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1-11 20:47:17
1月11日,中國中冶(601618,收盤價5.10元)發布公告,公司完成16.14億股非公開發行A股項目,其中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結構調整基金)認購2476.21萬股,涉及約9558.2萬元,鎖定期為12個月。而這是作為國務院國資委委托成立、總規模高達3500億元的結構調整基金在成立后首次投資A股上市公司。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朱萬平
每經記者 朱萬平 每經編輯 張海妮
1月11日,中國中冶(601618,收盤價5.10元)發布公告,公司完成16.14億股非公開發行A股項目,其中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結構調整基金)認購2476.21萬股,涉及約9558.2萬元,鎖定期為12個月。而這是作為國務院國資委委托成立、總規模高達3500億元的結構調整基金在成立后首次投資A股上市公司。
中國中冶A股11日14時20分,突然放量拉升,直線沖擊漲停,收盤上漲6.69%,報5.10元;中國中冶H股漲4.23%,報2.96港元。
結構調整基金首次投向A股
資料顯示,結構調整基金成立于2016年9月22日,注冊資本金1310億元,基金總規模為3500億元,該基金為國務院國資委委托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牽頭,并聯合9家國有企業共同發起設立,旨在推動國有資本布局結構優化調整,提高國有資本運營效率和回報。
其中,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作為主發起人出資300億元,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出資500億元,招商局集團出資200億元,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出資50億元,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出資50億元,神華集團出資50億元,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出資50億元,中國交通建設集團出資50億元,中國中車集團出資10億元,北京金融街投資集團出資50億元。
除了投資A股外,根據中國誠通官方微信發布的消息顯示,2016年12月,結構調整基金還完成了對中信建投證券港股IPO的基石投資——結構調整基金本次投資額為1億美元,成為僅次于中信集團的第二大基石投資者。
此外,2016年12月,寶武集團總經理陳德榮在會見結構調整基金董事長朱碧新時表示,寶武集團希望與中國誠通和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進一步加強溝通,在組建冶金資產管理公司、產業轉型發展基金和相關金融業務方面,開展深入合作,實現共贏發展。
朱碧新表示,中國誠通將組織優質團隊和資源,就組建冶金資產管理公司、產業轉型發展基金與寶武集團深入對接,積極推進,并就有關金融領域的合作進行探討和研究。
中國中冶:無更多信息可供披露
實際上,作為“國家級”國內規模最大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結構調整基金,承擔著優化國有經濟結構調整、提升產業集中度、提高國有資本運營效率的重任。
針對結構調整基金投資參與中國中冶非公開發行背后的含義,《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中國中冶,公司證券部門的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除了公告內容以外,公司沒有更多的信息可供披露。”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結構調整基金首次投資A股上市公司中國中冶具有積極的象征意義,標志著結構調整基金投資范圍邁出新步伐,不僅僅只重點投資轉型升級、資產經營等四大領域。未來,預計結構調整基金將會投資越來越多的A股上市公司,社會資本也有望借此分享國企結構調整帶來的投資紅利。”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