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农村av,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精品久久www,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国产精品一区在线免费观看,超碰色偷偷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北京銀行:積極探索投貸聯動 打造創新創業金融動力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3-27 01:23:18

  進入2017年,我國投貸聯動也由啟動之年邁入攻堅之年。

近日,作為首批探索和推動投貸聯動的試點企業之一的北京銀行透露,在北京銀監局大力推動下,預計2017年實現投貸聯動業務落地不少于200戶,助推科技金融貸款余額突破1000億元。同時,目前投資子公司正在積極籌備。

“下一步,該行將以投貸聯動試點為契機,進一步健全服務體制機制,打造全方位科技金融服務平臺,探索科技金融的新型服務模式,力爭成為‘中國版’投貸聯動硅谷銀行。”北京銀行方面人士坦言。

他亦進一步分析指出,開展投貸聯動是當今社會發展的大勢所趨,是銀行轉型升級的機遇所急,也是企業持續壯大的發展所需;更拓寬了商業銀行業務領域,它將成為銀行優化資產結構、探索盈利來源的重大突破口。

目前投資子公司正在積極籌備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既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投貸聯動由啟動之年邁入攻堅之年的關鍵一年。

而去年4月成為首批10家投貸聯動試點銀行之一的北京銀行的試點工作備受關注。

近日,北京銀行透露,要加快試點步伐,預計2017年實現投貸聯動業務落地不少于200戶,助推科技金融貸款余額突破1000億元。

“獲批投貸聯動試點后,我們行專門成立了投貸聯動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聚集全行政策、人力、財務等資源,加快投貸聯動頂層設計。”上述北京銀行方面人士表示。

他還進一步介紹到,該行還不斷推進投貸聯動系列產品研發,在同業首創認股權貸款業務分層模式,豐富“投貸通”品牌內涵,夯實科技金融服務基礎,打造北京銀行投貸聯動業務亮麗名片。

實際上,去年5月,北京銀行還發布公告稱,董事會會議審議通過《北京銀行投貸聯動試點方案》,同意設立科技金融專營機構,同意設立投資功能子公司,“目前投資子公司正在積極籌備,并已著手推進項目儲備、內部制度制定等工作。”上述北京銀行人士坦言。

他還表示,“我們行率先建立投貸聯動的總、分、支三級服務體系。”總行層面設立投貸聯動中心,定位于“統籌協調、政策對接、機制完善、宣傳推廣”,牽頭推動全行投貸聯動試點工作;試點分行設立投貸聯動專職團隊,重點推動本地區投貸聯動業務;支行層面設立科創企業投貸聯動特色支行23家。加緊設立投資子公司,以最高配備、最高標準推動子公司成立。

談及風險方面,上述北京銀行人士亦坦言,在風險隔離基礎上加快推進投貸聯動,優化風控體系建設。加大與政府風險補償基金、擔保公司、保險公司等機構合作,確定不良貸款本金的補償機制和分擔比例,內部與投資子公司建立收益共享機制,確保投貸聯動業務穩步發展。

投貸聯動將成為銀行探索盈利來源重大突破口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背景下,科技創新企業漸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而2016年,作為助推創新創業的金融動力——“投貸聯動”更是被首次寫入《年政府工作報告》。

接著2016年4月,三部委聯合下發《關于支持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創新力度開展科創企業投貸聯動試點的指導意見》,標志著投貸聯動試點工作正式啟動,北京銀行更是成為首批試點銀行。

“投貸聯動試點工作的正式啟動,是對傳統商業銀行經營模式的巨大突破,它進一步延展了金融服務的邊界,開啟商業銀行科技金融服務模式的創新探索。”北京銀行方面人士表示。

他還進一步分析指出,伴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接近尾聲、互聯網金融加速推進及實體經濟持續調整,我國商業銀行面臨利差縮窄、盈利減速、競爭加劇的嚴峻挑戰。這種情況下,特色化、差異化發展成為商業銀行戰略轉型的主攻方向。投貸聯動的開展為商業銀行開辟了新的業務藍海,使其涉足股權投資成為可能,促使銀行從以“貸”為主向“貸+股”結合轉變,拓寬了商業銀行業務領域。未來,將成為銀行優化資產結構、探索盈利來源的重大突破口。

實際上,多年來,北京銀行就在開展投貸聯動業務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比如2010年與企業、創投機構形成鎖定認股權的三方合作貸款模式;2013年出臺投貸聯動管理規定,明確股權的三方合作貸款模式;2016年3月,推出了投貸聯動專屬特色品牌“投貸通”等,投貸聯動業務探索取得初步成效。

而這些探索,則主要借助北京銀行在科技金融領域的豐富積累。

據悉,在發展的初期,北京銀行就將科技金融業務納入中長期發展規劃,率先進入并扎根中關村這一科技創新和小微企業密集的地區,并以中關村為起點,形成輻射全國的科技金融服務網絡。

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末,北京銀行科技企業貸款余額886億元,3年內實現翻番,年均增幅26%,累計為2萬家科技型小微企業提供信貸資金超過3000億元。

市場資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