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15 00:43:14
每經編輯|每經實習記者 肖樂
◎每經實習記者 肖樂
上線僅6個月的考拉班車已停止運營。近日,考拉班車微信公眾號發出考拉班車CEO張敏“致夢想贊助商的一封信”。信中表示,9月11日是考拉班車上線6個月的日子,同時也是最后一個運營日,從9月14日開始,考拉班車的全部業務由滴滴巴士接管運營。張敏表示,資本市場是考拉班車停止運營的唯一影響因素,簡單而言即公司新一輪融資失敗。
考拉班車成為定制巴士市場中第一家離場的企業。
張敏在接受新浪科技采訪時表示,最近資本市場遇冷,很多公司的融資計劃都流產,其中包括很多已經跟投資機構達成協議的公司,加之滴滴入局定制班車領域,讓很多投資機構對定制班車行業持觀望態度,不敢出手,才導致其融資失敗。
對于互聯網巴士企業來說,與運輸企業合作是目前的主流運營形式。在線路推廣前期,不僅需要進行優惠補貼來吸引用戶,每天的車輛運營費用更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考拉班車僅在今年4月11日獲得了天使投資,在沒有可靠商業模式的情況下,沒有新的融資顯然令定制巴士運營難以為繼。
對于考拉班車而言,滴滴巴士屬于市場后來者,今年7月16日,滴滴巴士業務在北京、深圳兩地同時上線。9月9日,滴滴打車正式更名為滴滴出行,涵蓋了出租車、專車、快車、順風車、代駕及大巴等多項業務,同時滴滴宣布完成了新一輪總計30億美元的融資,一個綜合出行平臺已然呈現。9月11日,滴滴宣布投5億元發展巴士業務,滿20人就可以開專線,滴滴巴士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計劃今年底上線城市達到30個。
互聯網分析師洪波認為,既然有一個綜合性的出行平臺可以解決包括打車、代駕、巴士等所有出行方式的需求,那么用戶會更加傾向于使用這樣一個APP,同時他認為,“做垂直平臺必須要有自己的商業模式,但是滴滴作為一個綜合出行平臺,巴士可能只是一個特色服務,不一定要有自己的商業模式,可能就是虧的,但是可以依靠其他的業務來補充。”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