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3-04-10 10:17:28
若四川雙馬不能扭轉目前的困境,對以資本逐利為主導的拉法基集團來說,不排除選擇退出的可能。
2012年10月底,中國水泥協會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上曾指出,水泥行業將進入全局產能過剩、低速發展的微利時代。
水泥在線分析師李志剛表示,目前整個水泥行業已經顯得馬力不夠,市場已經在減緩投資步伐,一些資本在觀望的同時,已有部分企業逐步轉向其他投資領域,市場表現疲憊,下游行業也呈現開工不足的現象。
李志剛認為,經過多次的投資拉動,水泥行業或已透支了未來5到10年的消費需求。據水泥在線統計,全國2012年的水泥產能約為22.6億噸,保守估計產能過剩亦在20%以上。
而都江堰拉法基所在的四川地區,更是水泥行業整合、攻城略地的重鎮,水泥市場在近兩年的競爭已經到了白熱化的程度。其中,兼并擴張力度最大的是中建材旗下的西南水泥。目前,西南水泥在西南地區重組企業達158家,包括收購四川最大的水泥企業之一利森水泥,其產能目前已達到1.5億噸。
相比在川布局的其他國內水泥巨頭,四川雙馬并無明顯優勢。已公布數據顯示,海螺水泥(18.36,-0.26,-1.40%)、亞東水泥、華新水泥(14.88,-0.09,-0.60%)、浙江紅獅、中聯水泥等國內水泥巨頭在川布局的水泥年產能均已超過300萬噸。
有業內人士分析,未來幾年,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四川水泥或將面臨新一輪洗牌。面對這場惡戰,按照西南水泥不放過任何重組機會的風格來看,若四川雙馬不能扭轉目前的困境,對以資本逐利為主導的拉法基集團來說,不排除選擇退出的可能。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