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報 2017-08-17 08:46:33
8月8日,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以下簡稱“中機聯”)在京發布了上半年我國機械工業運行情況,1~6月我國機械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2.51萬億元,同比增長11.6%,高于上年同期4.92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8576億元,同比增長14.69%,高于上年同期8.16個百分點,機械工業主要效益指標呈現向好態勢。中機聯方面表示,隨著宏觀經濟環境的改善以及利好于機械工業的政策逐步落實,下半年,機械行業有望保持平穩。
■新增利潤中汽車業貢獻超三成
“上半年,機械行業經濟運行穩中向好的態勢明顯,主要經濟指標增速超過預期,市場信心逐步提升、效益改善、出口回暖、產業結構優化、轉型發展動力增強。”中機聯執行副會長陳斌表示,1~6月,機械工業增加值各月增速始終保持在10%以上,延續了去年持續高于全國工業和制造業增速的態勢。總體來看,上半年機械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9%,分別高于同期全國工業和制造業4和3.5個百分點,高于同期機械工業3.1個百分點。
值得關注的是,上半年,汽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5%。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簡稱“中汽協”)常務副會長董揚表示,盡管汽車行業產銷增速放緩,但仍是機械工業中增速較快的領域,每年3000萬輛體量的汽車市場仍處于高速運轉區間,并且,汽車行業主要企業的主要營收指標也呈現高增長態勢。
陳斌介紹,上半年,在機械工業新增主營業務收入中,汽車行業占比達35.29%,在所有工業項目中最高。據中機聯統計,雖然上半年汽車行業11.5%的利潤增幅低于機械行業總體14.69%的增速,但在全行業新增利潤中,汽車業仍是占比最大的行業,為33.4%。
出口數據顯示,上半年,機械行業對外貿易增速明顯回升,同比增長8.78%,其中,汽車行業出口同比增長26.2%。陳斌表示,對外貿易增速回升主要得益于全球經濟復蘇的國際大環境。
■行業轉型迅速緊扣市場需求
陳斌表示,隨著市場需求結構升級步伐的加快,在國家相關產業政策的引導與支持下,越來越多的機械企業主動應對、積極作為,通過技術和模式創新探索新動能,謀求新機遇,全行業轉型發展動力增強。上半年機械行業呈現重大裝備國產化向縱深發展、積極探索創新發展模式、智能制造逐步起步和服務領域帶動產業轉型等特點。
“隨著供給側改革的持續推進和經濟增長新舊動能的轉換,機械企業不斷拓展服務領域,實現轉型發展。”陳斌表示,尤其是汽車行業轉型較快,準確地抓住了市場需求。例如,奇瑞新能源汽車公司與長安汽車聯合江蘇莘翔機電,共同開展汽車輕型高復合材料流程關鍵技術及成套裝備研發,企業發展由傳統的汽車制造領域向材料與設備制造領域延伸,這既是適應新型市場需求的應對之策,也是企業轉型謀求新發展的創新之舉。
陳斌同時強調:“雖然機械行業企業尤其是車企轉型發展動力增強,但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當前機械行業經濟運行中仍有不少矛盾與問題,不確定因素仍然存在,轉型升級的任務依然繁重。”
■車市維持全年5%增長預期
“綜合來看,2017年機械工業有望延續向好的態勢,行業運行保持平穩。考慮到去年下半年基數較高的因素,預計全年機械工業增加值增長8%左右,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總額增長8%左右,對外貿易出口有望結束連續兩年的頹勢,同比增速由負轉正。”陳斌表示,雖然2016年支撐機械工業較快增長的汽車和電工兩大行業,今年的增速都有所放緩,但工程機械、內燃機、通用設備等其他分支的運行都將好于上年。
雖然受1.6L及以下排量乘用車購置稅優惠政策退坡影響,去年車市透支了今年的部分銷量,上半年汽車產銷明顯趨緩,但商用車產銷量的較快增長形成了新支撐。陳斌表示,上半年汽車市場增長4%左右,為全年實現5%的增長預期奠定了基礎。“5%是一個艱巨的目標,需要全行業共同努力,但我們對完成這一目標還是有信心的。”陳斌說。董揚則再次重申:“盡管實現5%并不容易,但目前中汽協還沒看到需要調整增速預期的因素,所以暫時沒有調整的計劃。”
“希望汽車企業能更成熟、從容一些。市場好的時候抓銷量,市場差的時候抓產品。”董揚表示,盡管目前市場增速放緩,但3000萬輛的年產銷規模仍處于高速運行區間,汽車企業仍有很大發展空間。增速放緩,正是企業做好產品、提升質量、打造品牌的最佳時期。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