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9-22 09:16:03
購買了上海迪士尼樂園的門票,檢票時卻被認作是廢票,9月13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曾報道過這起蹊蹺的事情,近日,上述“疑案”終于水落石出。
每經編輯|每經實習記者 吳凡
每經實習記者 吳凡
購買了上海迪士尼樂園的門票,檢票時卻被認作是廢票,9月13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曾報道過這起蹊蹺的事情,而迪士尼方面則稱,“如果通過正規官方渠道購買的票是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的。”
近日,上述“疑案”終于水落石出。據上海《勞動報》等媒體最新報道稱,為上海迪士尼樂園票務服務提供后臺支持和管理工作公司的員工白某某,利用工作之便盜取迪士尼樂園門票二維碼票號2600余張,篡改日期后販賣給他人共計1700余張,獲贓款49萬余元,造成上海迪士尼樂園損失87萬余元。
此外,上海浦東新區法院亦對包括白某某在內的三名嫌疑犯以涉嫌盜竊罪、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等罪名批準抓捕。
廢票事件水落石出
近期發生在上海迪士尼樂園身上的多起“廢票”事件,多少讓其背負著一些輿論壓力,而近日,隨著“廢票”事件的告破,上海迪士尼樂園方面似乎也長舒了一口氣。
此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曾對“廢票”事件進行過報道,上海迪士尼樂園方面也回應稱,警方已經介入了調查,而據警方多日的排查摸索后,供職于上海某科技公司的白某某進入了警方的視線。
據悉,犯罪嫌疑人白某某所在的上海某科技公司是為迪士尼樂園票務服務提供后臺支持和管理工作的,并且能夠獲得迪士尼方面的相關票務信息。
今年6月份,白某某認識了販賣票務的黃牛丁某,在與丁某商議后,白某某決定利用自身崗位對上海迪士尼樂園票務系統的了解,通過票務系統漏洞成功獲得迪士尼電子門票,隨后篡改了迪士尼門票上的日期,改造了門票。
至此,白某某與丁某一拍即合,找到了一條發家致富的“偏道”。
白某某通過黃牛票販,利用第三方網絡平臺、微信等網絡途徑,發布出售迪士尼門票的信息,再根據下家需要的門票數量,更改他人已預定并已付款的上海迪士尼樂園電子門票日期,后將更改的電子門票的訂單確認號和門票二維碼通過電子郵件發送到下家的電子郵箱內。
而上述犯罪團伙的盈利模式,則是原先499一張的官方迪士尼票價,白某某通過280元的低價賣給黃牛票販,而黃牛票販在280元的基礎上再提高價格,賣給游客。這樣一來,一些在上海迪士尼樂園官方網站或者正規旅游網站購買門票的游客,很可能會因為其票務上的日期被篡改,而只能被“拒之門外”。
迪士尼損失87萬余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白某某的上述犯罪行為亦對上海迪士尼造成了經營上的損失。
據統計,6月27日至7月20日,犯罪嫌疑人白某某在上海迪士尼樂園網站上盜取迪士尼樂園門票二維碼票號2600余張,篡改日期后販賣給他人共計1700余張,獲贓款49萬余元,造成上海迪士尼樂園損失87萬余元。
上海迪士尼方面稱,他們已經及時更新了電子門票修改的登錄頁面和所需密碼形式,杜絕了此類現象的發生。
記者注意到,雖然上海迪士尼作為受害一方,但是還是有游客對迪士尼在執行力上提出了質疑,一些觀點認為,上海迪士尼樂園檢票人員在檢票時對游客的身份信息以及照片疏于核實,只要二維碼能刷就能進去了。一定意義上,這也給了上述白某某與黃牛票販的犯罪行為有了可乘之機。
值得注意的是,白某某供職的單位,是為上海迪士尼樂園票務服務提供技術支持與管理的公司,而此案破獲后,未來雙方是否繼續合作目前還不得而知。
針對上述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于9月21日通過官方公布電話聯系上海迪士尼,對方稱其只負責園區內游樂設施,其余的并不清楚,并表示要求記者留下郵箱與電話,會有相關人員與記者聯系,截至發稿前,記者尚未收到對方答復。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