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农村av,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精品久久www,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国产精品一区在线免费观看,超碰色偷偷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中紀委通報6起生態環境損害典型問題 多地政府負責人被追責

每日經濟新聞 2018-05-23 23:26:01

5月23日,中紀委網站發布《中央紀委通報曝光六起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典型問題》。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副會長駱建華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要求下,在生態環境保護領域,未來紀委部門介入的力度肯定會更大,對地方領導的督促也更強,生態環境保護效果肯定會更好。

每經記者|李彪    每經編輯|陳星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5月23日,中紀委網站發布《中央紀委通報曝光六起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典型問題》。主要包括:天津市津南區政府及相關部門對小站鎮閥門生產聚集區嚴重污染整改不力;河北省寧晉縣政府和有關部門對企業長期違規排放污染地下水問題查處不力;江蘇省連云港市相關部門和灌南縣委、縣政府對連云港化工產業園區內企業違法排污查處不力;安徽省銅陵經濟技術開發區對違法傾倒危險廢物和固體廢物監管不力;重慶市城口縣市政園林局對渣土場胡亂傾倒渣土、污染環境不及時處置;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蘭州分公司和蘭州市有關部門對違規堆放危險固體廢物問題處置不及時、不到位。相關地區、部門、企業負責人被追責。

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副會長駱建華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要求下,在生態環境保護領域,未來紀委部門介入的力度肯定會更大,對地方領導的督促也更強,生態環境保護效果肯定會更好。

中紀委曝光六起典型問題

日前,中央紀委通報曝光了六起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典型問題。

天津市津南區政府及相關部門對小站鎮閥門生產聚集區嚴重污染整改不力,津南區原副區長陳波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并被免職;津南區政協副主席、小站鎮黨委原書記馬春連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并被免去小站鎮黨委書記職務。

河北省寧晉縣政府和有關部門對企業長期違規排放污染地下水問題查處不力,寧晉縣副縣長李風杰受到黨內警告處分;邢臺市環保局寧晉分局原黨組書記、局長張志峰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并被免職,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張立強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環境執法大隊原隊長閆海濤、鳳凰環保所原所長高恒波分別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并被免職;寧晉縣水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趙武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水政水資源科原科長柳新征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并被免職;鳳凰鎮黨委副書記、鎮長王軍受到黨內警告處分,黨委委員夏宏英、白京華分別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江蘇省連云港市相關部門和灌南縣委、縣政府對連云港化工產業園區內企業違法排污查處不力,灌南縣委書記李振峰受到黨內警告處分,縣委副書記、縣長商振江受到行政記大過處分,縣委常委廖朝兵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連云港化工園區管委會原主任潘井開受到黨內警告處分并被免職;灌南縣政府黨組成員、連云港化工園區管委會主任吳愛軍,連云港化工園區管委會原常務副主任楊立譜分別受到行政記過處分;連云港市環保局黨組成員、市環境監察局局長陸杰受到行政警告處分。

安徽省銅陵經濟技術開發區對違法傾倒危險廢物和固體廢物監管不力,銅陵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原副主任劉懷祖、原總工程師岳霆被免職;銅陵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社會事務管理局局長江九五、銅陵市環保局經開區環保分局局長唐宣均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行政記大過處分。

重慶市城口縣市政園林局對渣土場胡亂傾倒渣土、污染環境不及時處置,城口縣市政園林局原局長范知春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并被免職;縣市政園林局原分管副局長陳才軍受到留黨察看一年、行政撤職處分,降為副主任科員;縣市政園林監察大隊大隊長陳國興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縣市政園林局行政審批科原科長顏曉慶被免職。

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蘭州分公司和蘭州市有關部門對違規堆放危險固體廢物問題處置不及時、不到位,依據中鋁公司有關規定,中鋁蘭州分公司總經理孫波濤被通報批評,分管安全環保的副總經理張得教、分管營銷的副總經理徐文勝分別受到警告處分,原安全環保健康部經理劉勝祥受到撤職處分,原安全環保健康部經理周劍峰等11名管理人員受到問責處理。蘭州市環保局所屬環境監察局副局長石明真、紅古區副區長張奇才、紅古區環保局副局長朱雨、區環保局所屬環境監察局局長王文江、平安鎮鎮長鐵石林分別受到行政警告處分;蘭州市環保局局長芮文剛、環境監察局局長郭金魁、紅古區區長李榮、市水務局副局長張文雍、市農委副主任牟玉祥等13人受到誡勉談話或告誡約談處理。

嚴肅查處表態多行動少問題

通報指出,黨的十九大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對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作出重大決策部署。但從通報的問題看,這些地方和單位的負責同志政治站位不高,作風不嚴不實,抓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不強,重經濟效益、輕環境保護的錯誤政績觀猶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突出,導致群眾反映強烈的環境污染問題長期得不到有效解決,對違反生態環境保護政策法規的行為查處不力,嚴重偏離了中央決策部署,侵害群眾切身利益,制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必須嚴肅查處問責。

中紀委要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黨的十九大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精神,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形成政治自覺,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為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的紀律保障工作履職盡責,加強監督檢查,推動地方各級黨委、政府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持續深化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聚焦主責主業,更加科學、精準和有效地開展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和調查處置,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讓制度成為剛性的約束和不可觸碰的高壓線。

中紀委強調,對損害生態環境的地方和單位的領導干部真追責、敢追責、嚴追責,終身追責;對該問責而不問責的,也要切實追究。嚴肅查處在污染防治攻堅戰中表態多、行動少、落實差尤其是陽奉陰違、弄虛作假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頑癥和突出問題,大力推動作風建設。要認真做好中央環保督察移交問題線索的查處工作,失職失責典型問題及時向社會公開。

實際上,近年來,在“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終身追責”的要求下,環保督察持續高壓,在各地整改和問責的過程中,紀委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比如,早在2016年,湖北省紀委就曾通報8起環保問責典型案例。針對中央環保督察交辦的問題,一些省份由省紀委、省監察廳牽頭成立了省環保督察問責工作組等。

駱建華介紹,環保部門是政府機構,如果只是由環保部門追責,只能夠追責到地方政府部門。而紀委可以對地方的黨委、政府等都進行追責,體現了“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要求。同時,紀委追責也能夠起到很好的震懾作用,使得地方的黨委和政府提高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

駱建華認為,未來紀委在生態環境保護中所發揮的作用會越來越大,紀委追責的力度也會越來越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