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农村av,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精品久久www,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国产精品一区在线免费观看,超碰色偷偷

每日經濟新聞
推薦

每經網首頁 > 推薦 > 正文

博雅生物擬收購復大醫藥82%股權 標的母公司兩度沖刺資本市場未果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9-12 23:54:36

廣州復大醫療股份有限公司在兩度“牽手”資本市場未果的情況下,如今找到了另一位有意向的買家,不過這次出售的資產只有其全資控股的廣東復大醫藥有限公司82%股權。

9月12日,博雅生物公告稱,公司于9月11日與復大醫療及復大醫藥法定代表人就擬受讓復大醫藥82%股權事宜達成初步意向,并簽署框架協議。

每經編輯|金喆 方京玉    

每經記者 金喆 實習記者 方京玉 每經編輯 趙橋

在與中京電子(002579,SZ)的重組方案失敗后,廣州復大醫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復大醫療)又在資本市場找到了另一位有意向的買家,不過這次出售的資產只有其全資控股的廣東復大醫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復大醫藥)82%股權。

9月12日,博雅生物(300294,SZ)公告,公司于9月11日與復大醫療及復大醫藥法定代表人就擬受讓復大醫藥82%股權事宜達成初步意向,并簽署框架協議。不過,博雅生物未透露具體作價,僅表示標的公司100%的全部股權估值不超過2.66億元。《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本次出售資產以前,復大醫療曾有過兩次牽手資本市場的機會,但均未果。

擬收購復大醫藥82%股權

據博雅生物披露,復大醫藥截至2016年12月31日的未分配利潤不少于9400萬元。雙方約定,復大醫療需在正式協議簽署前一個月內完成對復大醫藥的剝離,具體為:復大醫藥實施9400萬元分紅后,母公司復大醫療給予復大醫藥同等金額借款,同時母公司將復大醫藥股權轉讓給指定股東,最后確保復大醫藥新股東作為協議方與博雅生物重新簽署收購協議。

記者了解到,成立于2002年的復大醫藥于2009年成為復大醫療全資子公司,目前復大醫藥主要從事血液制品銷售。根據復大醫療描述,復大醫藥主要通過對外供應血液制品,為公司與其他醫療機構的合作搭建資源合作平臺。復大醫藥為復大醫療全資控股子公司,主要承擔醫藥銷售業務,是母公司業績的主要增長點。

中京電子今年2月披露與復大醫療重組方案時稱,2015、2016年復大醫藥實現醫療服務收入占比分別為59.99%以及66.11%,藥品經銷收入比例的提升得益于子公司復大醫藥終端醫院渠道資源逐漸積累,藥品經銷收入增速高于醫療服務收入。而復大醫療于2014年披露招股說明書顯示,復大醫療2011年、2012年、2013三年主營業務實現跨越式增長,分別為2.93億元、3.39億元及4.04億元,在三大主營業務中僅有藥品銷售業務比例呈穩定增長態勢。

2016年開始,博雅生物將血液制品的銷售納入主營業務,此次出資逾2億元收購復大醫藥,或為擴大其血液制品銷售規模。

兩度“牽手”資本市場未果

實際上,復大醫藥的母公司復大醫療更為出名,過去三年中,曾有兩次與資本市場接軌的機會。復大醫療是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新型腫瘤治療中心,主要從事腫瘤治療服務業務。記者注意到,2014年,復大醫療曾向證監會遞交招股說明書,但在2015年折戟在IPO的發審環節,無緣“A股市場第一家民營醫療機構”。

證監會披露的公告顯示,當年的擬IPO最終首發未予通過,發審委對復大醫療的業務批準、資質核準、臨床運用合規及相關業務資質、不同地區收入變化等方面提出了疑問。

2017年2月,停牌數月的中京電子發布定增預案,擬7.9億元收購復大醫療,但在五個月后宣布終止上述重大資產重組。

從公開資料來看,復大醫療在過去幾年的業績呈現爆發式增長。中京電子此前披露的定增方案顯示,2015年和2016年,復大醫療的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5.91億元和6.60億元。而復大醫療的招股說明書則顯示,2013年和2014年上半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04億元和2.40億元。

興許是由于此前IPO被否,深交所對中京電子的資產重組格外關注,向其發去一份羅列囊括復大醫療估值、IPO被否原因、整改措施和業績承諾合理性等13方面問題的問詢函。

2017年3月1日,中京電子回復深交所的問詢函,并針對此前的定增預案進行修訂。當外界都在等待該重大資產重組進展的時候,中京電子卻發布了一則終止公告。

今年7月10日,中京電子稱,因市場環境及監管政策發生較大變化,交易雙方現行條件與原預定方案相比發生較大變化。標的公司相關方認為原重組方案已無法實現原定目標,因此需要對原方案進行調整。此后,交易各方就重組方案調整事項進行了多次磋商,始終未能在方案調整涉及的相關核心問題上達成一致意見。至此,雙方認為本次重大資產重組已無法繼續推進,經協商一致確定終止本次重組。

