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23 01:00:52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戴榆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戴榆 發自上海
“上海自貿區的獲批,將會進一步吸引跨國企業進駐上海?!庇袠I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就在上海自貿區即將正式掛牌之際,波羅的海交易所(以下簡稱“波交所”)日前宣布在上海設立實體辦公室。波交所透露,進駐上海的用意是為了進一步加強中國散貨航運界與全球的緊密聯系。加入波交所,中國船東、航運經紀人以及租船企業就能更便利地參與全球航運市場。
“這將是波羅的海交易所269年歷史上第一次在中國有實體辦公地點”,波交所總裁潘杰明(JeremyPenn)日前在發布會上表示,“我們希望我們在中國的存在能促進中國航運和貿易企業與國際航運產業間的聯系。我們相信上海作為航運業中心有令人激動的前景,并希望促進這座偉大貿易城市的增長?!?/p>
資料顯示,波交所為鐵礦石、煤、石油等大宗商品海運成本提供指數,該機構是全球唯一的航運市場獨立信息來源,其航運市場信息用于實體市場和衍生品市場的交易基準和結算依據。
有業內人士昨日向記者表示,事實上,波交所在自貿區獲批的消息公布之前就已有意運作進入上海。但在自貿區獲批之后這樣一個時間點上,波交所入駐上海更加令人關注。
“作為老牌的國際機構,波交所需要在亞洲找一個支點,來發展自己的信息業務與會員業務”,資深航運評論員馬途表示。
有航運業專家指出,波交所進入上海,無疑是看中了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地位。而此前有專家認為,上海自貿區的獲批將對港口航運以及物流企業帶來直接利好。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自貿區的建設啟動為上海航運中心建設帶來新的發展動力,也被全球航運業認為是促進國際貿易復蘇,重振航運市場的助推器。目前,自貿區領域內航運業的相關政策已經初步完成,并將于9月底公布,同時圍繞自貿區平臺,進一步促進上海航運中心建設的規劃也已出爐?!?/p>
不過,有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在細則沒有出臺之前,業內評論自貿區更多的還是金融,因為在制造業和運輸業方面不太可能會出現立竿見影的效果,更多的還是金融的自主創新值得期待,當然實施效果如何還有待考驗與逐步磨合。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