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农村av,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精品久久www,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国产精品一区在线免费观看,超碰色偷偷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上億中國人最喜歡的數字游戲,玩了10多年屢試不爽,但今天被暴擊!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4-10 14:43:44

4月8日,劉士余在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上表示:“10送30”的高送轉方案在全世界罕見,必須列入重點監管范圍。受上述消息影響,高送轉概念股今天(10日)早盤集體大跌。

兩個膽大包天但又聰明絕頂的騙子,不但成功騙過整個宮廷的官僚系統,還將至高無上的皇帝和數以萬計的民眾耍得團團轉,要不是一個童言無忌的小孩,皇帝還將穿著他的新衣,裸著身子在光天化日之下出盡洋相。

皇帝的新衣不止存在于童話故事當中,現實生活中不但更荒謬,而且更富有戲劇性。比如在A股市場,這樣的荒誕劇就屢見不鮮,只不過它的表現形式不是皇帝的新衣,而是讓上億股民和數以萬計的機構都樂此不疲的數字游戲——一塊蛋糕賣100元,有人將它分成20份,結果每份還是可以賣成100元,蛋糕的價格從100元變成了2000元!

這類數字游戲有一個專業的稱謂,叫高送轉,即將一只股票拆細,拆細后的股份很有可能大漲,甚至走出填權行情(即恢復到拆細前的價格)。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很多人都知道這樣的操作并不能帶來任何價值,但人們更愿意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結果,于是高送轉大行其道,并且越來越瘋狂——以前可能是10股送1股,到現在已經發展到10股送30股!在炒作股價的同時,不少上市公司的大股東借此高位出貨,大肆獲利。

難怪有股民感嘆:

“這不是賺了我的錢還要侮辱我的智商嗎?”

這個玩了這么多年的把戲,終于被證監會主席劉士余拆穿。4月8日,劉士余在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上表示:

“10送30”的高送轉方案在全世界罕見,必須列入重點監管范圍。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注意到,受上述消息影響,高送轉概念股今天(10日)早盤集體大跌。截至11:00,易事特、南威軟件等多只概念股封跌停,十多只個股下跌逾9%。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

A股“高送轉”演變之路

“高送轉”是指送紅股或者資本公積金轉增股票的比例很大。按照A股市場目前約定俗成的說法,“10轉10”及以上才稱得上“高送轉”。從目前來看,“10轉10”似乎算不得什么,但在10多年以前,“10轉10”在A股市場堪稱是極為稀罕的。

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數據顯示,A股首份“10轉10”送轉的方案為精倫電子2002年度推出的“10轉10派4.00元(含稅)”。當年該公司凈利潤增長率為-1.23%。在2002年~2007年之間,兩市的最高送轉均未超過“10轉10”。“10轉10”送轉的公司在30家上下。

2008年,中金黃金、維維股份、中航飛機三只股票首次突破“10轉10”,其轉增比例為“10轉12”。在該年度,三家公司的凈利潤增長率似乎與這份頂級送轉方案并不完全匹配,分別為14.81%、40.82%、324.023%。

2009年,神州泰岳一紙“10轉15派3元(含稅)”的分配方案,將A股上市公司送轉的上限再度拔高。當年,神州泰岳凈利潤同比增長124.6%。2010年,安居寶、乾照光電等7家公司推出“10轉15”的方案,而梅花生物以“10轉16.861派5.00元(含稅)”傲視群雄。在這一年,兩市上市公司送轉達到或超過“10轉10”的公司爆發式增長,累計近200家。2011年、2012年,送轉方案均以“10轉15”為上限。

2013年,業績增速分別為158.86%、1.75%的東旭光電、營口港均拋出“10轉20”的送轉方案。2014年,“10轉16”、“10轉17”、“10轉18”、“10轉20”大批量出現。眾信旅游、萬邦達、海潤光伏等9家上市公司推出“10轉20”送轉方案。其中,海潤光伏2014年凈利潤巨虧9.58億元,在2013年虧損2億元的基礎上繼續業績下滑。2014年度,A股兩市推出高送轉方案的上市公司超過300家。

按照上述情況,A股的送轉上限就在“10轉20”。但很快,這個極限就被拔高到證監會主席劉士余所稱的“10轉30”。2015年8月6日,昆侖萬維宣布,公司實控人周亞輝提議,以2015年6月30日的總股本為基數,向全體股東以資本公積金每10股轉增股本30股。昆侖萬維由此摘得A股史上最“土豪”送轉的頭銜。而根據該公司當年1個月前披露的201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15年上半年盈利同比下降5.05%~30.95%(最終為-15.92%)。

