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 2017-06-04 09:16:28
農產品質量可追溯的鏈條尚未打通,疏通鏈條上的堵點,需要政府和市場兩手發力,實現農產品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
現在不少農產品都“開口說話”了。超市里,一些農產品包裝上印有二維碼,用手機一掃,生產者、產地、投入品使用、產品去向等信息就彈出來,消費者對產品生產各環節的情況一目了然。不少企業都把這個辦法當作增加信譽、實現溢價的“一招鮮”。但有消費者不買賬,“二維碼里的信息真實嗎?”“二維碼真的能追蹤農產品的每個足跡嗎?”農產品“說”的話,可信度有多少?
擔心并非沒有道理。最近到一家蔬菜合作社采訪,待發貨的包裝箱上都有二維碼,可在大棚里卻沒看到用來采集信息的攝像頭、傳感器等設備。再三追問如何追溯,合作社負責人不得已道出原委,他有心發展優質安全農產品,卻無力承擔建設完備可追溯體系的高額費用,化肥農藥用量等重要信息都是靠人工記錄,再輸進電腦。手工記錄很難保證有沒有隨意修改數據,農產品雖有了如此“身份證”,可信息的真實度到底有多大保證呢?
有的農產品,還存在可追溯環節有限的問題。一家從事大米種植加工的企業配有先進可追溯設備,采用了二維碼加密防盜技術,但大米一旦離開工廠,又進入了信息“黑箱”,“身份證”上的信息不完整。“我們正在想辦法與下游企業和政府監管部門合作,實現數據共享。”大米廠家負責人說。
農產品質量安全涉及千家萬戶。社會關注度高,稍有風吹草動,都有可能引發輿論熱議。建設質量可追溯體系,透明呈現農產品從田間地頭到超市貨架的各環節信息,是破解難題的良策。不少生產經營者開始積極行動,加大投入,完善設備,搭建起與消費者之間的信任橋梁。
但現實中,農產品質量可追溯的鏈條尚未完全打通,還存在不少堵點。農業生產主體數量眾多,實力規模不均衡,不少生產者實力還較弱,難以承擔巨大的投入;有的覺得收益看不清,持觀望態度,遲遲沒有行動。從農業生產鏈條看,生產、加工、流通等環節尚處于分割狀態,信息無法完全對接,難以實現全程追溯;甚至各品種、各產地標準多樣,互不兼容,也給生產者和消費者帶來困擾。制作一張二維碼簡單,實現全程可追溯難,要把這一新興技術真正與傳統農業產業融合,任重道遠。
完善質量可追溯體系,要兩手發力。企業是建設可追溯體系的主體,應該廓清認識,通過建立可追溯體系倒逼實現標準化、規范化生產,提升管理效率,降低生產成本。與此同時,政府應加大扶持力度,提供適度補貼,加強技術指導服務。還可通過有序引導社會力量和資本,激發第三方機構活力,整合分散的市場主體,通過規模化平攤可追溯體系建設成本。
質量興農。農產品質量安全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實現可追溯體系的全覆蓋,讓農產品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消費者才能買得開心,吃得放心。
(來源:人民日報,記者:王浩,原題為:農產品二維碼信息,你信嗎)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上一篇文章
【河北省推動海綿城市建設】河北省住建廳日前出臺的《河北省城鎮排水防澇設施建設“十三五”規劃》提出,推動海綿城市建設,到2020年設區市城市建成區20%以上面積完成海綿城市試點建設,試點區域雨水年徑流總量控制率達到75%以上。遷安市應達到國家海綿城市試點建設要求,并將示范經驗向全省推廣。唐山灣生態城、正定新區、北戴河新區、黃驊生態城、涿州生態示范基地和承德市北部新區生態城作為省級示范區,先行先試建設海綿城市。張家口市結合舉辦2022年冬奧會,在城市建設和改造工作中積極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河北日報)
返回每經網首頁下一篇文章
【提醒:8只新股下周發行】根據新股發行時間安排,下周將有8只新股發行,其中滬市主板有5只,創業板有2只,中小板1只。6月5日發行的是江豐電子、吉華集團、菲林格爾;6月6日發行的是杰恩設計;6月7日發行的是誠邦股份;6月9日發行的是迪生力、美格智能、華體科技。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