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02-10 13:31:52
雙方前后溝通共28次,其中許昆林本人親自跟高通總裁會晤了8次。20多次的溝通過程中,高通公司的律師都在場。高通曾提出聽證申請,但是他們最后一刻撤回了申請。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孟慶建 發自深圳
每經記者 孟慶建 發自深圳
今日上午11時,國家發改會舉行高通反壟斷案通氣會。國家反壟斷局局長許昆林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對高通公司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實施排除、限制競爭的壟斷行為依法作出處理,責令高通公司停止相關違法行為,處2013年度我國市場銷售額8%的罰款,計60.88億元。
許昆林透露,高通最初認為罰款有點重,但發改委認為合理,最終高通公司接受了。罰款按照了國家外匯管理局的平均匯率進行計算。許昆林表示,罰款不是主要目的,高通公司很配合發改委調查,高通總裁多次來發改委溝通,基于此,我們沒有按照10%的最高標準處罰,而是減少了2%,按照8%的標準進行處罰。目的是恢復這個領域的競爭秩序,過去高通的行為抑制了他人的創新。
許昆林首次披露了高通案調查的一些細節:高通案緣起于2009年兩家美國公司率先向發改委舉報高通公司壟斷,2014年8月,在查案過程中,還有一家美國公司舉報高通公司,舉報公司除了中國公司,還包括亞洲其他國家的企業。
許昆林表示,發改委在第一次與高通會面就列出了全部的違法行為,但是讓高通公司回去進行了準備。雙方前后溝通共28次,其中許昆林本人親自跟高通總裁會晤了8次。20多次的溝通過程中,高通公司的律師都在場。高通曾提出聽證申請,但是他們最后一刻撤回了申請。
許昆林稱,發改委調查高通案過程體現了行政執法人性化的一部分。發改委進行了公開透明的處理,高通也有權利提出復議、聽證。發布處罰決定的時間也進行了詳細的商定,跟受檢查對象都有充分溝通,所以目前處理的反壟斷案件都沒有行政復議。發改委考慮到高通是上市公司,所以消息讓他們先公布。高通表示的不尋求抗辯,是高通公司自主作出的決定。
針對高通的調查,許昆林稱,舉報企業的訴求不太可能完全達到。解決問題需要一個過程,依靠一次反壟斷解決所有問題不現實。反壟斷執法不會保護某一些企業,但主要是為了恢復競爭秩序。
另外,許昆林談到高通整改對手機市場的影響。“手機價格變化的傳導需要時間,最終會導致產品的技術提高,質量提高,價格低廉。但這需要一個過程,大家需要有耐心,最終消費者是受益的。“許昆林表示。
許昆林也表示對高通糾正之后,對其在中國的發展是鼓勵的,“中國市場今后會更加開放,我們歡迎世界各國的企業都能到中國投資和發展,我們的目的是恢復競爭秩序,而不是打垮任何企業。反壟斷是為了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中國的經濟轉型升級,需要依靠技術創新。技術創新不是依靠政策、撥款出來的,根本上需要公平競爭的環境。反壟斷的執法對中國意義重大,未來肯定要加強。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