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农村av,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精品久久www,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国产精品一区在线免费观看,超碰色偷偷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奶農水深火熱乳企盈利增長

2015-05-12 01:48:36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董來孝康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董來孝康 發自北京

即便是地方政府的“救市”政策,鼓勵下游乳企加大生鮮乳收購,也并未能挽救那些只能通過殺牛倒奶來自救的奶農。近期以來,國內乳制品生產鏈條上下游“冰火兩重天”的局面似乎有愈演愈烈之勢。

乳企盈利能力更強了

近日,據西部網報道,來自榆林的個別奶農因牛奶銷路不暢,僅4月份就傾倒了約15噸牛奶,損失高達20多萬元。伴隨著4月1日歐盟牛奶生產配額放開,大量進口乳制品涌入,對于國內上游養殖特別是中小規模牧場和散養戶,這并非好消息。

與“水深火熱”的上游養殖不同,下游乳企卻是“風光無限好”。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發現,蒙牛、伊利、光明等15家乳企2014年盈利總額約103.87億元,相較于2013年的82.92億元,增長約25%。

這種上下游的不均衡發展也引發了原中國奶業協會常務理事、廣東省奶協顧問王丁棉的擔憂:在規模化養殖尚未完全發展起來以前,一旦中小規模牧場和散養戶大幅退出,將對國內奶業造成重創。

2013年國內奶源一度出現緊張局面,奶價“水漲船高”,奶農也成為乳企拼命爭搶的“香餑餑”,但不過一年左右,“奶荒”演變成了“奶剩”,生鮮乳成了奶農手里的“燙手山芋”。

中國奶業協會副會長、秘書長谷繼承此前對媒體記者直言,2014年國內奶源有所增長,進口奶量也有所增加,奶產品價格因此降低,導致一些地區出現倒奶現象。但奶農倒奶最核心的問題還是國內奶業市場啟動比較慢,增長比較慢,我國人均奶類消費水平依然較低,約為亞洲平均水平的1/2、世界平均水平的1/3。

“奶農倒奶的表象是乳企倒奶、拒收,因為乳企收了奶要進行加工、再往外賣,但市場啟動不了,收了奶的乳企也只能倒奶,再不就是拒收。”谷繼承如是說。

規模化養殖是出路

當國內中小規模牧場主及散養戶,每天還在為如何將奶牛所產的生鮮乳兜售出去而發愁時,規模化養殖上市公司卻是另一番景象。中國圣牧、原生態牧業、現代牧業等3家在港上市、靠規模化養殖起家的乳企,2014年盈利增長速度遠超同行業平均水平,中國圣牧更是以117.3%的增幅居首。

記者粗略統計一下,2014年現代牧業、中國圣牧、原生態牧業營收分別約為50.27億、21.32億和11.63億元,同比增幅各為52.84%、11.44%和32%;本公司持有人應占溢利各為7.35億、7.11億和41.9億元,分別同比增長52.81%、117.3%和92.2%,遠超同行業平均水平。

作為國內最大的原料奶生產商,2014年現代牧業原料奶銷量為93.13萬噸,相較于2013年67.97萬噸,增加37%;而其總原料奶外部銷售量的72.7%都供應給了蒙牛。

現代牧業總裁高麗娜告訴記者,公司位于安徽、河北等8個省份的畜牧場,均臨近下游知名乳制品加工廠,“去年我們平均每頭奶牛年產奶量達8.9噸,比2013年8.4噸增加6%,而國內一般奶牛年產量也就在5~6噸。”

無獨有偶,2014年原生態牧業每頭乳牛平均年度產奶量為9.4噸,較2013年9噸增加4%;乳業資深分析師宋亮對此表示,規模化養殖企業可以整合資源,在與上游飼料供應商和下游乳企進行談判時,形成了強大的話語權,一方面可以降低原材料采購成本,一方面又在提高原料奶出售價格。

公開數據顯示,2014年原生態牧業的原料奶平均售價為5053元/噸,折算一下為5.053元/公斤,而對比目前陜西榆林、內蒙通遼、赤峰等地的奶農出售的原料奶價格,目前僅為2.5~3元左右/公斤。

話語權的喪失,讓中小規模的牧場主和散戶對于原奶價格的不斷走低無能為力,只能選擇“殺牛倒奶”。正在上演奶農倒奶風波的內蒙古相關部門的調查顯示,乳企在生鮮乳收購標準問題上存在“雙重標準”:在生鮮乳過剩時,乳企執行相對較高的標準,體細胞、最低供奶數量等都會成為拒收或壓等、壓價的理由;當生鮮乳供應不足時,乳企間相互爭搶奶源,檢測標準又會相對降低。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