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3-21 00:49:04
進入2017年,棕櫚股份管理層突然一改去年減倉的策略,開始在二級市場大量買入公司股份。《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管理層增持似乎都是在棕櫚股份股價下挫逼近其定增發行底價的時候。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曾劍 每經編輯 謝欣
每經記者 曾劍 每經編輯 謝欣
進入2017年,棕櫚股份(002431,收盤價9.79元)管理層突然一改去年減倉的策略,開始在二級市場大量買入公司股份。《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管理層增持似乎都是在棕櫚股份股價下挫逼近其定增發行底價的時候。
兩高管增持公司股票
3月20日,棕櫚股份公告披露稱,公司接到董事、總經理林從孝通知,林從孝通過其委托設立的“峻茂26號”信托計劃,由該信托計劃通過二級市場買入了公司股票。
具體來看,林從孝的買入時間為2017年3月13日至3月16日。“峻茂26號”信托計劃累計買入棕櫚股份股份1724.71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1.25%。林從孝的持倉成本為9.30元/股,增持金額共計耗用約1.60億元。
對于此次增持,林從孝稱,增持公司股票是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對公司價值的認可及促進公司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和維護股東利益所做出的決策。
值得一提的是,1月中旬,棕櫚股份另一位高管也說過完全相同的話,并做了相同的事。
1月17日,棕櫚股份董事、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馮玉蘭增持公司股份122.48萬股。此番買入成本價為8.25元,合計耗資1010.46萬元。
定增去年已獲批準
表面上看,林從孝與馮玉蘭的買入是個人行為。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后發現,兩者實施買入都有著一個相似的現象,就是棕櫚股份股價在其定增發行底價上下附近的時候。
根據棕櫚股份此前的定增預案顯示,公司擬發行股份募集不超過9.95億元資金,資金計劃投向畬江園區服務配套項目及梅縣區城市擴容提質工程PPP項目。發行底價為不低于8.8元/股。
在馮玉蘭買入前,棕櫚股份股價連續下挫,2016年12月12日~2017年1月16日,公司股價累計下跌18.76%。從10元左右跌至8元水平。馮玉蘭出手后,從1月17日~2月22日,公司股價累計上漲16.71%。然而,此后一輪陰跌,讓棕櫚股份股價再度逼近發行底價。林從孝增持前一個交易日,棕櫚股份報收于9.09元。
實際上,除了棕櫚股份高管動用真金白銀買入之外,公司層面的利好消息近期也是不斷出爐。2月份以來,棕櫚股份接連披露獲得重大訂單;2月末發布的2016年業績快報也是十分靚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馮玉蘭此前宣布,根據市場情況及個人資金安排,不排除未來將繼續增持公司股票。
據公開信息顯示,棕櫚股份定增方案已于2016年12月9日獲得發審委批準。但按照規定,上市公司需獲得證監會的書面核準文件后才能正式實施發行事宜。
記者3月20日致電棕櫚股份了解定增進展情況,接聽電話的人士表示,相關負責人士出差數日后才能回來,其個人對此事不了解。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