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29 00:56:02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彭斐 發自山東
每經記者 彭斐 發自山東
“跌跌不休”的銅價在4月下旬強勁反彈。
昨日(4月28日),上海電解銅現貨價較期貨價的升水從1300元/噸漲至1480元/噸,現貨銅成交價格維持在50550元/噸~50700元/噸。
4月下旬,市場開始傳出中國國家物資儲備局(以下簡稱國儲局)收儲的消息。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向隸屬于國家發改委的國儲部門求證,相關人士以“不知情”為由未予置評。
相比3月上旬的大跌,銅價近期的強勢反彈令市場頗感意外。
截至4月25日,上期所銅庫存報10.52萬噸,較3月中旬的峰值21.33萬噸下降了50.68%。目前滬期銅近月1405合約上多頭持倉約合16.22萬噸。
值得注意的是,上周五國內現貨銅升水逼近1300元/噸,為近年來罕見,令滬銅期價持續堅挺。
進入4月下旬,市場開始傳出國儲收購的消息,買入時間點在今年3月份,當時國內外銅價均大幅下跌。市場彌漫著濃重的看跌氛圍,存放于上海保稅區的融資銅,更像是隨時可能被引爆的炸彈。
來自統計部門的數據顯示,2014年一季度,我國銅進口量達到133.4萬噸,同比增加37.8%。一位不愿具名的資深人士稱,中國進口的銅7成以上不是被用在電纜、住房或電器上,而是被用來融資、抵押套取銀行貸款上。在卓創資訊分析師李曉蓓看來,融資銅的存在,在貨幣政策收緊的背景下,容易造成資金鏈斷裂。
在前述消息人士看來,如果銅價持續下跌,融資方違約和拋售的風險也急劇增加,國儲部門有必要有所行動,“一是價格合適收儲,再者市場中間商的信心需要提振?!?/p>
值得注意的是,受收儲傳聞提振及與消費旺季因素疊加,銅價迅速走出3月初連續大跌的陰影,國內外銅價聯袂上漲。
不過,銅價在4月份后期的大漲,也將促使收儲暫告一段落?!爸虚g商所持有的高價,不再適合收儲的低價策略。”李曉蓓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