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1-14 23:27:02
宜賓市政府牽頭,攜手四川地方國企四川鐵投集團和五糧液集團、上市公司新筑股份(002480,SZ)、西南交通大學等5方來投資該項目
每經編輯|謝振宇 陳耀霖
每經記者 謝振宇 實習記者 陳耀霖
軌道交通正引各方熱捧和紛紛投資。11月14日上午,宜賓市與四川省鐵路產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簡稱四川鐵投集團)等5方在成都舉行四川軌道交通產業項目投資協議簽約儀式,項目總計投資約40億元。
宜賓市政府牽頭,攜手四川地方國企四川鐵投集團和五糧液集團、上市公司新筑股份(002480,SZ)、西南交通大學等5方來投資該項目。四川鐵投集團副總經理陳大智介紹,該項目是圍繞軌道交通的全產業鏈項目,包括前期研發、整車制造、后期運營等環節,借由布局宜賓,謀未來輻射川南及四川省外市場。
實際上,國內眾多三四線城市也紛紛布局軌道交通。昨日(11月14日),四川省發改委副主任代永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項目作為科研、設計、建設等一體的項目,利于四川軌道交通產業的做大。針對地市實際對城市軌道交通的需求問題,他認為,隨著城鎮化等的發展,各個地市對軌道交通的需求越來越大。
40億建全產業鏈項目
“21世紀的朝陽產業”、“當下中國的黃金產業”,宜賓市委書記劉中伯如是評述軌道交通產業。
據介紹,新簽訂的四川軌道交通產業項目,將在宜賓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內,建設集軌道交通核心技術研發、整車總裝、零部件生產、運營維保、綜合服務為一體的軌道交通產業基地及城市軌道交通項目。
“更準確地說,這是個城市軌道交通項目。”陳大智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介紹,不同于其他軌道交通項目,此次投資項目是全產業鏈的,涉足產業鏈眾多環節。
四川鐵投集團作為地方國企,過去主要針對鐵路和道路等進行投資,此次仍是該項目的主要牽頭方。陳大智介紹,四川鐵投將投資約20億,也控股項目新公司。
昨日晚間,新筑股份發布公告對參與該項目建設進行介紹。其公告稱,各方擬設立四川省軌道交通產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籌)(以下簡稱“產業公司”)。產業公司注冊資本為5億元,首期到位資本1億元,新筑股份擬以自有資金出資1.75億元(其中首期出資3500 萬元),占產業公司35%的股權。
除了宜賓市政府、四川鐵投集團,項目其他幾方,均涉足軌道交通相應領域,而聯姻高校則有了科研技術及人才的支持。
陳大智表示,實際上,鐵投的實力可以單獨完成該項目,但引入多個股東,有助于各股東發揮比較優勢,形成利益共同體,加快項目的快速推進。具體而言,修建新項目涉及征地拆遷,在這方面宜賓市牽頭做工作顯然會更為順利;在人才方面,交大、交職院對軌道交通進行定向、專業的人才輸送,可發揮很大作用;而新筑路橋有現成的制造業基礎,可以使項目更快速切入。
其中,五糧液集團旗下的普什集團,業務涉及高鐵軌道板等產品生產。
“我們是小股東,原來旗下有裝備的一些業務,過去我們在這領域做了一些研究和開發有產品,也做了很多事,現在參與其中是資源的整合。”五糧液集團董事長唐橋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說。
三四線城市紛紛加碼投資
為配套項目建設,宜賓計劃建設配套軌道交通線路。根據項目協議,宜賓將首先規劃建設宜賓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至南溪區軌道交通示范線項目,全長約26.7公里。未來,宜賓計劃開通其他軌道交通線路項目。
陳大智介紹,借由布局宜賓項目,是希望未來輻射川南及四川省外市場。
在代永波看來,宜賓落地這一軌道交通項目,對四川軌道交通產業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宜賓聯合多方一起做這個軌道交通項目,對下一步全省軌道交通產業發展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項目集科研、設計、建設一體,在宜賓建設一個基地,是為軌道交通產業的做大提供了支撐。”他說。
近來,國內眾多城市紛紛規劃建設軌道交通項目。有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7月,國務院共批復了41個城市的軌道交通建設。
同時,更多國內三四線城市也紛紛在此布局。在四川,多地已紛紛規劃建設城市軌道交通項目,規劃建設形成熱潮。
今年3月,《四川日報》曾報道,全省21個市州,已有17個啟動了規劃建設城市軌道交通的相關事宜。
類似四川眾多地市謀劃建設城市軌道交通,那么,三四線城市是否對軌道交通有更大需求呢?
代永波認為,隨著城鎮化的發展,會對城市軌道交通有很大需求,但同時,跟當地財政支撐有很大關系,因為很多效益靠政府先來補貼,但產業方向的機遇是非常大的。
就城市軌道交通的發展,業內有諸多看好之聲。昨日,一位四川軌道交通企業高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軌道交通是最高效、最綠色的交通項目,國外一些人口達20萬的城市就規劃建設了軌道交通項目,同時,一些地面軌道交通項目在成本上也很有優勢。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