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6-16 00:37:25
每經編輯|陳星
每經記者 陳星 每經編輯 趙橋
預調酒產業經歷了前幾年的爆發式增長后正處于調整期,先后以數款產品試水市場的瀘州老窖(000568,SZ)正式成立子公司進軍該領域。
6月14日晚間,瀘州老窖公告稱,其下屬子公司瀘州老窖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電商公司)將與其他投資方共同設立瀘州老窖百調酒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調公司),從事預調酒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工作。
根據公告,電商公司將出資350萬元,持股35%并占據控股股東之位。截至目前,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尚無該公司相關信息。
中國食品產業評論員朱丹蓬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眼下預調酒市場仍處于深度調整期,包括瀘州老窖在內的新入局者亟待尋求到合適的產品定位及聯結粉絲的新方法。
去年就涉足預調酒產業
實際上,瀘州老窖并不算是預調酒市場的“新兵”。早在2016年8月,瀘州老窖就推出過一款名為“超體”的雞尾酒產品。公司內部人士曾對媒體表示,這款產品主要面對年輕消費者,并將以電商渠道為主,在打造出一定影響力后,再考慮走線下渠道。
彼時,“超體”雞尾酒在瀘州老窖相應電商平臺開展預售。《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于6月15日登陸各大電商平臺發現,京東旗艦店等已無“超體”售賣,淘寶旗艦店中除兩瓶裝月銷兩筆外,6瓶及12瓶裝在近一月內均無售出。
另據記者了解,除“超體”外,瀘州老窖電商公司還曾于去年推出過一款名為“白調一號”的預調酒。而瀘州老窖此番宣布以旗下電商公司牽頭成立百調公司,也預示著其加碼進軍預調酒市場。
瀘州老窖方面表示,百調公司將通過對預調酒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促進公司以白酒為主線的產業資源整合和有效利用,豐富產品品類,開辟增利增收新途徑。
瀘州老窖對預調酒市場的堅持,或還與其近年來推行的年輕化路線相關。瀘州老窖董事長劉淼曾公開表示,隨著人口結構變化及“80后”、“90后”消費能力增強,白酒消費迎來了新一代消費群體。而瀘州老窖正是基于適應市場與消費群體的變化,探索新領域并開發新品。
瀘州老窖成立百調公司,此前亦透露出部分信息。今年3月,在一次活動中,瀘州老窖董秘王洪波與北京國際酒類交易所、北京酒攝會國際釀酒大師藝術館、廣東俊僑公司共同簽署了關于瀘州老窖百調雞尾酒項目的戰略合作協議,從而宣布“瀘州老窖百調杯”首屆中國白酒雞尾酒世界杯賽正式“落地”。
王洪波亦曾對外表示,公司從2016年開始就積極布局雞尾酒項目并研發成功“百調”雞尾酒專業調酒用酒。據他透露,“百調”雞尾酒已經開展了一系列體驗和推廣活動。
如今看來,瀘州老窖成立百調公司或是前述動作的延續。
業內稱預調酒市場調整將持續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批企業進軍預調酒市場之前,預調酒產業已經歷了一波“過山車式”的震蕩行情。2014年曾是預調酒最為火熱的時期。數家權威機構競相預測,到2020年,我國預調酒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100億元,更有甚者將這一數字標高到了300億元。
其中,預調酒“網紅”百潤股份(002568,SZ)在2015年實現營收23.51億元、凈利5億元,相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07.28%和74.36%。
爆發的產業紅利吸引了諸如五糧液、古井貢及黑牛食品等各行各業競爭者的加入。但在隨后的2016年,百潤股份營收同比減少60.64%,凈利虧損1.47億元。
在市場人士看來,預調酒行業已進入“寒冬”。朱丹蓬表示,經歷過長時期的市場培育,雞尾酒的消費人口基數已經形成,但供過于求的情況依然存在,預調酒市場仍處在深度調整期。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經有五糧液、古井貢、洋河及山西汾酒等多家白酒酒企試圖跨界預調酒市場,但其中似乎尚未出現引發強烈反響的龍頭產品。
朱丹蓬分析稱,百潤股份的案例說明重植入、砸廣告的高投入營銷模式已經過時,而白酒企業做預調酒則面臨客戶群不完全匹配、依賴渠道利潤驅動等問題,“新進企業要想贏得競爭,一要看自身產品的表現力,二要看品牌如何與新生代消費者建立聯結。”
對于瀘州老窖加碼預調酒,朱丹蓬表示看好,“從去年底至今,瀘州老窖的業績與渠道能力都在回暖增強,其與經銷商的捆綁也較為良性。如果其能將自身的預調酒產品向酒水產品而非飲料靠攏,結合自身渠道優勢,有望在中長期階段得到發展。”
為了進一步了解情況,《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多次致電瀘州老窖方面,但未能獲得相應回復。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