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0-12 15:41:19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2018秋交會現場觀察到,與往年入場時玲瑯滿目皆是古裝、玄幻、青春偶像各類題材的電視劇展板不同,今年入目滿是主旋律題材,改革開放40周年主題展板被放置在最醒目的主區域。這些年代劇,不僅吸引到黃曉明、劉濤等明星主演,背后出品方也不乏知名影視公司和互聯網影視公司……
每經記者|白蕓 每經編輯|杜蔚
秋風乍起之時,素有電視劇行業風向標之稱的2018北京電視節目交易會(秋季)(以下簡稱“秋交會”)在北京開幕。從中或可窺得行業中諸多風向的苗頭。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現場觀察到,與往年入場時玲瑯滿目皆是古裝、玄幻、青春偶像各類題材的電視劇展板不同,今年入目滿是主旋律題材,改革開放40周年主題展板被放置在最醒目的主區域,正中央的視頻也滾動播放相關物料。
而這些年代劇,不僅吸引到黃曉明、劉濤等明星主演,背后出品方也不乏知名影視公司和互聯網影視公司,他們為何都選擇了年代劇?
主旋律劇目成新焦點
據秋交會官方數據顯示,截至目前,2018年秋交會共收集參展節目近1122部,約54600集,其中電視劇約800部,包括前期籌備電視劇317部,拍攝制作中111部,首輪發行227部,二輪和多輪發行144部,網絡劇128部。即使在電視劇行業遭遇寒潮的時候,電視劇在數量上依然十分可觀,類型上玲瑯滿目。
不過,相較于去年同期秋交會數據——共推介電視節目超1100部,其中電視劇869部(前期籌備319部、拍攝制作中122部、首輪發行253部、二輪多輪發行175部),網絡劇96部,今年推介電視劇數量有些許下降,網絡劇數量反而有明顯增加。
▲2018年秋交會現場(每經記者 白蕓攝)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與往年各家自由推介劇目不同,除了三部北京品牌的特推劇目外,今年秋交會上只集中推介了10部從國家廣電總局公布的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重點推薦電視劇的片單當中競選而出的優秀劇目。
其中,既有反映城市、農村大變革的《啟航》《一號文件》《面向大海》《大浦東》《大江大河》,也有聚焦時代大事件的《那座城這家人》,以及描摹時代動蕩中小人物的《你遲到的許多年》《正陽門下小女人》《我們的四十年》。
據《中國電視劇風向標報告2018》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1~8月,古裝劇數量顯著下降,只占總量的6%,年代劇數量激增,占比超過30%,平均收視率為1.35%,平均豆瓣評分為6分,口碑、收視均高于其它三種類型的電視劇。
▲2018年1~8月各類電視據的播放數量(每經記者 白蕓攝)
此外,主旋律劇目不僅數量增加,關注度也在增加,除了一些老戲骨之外,也吸引了許多流量明星的加盟。
改編自嚴歌苓小說的《你遲到的許多年》由黃曉明、秦海璐、殷桃出演,目前正在普遍被認為瞄準年輕受眾的湖南衛視黃金檔播出。《大江大河》由王凱、楊爍、董子健主演,《面向大海》由近年出演多部熱門劇的劉濤主演,《啟航》主演果靖霖則是去年口碑劇《雞毛飛上天》的主演之一。
標桿影視公司發力年代劇
今年秋交會上備受關注的十部年代劇中,不僅有知名影星出演,還吸引到知名影視公司以及互聯網影視公司入局。
《大江大河》是出品了《瑯琊榜》《歡樂頌》系列的正午陽光今年的新作之一,將于12月播出,而其另外幾部新劇《尉官正年輕》《都挺好》也是現實題材。在今年春交會時,正午陽光董事長侯鴻亮還覺得“挺忐忑,很多未知”,當時他曾提到在創作《大江大河》時,他意識到一部真正意義上表現中國現狀的史詩電視劇是缺位的。而此次,侯鴻亮稱《大江大河》是 “一部我們認為會不辱使命的作品。”
▲《大江大河》主創亮相2018秋交會(每經記者 白蕓攝)
被問及如何看待年代劇在商業價值中的體現時,侯鴻亮表示,“主旋律應該是我們時代的最強音,不管什么時候,像《大江大河》《溫州一家人》《闖關東》,我們只要碰到都會一直做下去,這個時代是我們每個人都經歷的一個偉大的變革時代,我們身在其中,我們能夠用電視劇的一個方式,能夠去記錄下來,展示出來,這本身就是我們的責任。”
此外,《都是一家人》《面向大海》兩部劇的出品方中也出現了互聯網影視公司騰訊影業的身影,這兩部劇也在騰訊影業半個月前的年會上進行過重點展示。“騰訊公司本身就是這個創業時代的受益者,我們既然進入到影視這個行業,就要反映這個時代真正的聲音,所以我們也有這樣一種使命感跟責任感去找到這樣的優秀的作品。”談及投資年代劇的初衷,騰訊影業副總裁、《都是一家人》總監制陳英杰在推介會現場表示。
此外,講述唐山大地震往事的《那座城這家人》的制作方也是“芒果系”的天娛影視,其導演曾執導《孤芳不自賞》《獨步天下》《幻城》等電視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