在昆侖萬維打破紀錄之后,迅游科技也在2015年8月28日推出“10轉30股派6元(含稅)”的中期分配預案。與之相比浙江永強2015年8月17日披露的“10轉25股派3.5元(含稅)”也相形見絀。

隨著送轉上限的提升,上市公司也紛紛變得“慷慨”起來。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數據,2015年度,兩市送轉在“10轉10(含)”以上的上市公司有345家;在“10轉20(含)”以上的上市公司合計近50家。其中,中科創達、勁勝精密均為“10轉30”,神州長城、輝豐股份等4家上市公司為“10轉28”。

▲2016年度上市公司高送轉方案部分統計(數據統計:每經投資研究院)

而在2016年度,上市公司對頂級送轉的青睞更是達到一個新的頂峰。自2016年中期,天潤數娛、吳通控股、兆新股份、愛康科技4家公司推出“10轉30”后,雖然目前距離年報披露完畢還有一段時間,但截至目前,兩市推出“10轉30”送轉預案的上市公司已經有9家,分別為南威軟件、凱龍股份、合力泰、贏時勝、金利科技、大晟文化、東方通、易事特、合眾思壯。而這些公司的業績表現也是參差不齊,如南威軟件2016年凈利潤為5147.47萬元,同比下降18.48%。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向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表示,從嚴監管高送轉就是在抑制投機行為。高送轉概念股一直是市場的炒作熱點,相關概念股短期內漲幅較大,甚至有些個股泡沫已經很嚴重,投資者需要高度警惕主力資金集中出逃所帶來的風險。再者,高送轉一般是公司為了表明盈利能力強或者成長空間可期,因而在布局高送轉概念股的過程中,特別要注意公司的業績表現。

減持壓力下行情顯頹勢

據東方財富Choice統計數據顯示,截至4月7日,兩市合計有161家上市公司推出2016年度“10轉10(含)”以上的送轉方案,上漲和下跌的股票數量差不多。其中,有75家公司股價自披露送轉預案至今出現下跌,7只股票走勢持平,79只股價上漲。

在75只下跌的股票中,新易盛跌幅最多,達42.81%。新易盛2016年度的分紅方案看起來十分誘人,公司擬“10轉20”并派發3.5元現金(含稅,下同)。同期披露的業績預告顯示,該公司2016年盈利9500萬元~1.05億元,同比增長0.58%~11.17%。但都沒能助推公司股價上升。微光股份、東音股份、巨龍管業跌幅均超過30%。此外,大晟文化等10只股票跌幅在20%~30%之間,其中大晟文化推出的還是“10轉30”的頂級送轉預案。啟迪設計等7只股票跌幅在10%~20%之間。

環比來看,高送轉概念似乎愈發偃旗息鼓,回顧截至3月24日,兩市合計有129家上市公司推出2016年度高送轉預案。當時,披露送轉預案后公司股價上漲的有80家,股價持平的有5家,有44家上市公司股價出現了下跌。由此對比,在之后的半個月時間里,高送轉概念股是下跌者居多。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注意到,新易盛、巨龍管業、天龍集團等跌幅居前的高送轉概念股都有一個共性,便是送轉伴隨著重要股東或高管的減持計劃。

減持對股價的壓力,從今年最牛送轉概念股易事特身上就能看到。公開信息顯示,易事特3月1日發布公告稱,公司2016年度擬“10轉30派0.90元(含稅)”。同時披露的財務數據顯示,公司2016年實現4.72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長又達到69%。頂級送轉+靚麗業績,易事特股價在3月1日漲停,并且后續股價出現連續上攻。從3月1日到3月17日共計13個交易日,易事特全部收紅,累計漲幅達53.41%。然而,此后“畫風”突變。3月21日,易事特宣布,第二大股東慧盟投資計劃減持215.8萬股。在減持計劃披露當日,易事特股價便重挫5.21%,之后幾日總體也處于陰跌的態勢,不復前期之勇。

人民日報:高送轉需業績支撐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注意到,今天(10日)出版的《人民日報》(海外版)也認為上市公司高送轉需業績支撐。文章表示:

事實上,2017年以來中國資本市場對“高送轉”現象的反應已經趨于理性,但仍有個別公司借此制造炒作題材。與此同時,個別公司在經營業績下滑的背景下依然推出“高送轉”,引發了人們對上市公司在與投資者玩“數字游戲”的質疑。

在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王建宙看來,好的上市公司需要兼顧好投資者、消費、員工、社會責任等各方面關系,而創造好的經營業績則是根本。因此,上市公司要重視為投資者創造價值,任何時候都不要靠炒題材來創造價值。

