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农村av,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精品久久www,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国产精品一区在线免费观看,超碰色偷偷

每日經濟新聞
聚焦

每經網首頁 > 聚焦 > 正文

初創電動車企業已有60多家 誰才是真中國特斯拉?

經濟觀察報 2017-12-19 09:04:08

上周六,蔚來汽車高性能智能電動7座SUV蔚來ES8正式上市。同一周內的12月11日晚,威馬汽車在上海舉行品牌發布會,其首款車型EX5也亮相并宣布將于2018年4月上市。時間再往前一點,11月內也有兩家新造車公司產品面市,一是11月16日電咖汽車的首款產品EV10正式上市,二是零跑汽車的首款量產車型零跑S01兩門四座轎跑亮相。前兩年還都處于“PPT”造車階段的造車新勢力,今年年底紛紛進入產品落地階段。

國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也吸引了眾多中外新玩家加入。據粗略統計,目前已經有60多家初創電動車企業,從創業背景上分為五大派系。行業發展初期,難免魚龍混雜,有成功者也難免有陪跑的失敗者,誰將成為攪動行業的“鯰魚”?是否會給傳統車企帶來壓力?

12月7日,經濟觀察報舉辦的2016-2017年度第四屆中國新能源汽車年會上,北京新能源汽車營銷公司黨委副書記、首席品牌官胡恩平表示,市場需要更多得人來捂熱,北汽作為率先發展新能源的傳統車企,歡迎更多新伙伴加入,也無懼競爭。“第一,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足夠大,今天100萬輛和接近3000萬輛的燃油車(體量)相比還是太小的,市場足夠大,更多的人進來能夠把蛋糕做大。第二,作為北汽來說,走好自己的路,要么讓別人不夠走,要么讓別人跟著走。”

廣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席忠民認為,傳統車企不能固守老模式,但也無需過多擔心新競爭對手。“新能源汽車從銷售到維修,都會和傳統汽車有很大不同,再加上智能出行、自動駕駛等新技術的快速應用,傳統車企應該在產業鏈上做出調整,大膽創新,不能再沿襲傳統4S店模式來發展新能源汽車。拋開包袱大膽創新,積極擁抱新技術,傳統企業一樣有很多機會。”

作為不在政府補貼照顧的范圍內,身份不夠明朗,還不斷受到限制打壓的小型電動車企業代表,雷丁汽車品牌管理部部長辛彩寶給出了不一樣的答案:雷丁的車本身就是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發展起來的,可能很多人認為雷丁這樣的品牌就是老年代步車,但實際上目前在三四線城市,四五線城市,雷丁汽車已經成為年輕人交通,上下班通勤的選擇之一。

“我們做車是為了什么,是做給政策的,還是做給市場的?如果說我們要從政策市場向消費市場轉變,應該更多地考慮一下,消費者使用新能源汽車的場景是什么,和傳統的燃油車場景有什么不同,基于消費者的洞察和使用場景來打造適合消費者的汽車。”辛彩寶表示。

浙江零跑科技董事長朱江明表示,現在大家對于電動車的理解跟以前不一樣,在電動車的基礎上加了智能,也就是智能電動汽車,從動力電池到電機乃至智能駕駛、車聯網,都是電子的,對于這樣一個高度依賴電子信息技術的新物種,不一定完全由傳統汽車企業來做,做電子信息技術有優勢的IT企業,也有機會。

國家發改委城市中心交通規劃院院長張國華認為,真正成功的企業,不再是簡單的去制造汽車的企業,而是利用汽車服務創造新的應用,創造新價值的企業。造車企業可以從手機行業的發展軌跡中吸取經驗,如今如日中天的蘋果、華為、小米、三星,都不是原來做手機的企業。歸根結底還是要創新,跨界創新,積極主動擁抱新技術。

朱江明也表示,未來的汽車不僅僅是交通工具,而是移動的生活空間,就像蘋果等智能手機之于諾基亞等傳統手機的革新,做到這一點的企業才有機會勝出。

上汽集團、上汽金融事業部總經理谷峰,在今年年初正式加盟愛馳億維,并成為公司聯合創始人和CEO。谷峰此前在論壇上表示,新造車企業目前蜂擁而至,但最終淘汰率可能非常驚人。“新造車企業最終不是死于資金問題,而是死于產品。我認為,未來能夠活下來的新造車企業可能僅有3-4家。”谷峰表示。

“一開始的時候智能手機行業也有五百上千家的智能手機企業,到現在為止就剩下十家以內。我們不要害怕這個行業人太多了,或者沒有這個承受能力,只有大浪淘沙,才能形成真正有一定規模的龍頭企業,這是新產業難以避免的發展過程。”朱江明認為,無需對新能源造車蜂擁而上過于擔心。

截至目前,共有15家新造車企業獲取了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分別是北汽新能源、長江汽車、前途汽車、奇瑞新能源、江蘇敏安、萬向集團、江鈴新能源、重慶金康、國能新能源、云度新能源、知豆、速達、合眾、陸地方舟及江淮大眾。其中有原傳統動力整車廠8家,零部件廠商3家,低速電動車轉型企業、車輛設計、能源供應商各1家。有關統計顯示,拿到資質的15家新能源車企產能共約為117萬輛。

以互聯網企業為背景的新造車勢力,暫無人入局。實際上,拿到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也只是取得階段性勝利。如上企業還需要通過工信部《乘用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則》和《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則》的考核,讓產品列入《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才能實現車輛銷售、上牌上路。

今年6月,中國開始暫停新能車生產資質的申請,據媒體報道稱,審批至少會暫停3-6個月,到目前為止,并沒有恢復的跡象。國家發改委將對資質的審批進行重新審視,并對相關的技術條件進行升級。目前,諸如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等都已經選擇了代工模式生產。新造車者們未來的發展,或許2018年產品逐步落地之后算起才能看出趨勢。

相對于新造車企業的加入,在各方專家的討論中認為,零部件的發展更值得關注。國家科技部發展戰略研究院副院長王宏廣認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到底能不能彎道超車,占據全球尖端科技的領先陣地,非常關鍵的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零部件到底能不能彎道超車,達到國際一流水平,和博世、大陸等國際零部件巨頭競爭。

此外,專家還認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目前面臨諸多挑戰,產業鏈合作不夠緊密、上下游企業各自為戰、行業格局不定的弱小產業——簡而言之,做大這一產業,需要產業鏈各個環節、從政府到產學研等多方力量的通力合作。

12月13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發布的產銷數據顯示,今年1-1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3.9萬輛和60.9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49.7%和51.4%。中汽協秘書長助理許海東表示,前11個月的新能源汽車增速基本符合中汽協年初的預期,照此趨勢,70萬輛的新能源汽銷量目標肯定能夠完成,明年的新能源汽車銷量預計在100萬輛以上。

百萬量級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指日可待,但“中國版特斯拉”還需時日。

責編 楊翼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初創車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