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1-22 22:51:41
11月21日晚間,柳工(000528.SZ)發布公告稱,為盤活閑置資產,提高資產使用效率,出售位于上海市寶山路450弄2號201室和202室的兩套房產,交易價格為615萬元,預計凈收益約為313.83 萬元。
每經編輯|項義妹
每經記者 項義妹
臨近年末,上市公司變賣房產扮靚業績的消息層出不窮。
11月21日晚間,柳工(000528.SZ)發布公告稱,為盤活閑置資產,提高資產使用效率,出售位于上海市寶山路450弄2號201室和202室的兩套房產,交易價格為615萬元,預計凈收益約為313.83萬元。
對于近年來業績持續低迷的柳工而言,此次出售房產的舉動被外界認為是為了提振業績。
對此,柳工董秘黃華琳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采訪時否認道,早在2010年,公司便作出決議出售上述房產,當時柳工的凈利潤高達十幾億元,根本不缺錢。只是到了今年年初,上海撤銷了辦事處,這兩套房產已經閑置下來了,而閑置下來的資產不賣掉變現,就很浪費。
柳工董秘否認賣房為增厚業績
公告顯示,柳工將位于上海市寶山路450弄2號201室和202室的房產以 615 萬元人民幣出售給威聯房地產咨詢(上海)有限公司,預計凈收益約為 313.83 萬元人民幣,約占2015年度經審計凈利潤2131.28萬元的14.7%。
主要從事工程機械業務的柳工近年來凈利潤連續下滑。年報顯示,柳工2013年的凈利潤為3.32億元,2014年下降至1.99億元,2015年則大幅下降至0.21億元。今年,柳工的業績依然未能改善。三季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柳工的營業收入為50.3億元,同比下降0.4%;歸屬母公司凈利潤629萬元,同比下降72.1%。
因此,在主業低迷的當下,柳工此次出售房產的舉動被外界認為是為了提振業績。
黃華琳則向記者否認了提振業績的說法:“企業閑置資產肯定要想辦法出售,不賣掉只會增加成本費用,不是很浪費嗎?并且,早在2010年,公司便作出決議出售上述房產,當時柳工的凈利潤有十幾個億,根本不缺錢。”
黃華琳還向記者表示,賣掉房產本身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只是因為按照規定,交易產生的利潤占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凈利潤的10%以上,且絕對金額超過100萬元,達到披露的要求,才發公告進行披露。
據公告披露,柳工董事會于2010年4月16日審議通過了《關于國內營銷事業部房產出售的議案》,其中包括上海辦事處的上述房產。由于該辦事處一直到 2016 年初公司國內營銷組織機構調整后才撤銷,因此上述房產因持續使用延遲出售。
年末多家上市公司賣房引關注
臨近年末,上市公司變賣房產扮靚業績的消息層出不窮。
11月21日晚間,S前鋒(600733.SH)發布公告稱,將位于北京朝陽區亮馬橋路46號北京福景苑712號公寓、建筑面積合計為178.78平方米的房產出售給自然人賈一多,轉讓價格為985萬元。
財報顯示,S前鋒2015年全年虧損3029萬,今年前三季度凈利潤為虧損624萬元。此次出售房產后,預計收益200萬元左右,財務結構將得以改善。
對于一些ST股來說,賣房更是保殼扭虧的重要手段。
繼*ST寧通B(200468.SZ)因為變賣北京兩套學區房減虧保殼引發資本市場高度關注后,也引來了*ST新梅(600732.SH)、*ST亞星(600319.SH)和*ST人樂(002336.SZ)等公司的“效仿”。
對此,經濟學家宋清輝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徘徊在退市的邊緣的*ST公司,雖然通過變賣房產或可以避免退市,但卻是一步險棋,治標不治本。
財經評論員余藎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上市公司熱衷賣房主要是兩個原因,首先主要是實體經濟增速放緩,上市公司盈利較差;其次則是房價的一路高歌猛進。
不過,在宋清輝看來,通過處置房產扭虧保殼這種現象不正常,更不值得提倡。“因為一旦形成這種不良風氣,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甚至主業不是房地產業務的上市公司加入到賣房隊伍中來,導致一些實體企業輕視主業甚至荒廢主業的狀況發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