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8-23 15:25:20
每經編輯|肖樂
每經記者 肖樂
每經編輯 姚祥云
作為內陸開放高地,成都早已成為境外資本進入西部內陸的首選之地。目前,成都外資金融機構數量位居中西部第一,外資金融機構資產規模和盈利能力均位居全國前列。其中,香港是成都最大的境外資金來源地,港資項目數和到位資金占成都全市外資項目數和到位資金的比例分別達到40%和61%。
“成都金融機構國際化程度比較高,經濟的外向度比較高。整個的生態環境在區域里面非常不錯。”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金融與現代產業研究所所長劉國宏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
作為“一帶一路”重要的節點城市,當下的成都正向外拋出更多橄欖枝,謀求更多對外開放新機遇。8月22日,成都市政府與香港貿發局簽署了《兩地經貿合作備忘錄》,與港交所、中金公司、中銀香港、工銀亞洲、南洋商業銀行等機構簽署合作協議。同時,成都區縣政府和市屬國有企業與前海金控、信達香港、德勤香港、星展銀行、廣發證券(香港)等金融機構簽署了合作協議。成都與香港將在“一帶一路”建設、服務實體經濟方面展開深度合作。
全球資本布局成都
作為內陸開放高地,全球資本早已在成都布局。目前,成都已有外資銀行16家、外資保險機構24家,花旗、匯豐、渣打、摩根大通等世界金融巨頭企業均已落戶蓉城,外資金融機構數量位居中西部第一,外資金融機構資產規模和盈利能力均位居全國前列。
在與境外金融機構的合作中,成都和香港的合作最為深入。2003年CEPA制度實施以來,東亞銀行、恒生銀行、匯豐銀行等多家港資銀行先后在成都設立了分行。2013年,成都本土券商國金證券成功收購香港粵海證券公司,打通了成都與香港的資本市場合作通道。2017年以來,包括東亞銀行在內的多家駐蓉香港金融機構,積極與成都市合作,為推動成都首次納入倫敦金融城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榜單作出了積極貢獻。
不止是銀行、證券,香港小額貸款機構也有力支持了成都普惠金融的發展。目前,成都聚集了亞聯財、維仕、惠信、瀚曦等4家港資控股小額貸款公司,發展態勢良好。截至2016年末,港資小貸公司累計發放貸款49億元,筆數超過31萬筆。
目前,港資是成都境外資本中最大的力量,港資項目數和到位資金占成都全市外資項目數和到位資金的比例分別達到40%和61%。
多路徑深化蓉港合作
2013年,國家作出了“一帶一路”建設的倡議,為西部城市開啟了對外開放新機遇。
劉國宏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一個城市如果僅僅是服務了它自己轄區還不能稱之為金融中心,還要向外擴展。‘一帶一路’能夠為西部城市的發展提供一個更廣闊的腹地空間,能夠去集聚東亞、歐洲的資源。‘一帶一路’為西部城市帶來了非常大的機遇。”
處于“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戰略交匯點的成都,是國家向西開放的窗口。去年,2016年第三次G20財長與央行行長會議在成都舉行,這也是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首次在中國西部舉行,也反映了成都在“一帶一路”大背景下重要的戰略地位。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前不久撰文指出,在中國牽頭的“一帶一路”建設倡議中,香港有機會成為最重要的杠桿支點和權益轉換器。
成都與香港,在“一帶一路”戰略下,產生了新的交集與合作。在8月22日的“西部金融中心建設專場活動”上,香港成都市政府與香港貿發局簽署了《兩地經貿合作備忘錄》,與港交所、中金公司、中銀香港、工銀亞洲、南洋商業銀行等機構簽署合作協議。同時,成都區縣政府和市屬國有企業也分別與前海金控、信達香港、德勤香港、星展銀行、廣發證券(香港)等金融機構簽署了合作協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