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3-11 13:52:12
每經實習編輯 張北
圖片來源:攝圖網
3月11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2018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汽車產品投訴情況分析》顯示,2018年全國消費者協會投訴與咨詢信息系統共錄入汽車產品(含零部件)投訴超1.9萬件,相比上一年下降了5.8%,
從受理情況來看,2018年共受理汽車相關消費投訴超1.7萬件,受理率為92.17%;有1.77%的消費投訴處于待受理狀態,有6.06%的投訴案件由于超出辦理或管轄范圍、撤回、當事人無法查詢、證據不足等原因未受理。
從受理投訴案件處理結果看,有67.8%的投訴經調解后達成協議,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34億元。在調解的案件中,1次調解成功率為82.2%,超九成案件可在2次內完成調解,調解方式主要為當面調解和電話調解。
在2018年所有汽車相關投訴中,62.7%的商品為家用轎車,其次是汽車零部件,占比26.2%,兩者合計占比近九成。此外,從數據來看,2018年汽車相關投訴主要集中于售后服務、合同及質量問題,占比分別為32.2%、20.7%和20.0%,三類問題占比總和超七成。中國消費者協會分析稱,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增長,售后服務問題占比有所增加,合同問題略有降低,虛假宣傳和價格爭議問題有所提升。
從被投訴的具體問題看,TOP 10品牌被投訴問題主要集中在訂金、發動機、輪胎、涉嫌欺詐和車漆等,各個品牌主要問題略有差異。中國消費者協會提醒消費者,要加強維權意識,注意留存購車、維修等相關憑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