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农村av,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精品久久www,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国产精品一区在线免费观看,超碰色偷偷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成都全社會用電量兩位數增長 釋放出什么信號?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1-31 15:43:40

2018年,成都市全社會用電量637.4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84%。增速“跑贏”全國3.34個百分點。

每經記者|梁宏亮    每經編輯|楊歡

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全社會用電量一直被認為是衡量區域經濟發展的“晴雨表”。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2018年,成都市全社會用電量637.4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84%。增速“跑贏”全國3.34個百分點。

分產業來看,2018年,成都第一產業用電量為2.7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72%;第二產業296.9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3.16%;第三產業192.4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55%;城鄉居民用電量合計145.2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79%。

據國網成都供電公司副總經理趙芳分析,大工業、居民、一般工商業售電量的高速增長,是售電市場高速增長的主要原因。

在成都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電力處處長蘇洪波看來,產業引導電力的消費,而電力同樣也促進了產業的發展。

“大工業”升級
電子信息產業擴能增產


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2018年,成都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342.7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0%。成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5%,工業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37.1%,拉動經濟增長3.0個百分點。

工業經濟活力的釋放,在工業用電量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大工業市場在宏觀經濟總體平穩,大宗商品整體高位運行的有力拉動下,增速最大。”國網成都供電公司副總經理趙芳分析,重要增長點包括企業環保整改復產、電子制造企業產能釋放以及新上電鐵牽引、軌道交通項目運力增加等領域。

去年,成都在37個行業大類中,有30個行業增加值實現增長,行業增長面為81.1%。尤其是先進制造業領域,更是發展迅速。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設備制造業增速達到了15.3%。趙芳介紹,大型電子信息產業的擴能增產,為工業用電量的快速提升貢獻了很大的力量。

“作為精密加工工業企業,我們手機、電腦等產品的生產工藝如今有了很大的改變。生產設備、產量的不斷增加,造成了我們用電量的增加。”捷普科技(成都)有限公司電力事務負責人王敬宇向記者透露,在過去的2018年,公司產能與前年相比提升了30%-40%。

除了電子制造企業產能釋放等因素的推動以外,“電能替代”同樣是用電量增加的重要原因。

隨著“以電代煤,以電代油、以電代氣”的深入推進,電力作為一種清潔能源,被更多的應用于工業生產和居民日常消費中。“與燃氣相比,電能更加安全、環保、穩定。”趙芳介紹道,目前,主城區的很多有條件的工業企業已經用電鍋爐來代替原有的燃氣鍋爐。

以部分電視機面板生產企業為例,“原來使用的燃氣鍋爐可能會由于氣壓不穩定等原因影響產品質量。現在,以TCL生產車間為代表的多家面板生產企業已經改用電鍋爐,清潔能源的使用不僅降低了能耗,更保證了產品質量的穩定。”趙芳說。

2018年全年,國網成都供電公司改造燃煤鍋爐203臺,新推廣電火鍋1765家(累計達8300家),全力服務全市6.9萬輛新能源汽車。全年實現替代電量14.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6%。

“獲得感”提升
促進民營企業發展

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電力是重要的生產要素,企業生產和居民日常生活,離不開城市用電服務保障。在成都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電力處處長蘇洪波看來,產業引導電力的消費,而電力同樣也促進產業的發展。“一座城市的電力服務水平,同樣也體現出這座城市營商環境水平。”

據了解,2018年,國網成都供電公司投入了1.23億元,將供電公司出資界面延伸至“客戶紅線”,把電網修到省級工業園區和重要客戶的“家門口”,便于快速接入。

1月24日上午,總投資約50億元的格力成都產業園項目在成都市新津縣正式開工,規劃布局洗衣機等智能家電生產基地,預計年產300萬臺洗衣機,達產后預計年產值60億元。開年“大項目”順利開工的背后,離不開成都便利的電網接入配套。

“這么大的項目,所需的電網接入配套的工作量也是很大的。我們目前的電網建設,已經把線路修到了項目的‘紅線’外,企業只需把電接進去就可以了,十分方便。”趙芳介紹。

不僅是“大項目”在成都能夠享受到在“紅線外”實現電網接入,中小微企業同樣實現了“家門口接電”。如今,成都中小微企業所使用的低壓線路,家門口外的電表及電表前端的所有供電項目都是由供電公司來承擔成本。商戶只需花錢從電表后面出線到自己的商鋪中即可。

2018年,全年投入6903萬元完成配套電網建設,全力推廣小微企業“零”成本接電, 1.2萬小微企業得到了用電實惠。

在辦電的效率上,精簡業務辦理環節。高壓業務環節由7個壓縮至4個、低壓業務環節由4個壓縮至3個,10千伏業務平均接電時間同比壓降73天,至37天,低壓客戶平均接電時間壓降至2.29天。

據趙芳介紹,在“零上門、零審批、零成本”等舉措推動下,中小微企業實現了更加省錢、省時、省力地用電。“中小企業的用電積極性得到了提升,這一點上,也從我們快速增長的用電量上得到了體現。”

“未來我們會進一步降低企業的用電成本、提升辦電效率,來支持實體經濟、民營經濟的發展,提升企業用電的獲得感。”趙芳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用電量 成都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