對于本次出售復大醫藥的計劃,記者欲采訪復大醫療和復大醫藥,但公開電話均無人接聽。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金喆實習記者方京玉每經編輯趙橋 在與中京電子(002579,SZ)的重組方案失敗后,廣州復大醫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復大醫療)又在資本市場找到了另一位有意向的買家,不過這次出售的資產只有其全資控股的廣東復大醫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復大醫藥)82%股權。 9月12日,博雅生物(300294,SZ)公告,公司于9月11日與復大醫療及復大醫藥法定代表人就擬受讓復大醫藥82%股權事宜達成初步意向,并簽署框架協議。不過,博雅生物未透露具體作價,僅表示標的公司100%的全部股權估值不超過2.66億元。《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本次出售資產以前,復大醫療曾有過兩次牽手資本市場的機會,但均未果。 擬收購復大醫藥82%股權 據博雅生物披露,復大醫藥截至2016年12月31日的未分配利潤不少于9400萬元。雙方約定,復大醫療需在正式協議簽署前一個月內完成對復大醫藥的剝離,具體為:復大醫藥實施9400萬元分紅后,母公司復大醫療給予復大醫藥同等金額借款,同時母公司將復大醫藥股權轉讓給指定股東,最后確保復大醫藥新股東作為協議方與博雅生物重新簽署收購協議。 記者了解到,成立于2002年的復大醫藥于2009年成為復大醫療全資子公司,目前復大醫藥主要從事血液制品銷售。根據復大醫療描述,復大醫藥主要通過對外供應血液制品,為公司與其他醫療機構的合作搭建資源合作平臺。復大醫藥為復大醫療全資控股子公司,主要承擔醫藥銷售業務,是母公司業績的主要增長點。 中京電子今年2月披露與復大醫療重組方案時稱,2015、2016年復大醫藥實現醫療服務收入占比分別為59.99%以及66.11%,藥品經銷收入比例的提升得益于子公司復大醫藥終端醫院渠道資源逐漸積累,藥品經銷收入增速高于醫療服務收入。而復大醫療于2014年披露招股說明書顯示,復大醫療2011年、2012年、2013三年主營業務實現跨越式增長,分別為2.93億元、3.39億元及4.04億元,在三大主營業務中僅有藥品銷售業務比例呈穩定增長態勢。 2016年開始,博雅生物將血液制品的銷售納入主營業務,此次出資逾2億元收購復大醫藥,或為擴大其血液制品銷售規模。 兩度“牽手”資本市場未果 實際上,復大醫藥的母公司復大醫療更為出名,過去三年中,曾有兩次與資本市場接軌的機會。復大醫療是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新型腫瘤治療中心,主要從事腫瘤治療服務業務。記者注意到,2014年,復大醫療曾向證監會遞交招股說明書,但在2015年折戟在IPO的發審環節,無緣“A股市場第一家民營醫療機構”。 證監會披露的公告顯示,當年的擬IPO最終首發未予通過,發審委對復大醫療的業務批準、資質核準、臨床運用合規及相關業務資質、不同地區收入變化等方面提出了疑問。 2017年2月,停牌數月的中京電子發布定增預案,擬7.9億元收購復大醫療,但在五個月后宣布終止上述重大資產重組。 從公開資料來看,復大醫療在過去幾年的業績呈現爆發式增長。中京電子此前披露的定增方案顯示,2015年和2016年,復大醫療的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5.91億元和6.60億元。而復大醫療的招股說明書則顯示,2013年和2014年上半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04億元和2.40億元。 興許是由于此前IPO被否,深交所對中京電子的資產重組格外關注,向其發去一份羅列囊括復大醫療估值、IPO被否原因、整改措施和業績承諾合理性等13方面問題的問詢函。 2017年3月1日,中京電子回復深交所的問詢函,并針對此前的定增預案進行修訂。當外界都在等待該重大資產重組進展的時候,中京電子卻發布了一則終止公告。 今年7月10日,中京電子稱,因市場環境及監管政策發生較大變化,交易雙方現行條件與原預定方案相比發生較大變化。標的公司相關方認為原重組方案已無法實現原定目標,因此需要對原方案進行調整。此后,交易各方就重組方案調整事項進行了多次磋商,始終未能在方案調整涉及的相關核心問題上達成一致意見。至此,雙方認為本次重大資產重組已無法繼續推進,經協商一致確定終止本次重組。 對于本次出售復大醫藥的計劃,記者欲采訪復大醫療和復大醫藥,但公開電話均無人接聽。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