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24 00:58:43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孫宇婷 胡飛軍
每經記者 孫宇婷 胡飛軍
隨著中國航空工業國際(00232,HK,以下簡稱中航工業國際)昨日以27%的巨大漲幅高開,并迅速飆升至40%,一則有關李嘉誠入股的消息也隨之不脛而走。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聯交所官網獲悉,李嘉誠執掌的長江實業(00001,HK)于12月16日(上周二)以0.6港元/股的均價買入4.5億股中航工業國際,合計耗費資金2.7億港元,占上市公司已發行股份的9.74%,長江實業由此一躍成為僅次于中航工業集團的第二大股東。
公開資料顯示,中航工業國際旗下擁有EC120直升機業務。考慮到中國逐步放寬低空領域管制的大背景,以及李嘉誠今年以來在飛機租賃市場頻擲重金的動作,入股中航工業國際可能是其在航空業務大版圖上又一項重要布局。
斥資2.7億港元成二股東
公開資料顯示,中航工業國際主要從事針織紡織業務,航空技術相關業務,包括直升機開發、制造及經銷。其中,中航工業國際占有公司主要控股公司中航國際營運的EC120直升機項目凈收入的80%。EC120直升機具有油耗低、噪音小、使用維護成本低等特點,是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輕型直升機之一。資料顯示,近年公司EC120直升機業務不盡如人意。2010年銷售24架,虧損403萬港元;2011年銷售10架EC120直升機,業務虧損;2012年銷售1架;2013年銷售9架;2014年上半年僅銷售3架。
中航工業國際管理團隊在商用飛機航空技術方面也訂立了具體的計劃,并與多家國內外企業研究投資生產飛機、發動機、航空電子及各種航空零部件。此外,公司還持有星聯航空商務有限公司35%的股權,后者以上海虹橋國際機場為主要運營基地,主要從事商務航空服務及私人飛機管理。
對于未來前景,中航工業國際曾表示,公司將致力于在航空技術相關業務及其他領域進行投資。鑒于中國促進航空產業發展,尤其是改革低空空域管制,航空技術相關業務未來具有良好的發展機遇。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中航工業國際股價極低,昨日暴漲后也只有0.75港元/股,市值僅34.6億港元。
李嘉誠加碼航空領域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李嘉誠豪擲重金布局飛機租賃業。今年8月4日,長江實業就曾發布公告稱,公司已就可能向AWASgroup收購若干飛機提交了初步不具約束力建議。自此,關于長實布局飛機租賃行業的各種猜測便不絕于耳。
11月4日,長江實業公告稱,公司近期參與了四宗飛機收購交易,對象涉及四家不同的商用飛機租賃服務商,其中包括以18.922億美元(約合147.59億港元)向3家飛機租賃商購買45架飛機的實益權益,同時認購一家持有15架飛機組合的合資公司60%股權,認購代價最高為1.32億美元(約合10.296億港元)。此次收購所涉資金共計為20.242億美元 (折合157.89億港元),長實將以集團內部資源撥付。
飛機租賃資產被認為流動性強、回報穩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過去二十年,飛機租賃業已經被證明是高回報率行業,且是飛機融資業中增長最快的部門。
航升咨詢(FlightglobalAscend)風險咨詢部高級分析師LukaszPawlowski此前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大舉購買飛機資產的初始投資很可能不會令長實利潤豐厚,但卻是必要的鋪路石,預期未來長實的投資組合收益會有進一步增長。
先是大舉介入飛機租賃業,后又入股中航工業國際,李嘉誠究竟有怎樣的打算?昨日,記者嘗試通過電話聯系長江實業以及中航工業,截至發稿均未獲回應。
昨日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隨著低空空域管理逐漸開放,加上未來買得起飛機的消費者越來越多,長江實業入股中航工業國際,或許是看中了航空市場前景;且飛機租賃與出租業務相似,可為長江實業提供穩定的收入來源。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