“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離不開價值投資者與誠信經營的上市公司。‘高送轉’如果沒有業績支撐,就只會增加市場的投機性。長期下去,就容易導致理性的價值投資者離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吳慶在接受《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采訪時表示。

每經編輯 李凈翰

責編 劉小英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兩個膽大包天但又聰明絕頂的騙子,不但成功騙過整個宮廷的官僚系統,還將至高無上的皇帝和數以萬計的民眾耍得團團轉,要不是一個童言無忌的小孩,皇帝還將穿著他的新衣,裸著身子在光天化日之下出盡洋相。 皇帝的新衣不止存在于童話故事當中,現實生活中不但更荒謬,而且更富有戲劇性。比如在A股市場,這樣的荒誕劇就屢見不鮮,只不過它的表現形式不是皇帝的新衣,而是讓上億股民和數以萬計的機構都樂此不疲的數字游戲——一塊蛋糕賣100元,有人將它分成20份,結果每份還是可以賣成100元,蛋糕的價格從100元變成了2000元! 這類數字游戲有一個專業的稱謂,叫高送轉,即將一只股票拆細,拆細后的股份很有可能大漲,甚至走出填權行情(即恢復到拆細前的價格)。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很多人都知道這樣的操作并不能帶來任何價值,但人們更愿意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結果,于是高送轉大行其道,并且越來越瘋狂——以前可能是10股送1股,到現在已經發展到10股送30股!在炒作股價的同時,不少上市公司的大股東借此高位出貨,大肆獲利。 難怪有股民感嘆: “這不是賺了我的錢還要侮辱我的智商嗎?” 這個玩了這么多年的把戲,終于被證監會主席劉士余拆穿。4月8日,劉士余在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上表示: “10送30”的高送轉方案在全世界罕見,必須列入重點監管范圍。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注意到,受上述消息影響,高送轉概念股今天(10日)早盤集體大跌。截至11:00,易事特、南威軟件等多只概念股封跌停,十多只個股下跌逾9%。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 A股“高送轉”演變之路 “高送轉”是指送紅股或者資本公積金轉增股票的比例很大。按照A股市場目前約定俗成的說法,“10轉10”及以上才稱得上“高送轉”。從目前來看,“10轉10”似乎算不得什么,但在10多年以前,“10轉10”在A股市場堪稱是極為稀罕的。 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數據顯示,A股首份“10轉10”送轉的方案為精倫電子2002年度推出的“10轉10派4.00元(含稅)”。當年該公司凈利潤增長率為-1.23%。在2002年~2007年之間,兩市的最高送轉均未超過“10轉10”。“10轉10”送轉的公司在30家上下。 2008年,中金黃金、維維股份、中航飛機三只股票首次突破“10轉10”,其轉增比例為“10轉12”。在該年度,三家公司的凈利潤增長率似乎與這份頂級送轉方案并不完全匹配,分別為14.81%、40.82%、324.023%。 2009年,神州泰岳一紙“10轉15派3元(含稅)”的分配方案,將A股上市公司送轉的上限再度拔高。當年,神州泰岳凈利潤同比增長124.6%。2010年,安居寶、乾照光電等7家公司推出“10轉15”的方案,而梅花生物以“10轉16.861派5.00元(含稅)”傲視群雄。在這一年,兩市上市公司送轉達到或超過“10轉10”的公司爆發式增長,累計近200家。2011年、2012年,送轉方案均以“10轉15”為上限。 2013年,業績增速分別為158.86%、1.75%的東旭光電、營口港均拋出“10轉20”的送轉方案。2014年,“10轉16”、“10轉17”、“10轉18”、“10轉20”大批量出現。眾信旅游、萬邦達、海潤光伏等9家上市公司推出“10轉20”送轉方案。其中,海潤光伏2014年凈利潤巨虧9.58億元,在2013年虧損2億元的基礎上繼續業績下滑。2014年度,A股兩市推出高送轉方案的上市公司超過300家。 按照上述情況,A股的送轉上限就在“10轉20”。但很快,這個極限就被拔高到證監會主席劉士余所稱的“10轉30”。2015年8月6日,昆侖萬維宣布,公司實控人周亞輝提議,以2015年6月30日的總股本為基數,向全體股東以資本公積金每10股轉增股本30股。昆侖萬維由此摘得A股史上最“土豪”送轉的頭銜。而根據該公司當年1個月前披露的201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15年上半年盈利同比下降5.05%~30.95%(最終為-15.92%)。 在昆侖萬維打破紀錄之后,迅游科技也在2015年8月28日推出“10轉30股派6元(含稅)”的中期分配預案。與之相比浙江永強2015年8月17日披露的“10轉25股派3.5元(含稅)”也相形見絀。 