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农村av,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精品久久www,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国产精品一区在线免费观看,超碰色偷偷

每日經濟新聞
個股聚焦

每經網首頁 > 個股聚焦 > 正文

銀行股AH比價大逆轉:工行等五股“集體折價”

證券日報 2012-10-23 15:18:39

對于在上海和香港兩地上市的銀行股來說,估值似乎也隨兩地溫度高低而有所變化。今年以來兩地上市的銀行股A股估值普遍高于港股估值(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僅招商銀行1家存在A股折價)的局面發生了突變。據《證券日報》記者獨家統計,截至昨日收盤,8家兩地上市的銀行股中有5家出現了A股較港股折價(若非近階段港元匯率大跌,民生銀行也可能出現港股相較于A股溢價的現象).

“港股市場銀行股估值的率先轉暖是件好事,尤其是對那些資本充足率或存貸比吃緊 ,渴望先赴港上市再回歸A股的中小銀行來說”,有投行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近階段銀行股A股估值重心整體略有上移,反而出現A股相較于H股折價擴大的局面,這說明了H股的上漲動力更為強勁,市場環境有明顯改善”。

5銀行A股相對H股折價

2011年8月之后持續的銀行A股較H股溢價現象,在近日出現顯著逆轉。隨著工行、建行及交行等AH股溢價變為折價之后,8只銀行股當中AH股維持溢價的僅剩下3只。數據顯示,2011年8月至今一年多以來,在絕大多數交易日里,由于港股投資者對中資銀行股的悲觀情緒持續發酵,銀行股一直維持A股較H股溢價的格局(僅招商銀行保持了H股溢價、A股折價的局面)。不過,這一情況在近期開始逆轉。

本報記者根據數據獨家統計發現,截至昨日,8家滬港兩地上市的銀行股中,有5家出現了A股相對于H股折價,具體而言:招商銀行折價13.64%、建設銀行折價12.47%、交通銀行折價8.07%、農業銀行折價7.53%、工商銀行折價7.04%。

此外,若非近階段港元匯率大跌,民生銀行也可能出現港股相較于A股溢價的情況。

據了解,由于港元和美元匯率聯動,在近日人民幣對美元升值的帶動下,人民幣對港元匯率也連連上漲。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數據顯示,10月中旬以來,人民幣對港元持續升值,到18日,匯率中間價已達到100港元兌換81.3元人民幣,創出最近4個月以來的新高。與此同時,銀行里港元的現鈔買入價則跌破了80。而在2011年上半年,1港幣大約折合0.85人民幣元。一年多以來的匯率變動因素拖累港股估值約6個百分點。

更為難能可貴的是,港股相較于A股的溢價是在A股近期穩步上漲、估值重心整體略有上移的背景下實現的。數據顯示,銀行業指數在9月26日創出4064.96點的最低值,此后指數逐步走高,昨日收盤為4378.32點,13個交易日的累計漲幅達到7.7%。

赴港IPO時間窗或將重啟

赴港上市,曾經是很多中小銀行面對A股政策閘門多年未啟時無奈的選擇。南昌銀行、龍江銀行、上海銀行等數家地方銀行都曾宣布擬赴港IPO。然而,即便是這無奈的選擇也因為港股市場前段時間的低迷而陷入停滯。最極端的表現就是,籌備赴港發行新股一年多的光大銀行在8月不得不宣布暫緩發行。

8月26日晚,光大銀行發布公告稱暫緩H股IPO進程。究其暫緩原因,光大銀行稱,“由于受全球經濟復蘇放緩、歐債危機問題頻發等因素的影響,資本市場持續低迷,銀行估值普遍偏低,考慮到本行現有股東的利益,將暫緩H股IPO發行進程。未來將在市場出現較好時間窗口時,再考慮重啟H股發行相關工作”。

“港股市場銀行股估值的率先轉暖是件好事,尤其是對那些資本充足率或者存貸比吃緊 ,渴望從香港市場融資(包括再融資)的中小銀行來說”,有投行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從政策層面看,地方銀行A股IPO何時重啟尚難判斷,但是擬上市銀行卻是不可能干等下去的”。

該人士強調,“近階段銀行股A股估值重心整體略有上移,反而出現A股相較于H股折價擴大的局面,這說明了H股的上漲動力更為強勁,市場環境有明顯改善”。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港股市場中銀行股的估值目前是“乍暖還寒”,銀行H股再融資的條件還不成熟,因為市場才剛剛轉暖,起碼還需要再等多兩、三個月,直到估值呈現穩步上升,才是再融資的好時機。如果此前擱淺的再融資計劃立刻卷土重來,反而可能會對市場形成壓力。

印證“玫瑰底”?

