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3 12:03:09
形成“高端智能制造+互聯網綜合服務”兩大主業的深圳惠程,不僅給了資本市場比較強的想象空間,更以實實在在的業績為其提供了信心和支撐。10月22日晚間,深圳惠程披露三季報,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5.22億元,同比增長557.63%;凈利為3.26億元,同比扭虧。與此同時,深圳惠程還預計今年凈利為4.1億元至4.6億元。
對此,深圳惠程方面解釋稱,2017年12月底公司完成對哆可夢的收購,2018年度哆可夢業績實現快速增長,預計公司合并凈利潤會大幅提升,同時預計公司投資業務實現較好的投資回報;公司轉型升級后,預計2018年電氣業務業績將好于上年同期等。這也意味著,深圳惠程的高端智能制造和互聯網綜合服務兩大業務板塊將同步發力,遠超市場預期,公司有望步入高速發展階段。
從今年一季報、半年報來看,收購哆可夢已經為深圳惠程帶來了靚麗的業績。根據此次三季報,深圳惠程成功收購哆可夢之后互聯網文娛產業對公司業績的貢獻度逐步提高,哆可夢2018年1-9月實現營業收入12.84億元、凈利潤2.76億元,截至目前已超額完成2018年的業績承諾1.88億元。
作為分別擁有國內和國外兩大游戲運營平臺9187.cn(國內)和YahGame(海外),哆可夢自主研發的游戲類型已經覆蓋MMORPG、2D卡牌、3D動作RPG、SLG等,內容涉及東方玄幻、西方魔幻以及異次元文化等。在今年8月ChinaJoy游戲展會期間的重磅活動“2018今日頭條年度游戲盛典”上,哆可夢憑借年度內上線的多款極具競爭力的高品質手游,被評為“2018年度最具影響力游戲公司”,亦在此前10月16日舉辦的“創新增長效贏未來”效果營銷生態頒獎盛典,哆可夢一舉斬獲“數據創新獎”這一重量級獎項,足見其游戲的高品質和研發創新在行業內的領先地位。
但深圳惠程也意識到,進軍互聯網產業,需要面臨更強大的競爭對手,只有打造完整的產業鏈條,才能真正站穩腳跟,為公司高速增長打下堅實的基礎,擁有強大的護城河。深圳惠程的擴張步伐從未停歇,今年以來,深圳惠程先后設立控股子公司上海季娛和增資九天互娛、星靈互動、廣州雷霆等公司,進一步加碼公司互聯網綜合服務業務。
與此同時,今年8月,公司向北京真機智能投資1500萬元人民幣,并成為真機智能研發和設計的無人配送機器人及其他智能機器人的唯一生產制造商。這也是深圳惠程投向“高端智能制造”的第一顆棋子。
眾所周知,深圳惠程深耕電氣設備行業多年,以新型高分子電氣絕緣材料技術為特色核心優勢,致力于提供專業配網裝備及綜合解決方案,近年來不斷在高端智能制造領域拓展,此次通過先天優勢,借助真機智能的“無人配送”機器人向既定的目標出發,而“無人配送”的確是新零售的寵兒。這也進一步預示著,深圳惠程“高端智能制造”和“互聯網綜合服務”雙輪并駕齊驅,夢想的巨輪正式起航。
在資本市場上,一家公司的未來價值如何,一方面依賴于企業實實在在的業績,另一方面則是看上市公司控股股東的表現。在去年成功收購哆可夢時,深圳惠程便曾發布公告表示未來將增持深圳惠程,總額度在1億元至10億元。
今年9月18日,在宣布控股股東中馳惠程及其一致行動人已頂格完成前述增持公司股份計劃的同時,深圳惠程再度發布增持計劃公告,稱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未來12個月內中馳惠程及其一致行動人計劃繼續通過深交所股票交易系統允許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增持公司股份,擬增持金額原則上不少于1億元、不超過10億元。
緊接著的10月11日晚間,深圳惠程便發布了大股東增持計劃進展公告,控股股東中馳惠程及其一致行動人在2018年9月18日-10月11日期間累計增持公司股份1414萬股,持股比例增至28.73%,控股股東同時表示,后續將根據市場情況繼續增持公司股票。
數據顯示,自2016年取得深圳惠程控制權之后,控股股東就持續在二級市場上增持,持股比例由最初的11.11%增加至目前的28.73%,控制權不斷穩固,也為中小投資者提振了信心。
在市場人士看來,控股股東連續增持,真金白銀,耗資不菲,這不僅僅是為了提振市場的信心,更是進一步彰顯控股股東、管理層對公司未來前景的信心和看好。這種信心來源于兩方面,一方面是對互聯網綜合服務產業,哆可夢的盈利能力顯然為上市公司的業績帶來了積極的影響。另一方面則是源于傳統主業轉型的信心,深圳惠程利用大數據結合工業4.0要求進行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深入改造,繼而圍繞互聯網+打造綜合互聯網服務商,對于公司這將會是一次變革性的成長,再結合公司股東的外部資源優勢,高端智能制造業務有望迎來全新局面。
事實上,自重組收購哆可夢落錘以來,深圳惠程逐步實現了主營業務“雙輪驅動”,轉型之路已愈發清晰,以主營電氣業務為依托,融合云計算、大數據等新興IT能力去整合產業鏈和價值鏈,在這樣的模式下,深圳惠程的業績不斷向好,未來資本市場將如何給予這家新轉型公司新的估值,值得期待。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