隨著送轉上限的提升,上市公司也紛紛變得“慷慨”起來。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數據,2015年度,兩市送轉在“10轉10(含)”以上的上市公司有345家;在“10轉20(含)”以上的上市公司合計近50家。其中,中科創達、勁勝精密均為“10轉30”,神州長城、輝豐股份等4家上市公司為“10轉28”。 ▲2016年度上市公司高送轉方案部分統計(數據統計:每經投資研究院) 而在2016年度,上市公司對頂級送轉的青睞更是達到一個新的頂峰。自2016年中期,天潤數娛、吳通控股、兆新股份、愛康科技4家公司推出“10轉30”后,雖然目前距離年報披露完畢還有一段時間,但截至目前,兩市推出“10轉30”送轉預案的上市公司已經有9家,分別為南威軟件、凱龍股份、合力泰、贏時勝、金利科技、大晟文化、東方通、易事特、合眾思壯。而這些公司的業績表現也是參差不齊,如南威軟件2016年凈利潤為5147.47萬元,同比下降18.48%。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向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表示,從嚴監管高送轉就是在抑制投機行為。高送轉概念股一直是市場的炒作熱點,相關概念股短期內漲幅較大,甚至有些個股泡沫已經很嚴重,投資者需要高度警惕主力資金集中出逃所帶來的風險。再者,高送轉一般是公司為了表明盈利能力強或者成長空間可期,因而在布局高送轉概念股的過程中,特別要注意公司的業績表現。 減持壓力下行情顯頹勢 據東方財富Choice統計數據顯示,截至4月7日,兩市合計有161家上市公司推出2016年度“10轉10(含)”以上的送轉方案,上漲和下跌的股票數量差不多。其中,有75家公司股價自披露送轉預案至今出現下跌,7只股票走勢持平,79只股價上漲。 在75只下跌的股票中,新易盛跌幅最多,達42.81%。新易盛2016年度的分紅方案看起來十分誘人,公司擬“10轉20”并派發3.5元現金(含稅,下同)。同期披露的業績預告顯示,該公司2016年盈利9500萬元~1.05億元,同比增長0.58%~11.17%。但都沒能助推公司股價上升。微光股份、東音股份、巨龍管業跌幅均超過30%。此外,大晟文化等10只股票跌幅在20%~30%之間,其中大晟文化推出的還是“10轉30”的頂級送轉預案。啟迪設計等7只股票跌幅在10%~20%之間。 環比來看,高送轉概念似乎愈發偃旗息鼓,回顧截至3月24日,兩市合計有129家上市公司推出2016年度高送轉預案。當時,披露送轉預案后公司股價上漲的有80家,股價持平的有5家,有44家上市公司股價出現了下跌。由此對比,在之后的半個月時間里,高送轉概念股是下跌者居多。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注意到,新易盛、巨龍管業、天龍集團等跌幅居前的高送轉概念股都有一個共性,便是送轉伴隨著重要股東或高管的減持計劃。 減持對股價的壓力,從今年最牛送轉概念股易事特身上就能看到。公開信息顯示,易事特3月1日發布公告稱,公司2016年度擬“10轉30派0.90元(含稅)”。同時披露的財務數據顯示,公司2016年實現4.72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長又達到69%。頂級送轉+靚麗業績,易事特股價在3月1日漲停,并且后續股價出現連續上攻。從3月1日到3月17日共計13個交易日,易事特全部收紅,累計漲幅達53.41%。然而,此后“畫風”突變。3月21日,易事特宣布,第二大股東慧盟投資計劃減持215.8萬股。在減持計劃披露當日,易事特股價便重挫5.21%,之后幾日總體也處于陰跌的態勢,不復前期之勇。 人民日報:高送轉需業績支撐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注意到,今天(10日)出版的《人民日報》(海外版)也認為上市公司高送轉需業績支撐。文章表示: 事實上,2017年以來中國資本市場對“高送轉”現象的反應已經趨于理性,但仍有個別公司借此制造炒作題材。與此同時,個別公司在經營業績下滑的背景下依然推出“高送轉”,引發了人們對上市公司在與投資者玩“數字游戲”的質疑。 在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王建宙看來,好的上市公司需要兼顧好投資者、消費、員工、社會責任等各方面關系,而創造好的經營業績則是根本。因此,上市公司要重視為投資者創造價值,任何時候都不要靠炒題材來創造價值。 “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離不開價值投資者與誠信經營的上市公司。‘高送轉’如果沒有業績支撐,就只會增加市場的投機性。長期下去,就容易導致理性的價值投資者離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吳慶在接受《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采訪時表示。 每經編輯李凈翰
高送轉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