“這也許就是傳說中的玫瑰底 ”,另一位市場人士將兩地上市的銀行股這種估值的相對變化與近期市場大熱的關于市場底部的討論聯系在一起,并對本報記者表示,“港股市場信心的率先恢復,對于A股市場是必然產生正面影響的,問題僅在于會產生多大的影響”。

玫瑰底是深圳東方港灣投資公司總經理但斌于2012年8月3日在自己的博客上提出的股市名詞。但斌認為:雖然殘酷,但也許眼前就是鮮花鋪就的“玫瑰底”,他稱,一旦“玫瑰底”形成,也許我們將迎來類似道瓊斯指數1942年之后的走勢。我們準備繼續精選個股 ,滿倉穿越我們認為的“玫瑰底”,迎接即將展開的,也許持續到2022年前后的漫長又短暫的大牛市。

上述市場人士之所以將“玫瑰底”與銀行股A股相對H股折價聯系在一起,是因為H股和A股的比價效應曾經數次在市場轉折中顯示其前瞻性。

“一直以來,我以為是你沒有我不行。但你走了以后,我才發現是——我沒有你不行!”這句《一半海水一半火焰》里的經典臺詞,正是多年來銀行股等金融股A股和H股關系的寫照。事實上,隨著“A+H軍團”不斷擴容,內地投資者對于海外市場的波動以及AH比價變化也更為關心。因此在2010年以來此階段,A股及H股股價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特征較為明顯,而一些權重股的股價也出現接軌的趨勢。今年9月初,民生銀行遭遇惡意做空,境外空方主力就是利用了A股和H股的聯動性,實現兩地同時做空,讓多方應接不暇,并成功獲利退出。

