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網 2017-08-30 16:35:43
航拍無人機試飛過程中一去不回,消費者要求官網平臺賠償卻遭責任推脫,無奈之下訴至法院維權索賠獲支持。記者30日從江蘇省昆山法院獲悉,該起索賠案件現已審結,網絡平臺最終愿意賠償一臺全新無人機。
▲圖文無關
航拍新聞、求婚告白、快遞送貨……隨著無人機“飛入”尋常百姓家,各類消費糾紛不斷上升。
據了解,本案當事人王先生是一名航模愛好者,今年年初,他從國內某知名無人機公司官網了解到,該公司旗下有一款無人機可以在失聯狀態下自動返航,于是王先生便通過此平臺購買了該款產品。沒料到,無人機到手還沒兩個月,在一次航拍試飛過程中,它卻無故失蹤一直未返航。
據王先生稱,“試飛當日天氣晴朗,風力小于3級,無人機飛行高度200米左右,期間,遙控器未發出任何風力預警。不料,試飛之后無人機再也沒有飛回來。”之后,王先生立即聯系官方平臺售后人員,報告了該情況,該無人機品牌公司通過技術分析飛行數據后,認為王先生當天的操作沒有問題,未返航的原因是高空風力原因,后果應由王先生自己承擔。
王先生則認為,無人機未返航原因系本身的自動返航程序未起作用,應該是程序設計存在漏洞,其責任不應由身為用戶的王先生承擔。雙方各執一詞,爭執不休,于是王先生將該無人機公司起訴至法院,要求賠償購買無人機的費用。
案件被法院受理后,在承辦法官的調解下,該公司最終愿意賠償王先生一臺全新的同型號無人機,該起糾紛順利化解。
本案法官認為,由于網絡交易雙方的跨區域性,導致消費者尋求消費者保護組織時困難重重或維權成本較高,為了愉快購物、避免糾紛,網購要事先了解要購買商品的介紹,與賣家充分溝通,同時注意保留賣家的宣傳信息以及與賣家交易時的聊天記錄,以便出現糾紛時能夠較快舉證。
同時,無人機雖在近幾年大受年輕人們的追捧,但是隨之而來也帶來了許多新的問題:比如無人機傷人事件,無人機影響飛機安全,無人機偷拍國家秘密、軍事設施等情況發生。法官提醒廣大消費愛好者,在使用無人機時,一定要避開人群、障礙物,在合法的環境下使用無人機,否則會承擔相應的不利后果。
來源:中國新聞網 記者:何躍武 周春曉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