多年的種茶史。2018年,宜賓茶園總面積達118.7萬畝,居四川省第一,干茶總產量達7.1萬噸,茶葉綜合產值達165.2億元,兩者居全省第二。作為四川茶葉主產區、全國最大的早茶生產基地,宜賓早茶及宜賓茶具有一定知名度。
數據顯示,2018年宜賓茶葉出口創匯突破1100萬美元大關,同比增長85.5%。宜賓提出,力爭到2021年,宜賓實現全市茶園總面積130萬畝、干茶年產量10萬噸,茶葉年綜合產值達300億元以上的目標。
而在《宜賓市茶產業發展十年總體規劃(2016~2025)》中更明確提出,到2025年,宜賓茶葉實際投產面積穩定在100萬畝左右,干茶年產量10萬噸左右,茶產業年綜合產值(現價)達到400億元。
事實上,為加快茶產業快速發展,不少地方當下正探索“茶旅融合”發展的創新模式。宜賓正在探索并使用的“公司+農合+茶農+旅游”四位聯動發展模式,是近幾年來宜賓茶產業發展探索的新路。
在江用文看來,宜賓茶產業與旅游產業的結合,確實是一條能夠有效增加農民收入的途徑,這樣一來就有更多的收入流到農民手中。“通過旅游,茶農不僅能夠增加旅客在吃住這一塊的收入,同時也能夠拉動銷量,價格方面比賣給企業的附加值更高。”
一位與會的行業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茶葉文化與鄉村旅游結合,推出茶鄉旅游路線,一方面消費者可以切身體驗茶文化,了解制作過程、加工廠區,還可以親身采茶制茶,通過互動深化對茶產業認識,促進茶產業三產融合發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