責編 吳永久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對于在上海和香港兩地上市的銀行股來說,估值似乎也隨兩地溫度高低而有所變化。今年以來兩地上市的銀行股A股估值普遍高于港股估值(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僅招商銀行1家存在A股折價)的局面發生了突變。據《證券日報》記者獨家統計,截至昨日收盤,8家兩地上市的銀行股中有5家出現了A股較港股折價(若非近階段港元匯率大跌,民生銀行也可能出現港股相較于A股溢價的現象). “港股市場銀行股估值的率先轉暖是件好事,尤其是對那些資本充足率或存貸比吃緊,渴望先赴港上市再回歸A股的中小銀行來說”,有投行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近階段銀行股A股估值重心整體略有上移,反而出現A股相較于H股折價擴大的局面,這說明了H股的上漲動力更為強勁,市場環境有明顯改善”。 5銀行A股相對H股折價 2011年8月之后持續的銀行A股較H股溢價現象,在近日出現顯著逆轉。隨著工行、建行及交行等AH股溢價變為折價之后,8只銀行股當中AH股維持溢價的僅剩下3只。數據顯示,2011年8月至今一年多以來,在絕大多數交易日里,由于港股投資者對中資銀行股的悲觀情緒持續發酵,銀行股一直維持A股較H股溢價的格局(僅招商銀行保持了H股溢價、A股折價的局面)。不過,這一情況在近期開始逆轉。 本報記者根據數據獨家統計發現,截至昨日,8家滬港兩地上市的銀行股中,有5家出現了A股相對于H股折價,具體而言:招商銀行折價13.64%、建設銀行折價12.47%、交通銀行折價8.07%、農業銀行折價7.53%、工商銀行折價7.04%。 此外,若非近階段港元匯率大跌,民生銀行也可能出現港股相較于A股溢價的情況。 據了解,由于港元和美元匯率聯動,在近日人民幣對美元升值的帶動下,人民幣對港元匯率也連連上漲。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數據顯示,10月中旬以來,人民幣對港元持續升值,到18日,匯率中間價已達到100港元兌換81.3元人民幣,創出最近4個月以來的新高。與此同時,銀行里港元的現鈔買入價則跌破了80。而在2011年上半年,1港幣大約折合0.85人民幣元。一年多以來的匯率變動因素拖累港股估值約6個百分點。 更為難能可貴的是,港股相較于A股的溢價是在A股近期穩步上漲、估值重心整體略有上移的背景下實現的。數據顯示,銀行業指數在9月26日創出4064.96點的最低值,此后指數逐步走高,昨日收盤為4378.32點,13個交易日的累計漲幅達到7.7%。 赴港IPO時間窗或將重啟 赴港上市,曾經是很多中小銀行面對A股政策閘門多年未啟時無奈的選擇。南昌銀行、龍江銀行、上海銀行等數家地方銀行都曾宣布擬赴港IPO。然而,即便是這無奈的選擇也因為港股市場前段時間的低迷而陷入停滯。最極端的表現就是,籌備赴港發行新股一年多的光大銀行在8月不得不宣布暫緩發行。 8月26日晚,光大銀行發布公告稱暫緩H股IPO進程。究其暫緩原因,光大銀行稱,“由于受全球經濟復蘇放緩、歐債危機問題頻發等因素的影響,資本市場持續低迷,銀行估值普遍偏低,考慮到本行現有股東的利益,將暫緩H股IPO發行進程。未來將在市場出現較好時間窗口時,再考慮重啟H股發行相關工作”。 “港股市場銀行股估值的率先轉暖是件好事,尤其是對那些資本充足率或者存貸比吃緊,渴望從香港市場融資(包括再融資)的中小銀行來說”,有投行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從政策層面看,地方銀行A股IPO何時重啟尚難判斷,但是擬上市銀行卻是不可能干等下去的”。 該人士強調,“近階段銀行股A股估值重心整體略有上移,反而出現A股相較于H股折價擴大的局面,這說明了H股的上漲動力更為強勁,市場環境有明顯改善”。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港股市場中銀行股的估值目前是“乍暖還寒”,銀行H股再融資的條件還不成熟,因為市場才剛剛轉暖,起碼還需要再等多兩、三個月,直到估值呈現穩步上升,才是再融資的好時機。如果此前擱淺的再融資計劃立刻卷土重來,反而可能會對市場形成壓力。 印證“玫瑰底”? “這也許就是傳說中的玫瑰底”,另一位市場人士將兩地上市的銀行股這種估值的相對變化與近期市場大熱的關于市場底部的討論聯系在一起,并對本報記者表示,“港股市場信心的率先恢復,對于A股市場是必然產生正面影響的,問題僅在于會產生多大的影響”。 玫瑰底是深圳東方港灣投資公司總經理但斌于2012年8月3日在自己的博客上提出的股市名詞。但斌認為:雖然殘酷,但也許眼前就是鮮花鋪就的“玫瑰底”,他稱,一旦“玫瑰底”形成,也許我們將迎來類似道瓊斯指數1942年之后的走勢。我們準備繼續精選個股,滿倉穿越我們認為的“玫瑰底”,迎接即將展開的,也許持續到2022年前后的漫長又短暫的大牛市。 上述市場人士之所以將“玫瑰底”與銀行股A股相對H股折價聯系在一起,是因為H股和A股的比價效應曾經數次在市場轉折中顯示其前瞻性。 “一直以來,我以為是你沒有我不行。但你走了以后,我才發現是——我沒有你不行!”這句《一半海水一半火焰》里的經典臺詞,正是多年來銀行股等金融股A股和H股關系的寫照。事實上,隨著“A+H軍團”不斷擴容,內地投資者對于海外市場的波動以及AH比價變化也更為關心。因此在2010年以來此階段,A股及H股股價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特征較為明顯,而一些權重股的股價也出現接軌的趨勢。今年9月初,民生銀行遭遇惡意做空,境外空方主力就是利用了A股和H股的聯動性,實現兩地同時做空,讓多方應接不暇,并成功獲利退出。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