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27 00:51:26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郭榮村 喻春來發自北京、廣州
每經記者 郭榮村 喻春來發自北京、廣州
9月26日,據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報道,中石化在廣東的三家下屬企業,在國家環保部環境安全百日大檢查中,被發現存在違法行為或安全隱患。在督察組的反饋會上,廣東省環保廳環境監察局局長周全被氣得“拍了桌子”。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這三家企業分別是中石化旗下的湛江東興公司、湛江新中美公司和廣州分公司。在這三家企業中,中石化廣州分公司更是在廣東省環保廳公布的信息評級結果中,從2007年至2011年的五年中,一路被亮紅牌或者黃牌。
昨日晚間,中石化對此作出回應稱,上述三家企業的行為不符合公司的理念和戰略,違反了公司的相關管理制度。中石化決定,責成三家企業停產整頓。將由總部安全環保局牽頭成立調查組對三家企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調查,根據調查結果對企業負責人和相關責任人做出嚴肅處理。
分公司多次被亮牌
9月26日,廣東省環保廳副廳長陳光榮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企業不論大小,都要做好環保工作,必須要按照環保部門的要求去做。
事情的導火索是環境安全百日大檢查督察組對中石化下屬三家企業的檢查。根據央視報道,督察組在檢查中發現,中石化下屬三家公司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環保問題。
經查,湛江東興公司部分生產廢水通過雨水系統直接外排,違法超期試運行。廣東省環保廳曾責令其停止試生產,但該公司未經許可便自行恢復了生產。而中石化廣州分公司兩個應急儲罐中均存有大量液體,一旦發生事故,可能引發嚴重的環境污染。
此外,湛江新中美公司擅自拆除廢水處理裝置,污染物可通過閥門切換,直接排入雨水溝。同時,公司污水處理設施內安裝自來水管道,涉嫌將污水稀釋排放。
環境安全百日大檢查督查一組負責人張志敏對媒體表示,這種情況出現在中石化這樣的企業真是不應該。
事實上,除了上文提到的廣州分公司多年連續遭遇紅牌或者黃牌警示外,中石化旗下茂名分公司煉油部情況也好不了多少,在廣東省環保廳信息公示的2007年到2011年中,該煉油部只有一次獲得綠牌,其他也都是紅牌或者黃牌。
根據廣東省環保廳的說明,黃牌屬于環保警示企業,紅牌屬于環保嚴管企業。
記者在公眾環境研究中心查得的信息顯示,從2005年至今,中石化旗下相關公司在全國有37起公眾投訴、媒體曝光或者環保部門查處的案例。
據央視報道,在督察組反饋會上,周全顯得很氣憤。他拍桌子說:“明目張膽的!明明發現排污超標,沒人去檢查,沒人去督促。還老是要挾地方政府,說什么為了國計民生,老百姓也是國計民生啊。”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上述三家中石化旗下企業在廣東發生的由環保部直接調度處理的突發環境事件多達9起,其中重大環境事件1起,而全國的總數量為26起。這意味著,中石化一家占到三分之一。
陳光榮昨日告訴記者,對于中石化的問題,周全局長已經在會上提出并且說明了情況,接下來廣東省環保廳要繼續督促相關企業做好環保工作。
國企不能成監管盲區
針對此事,中國石化在給記者的回應中表示,中國石化在廣東省的三家下屬企業(湛江東興公司、湛江新中美公司和廣州分公司)的行為不符合公司的理念和戰略,違反了公司的相關管理制度,已責成三家企業停產整頓。總部安全環保局牽頭成立調查組,對三家企業存在的問題將進行深入調查,并根據結果對相關責任人做出嚴肅處理。
綠色和平污染防治項目經理馬天杰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認為,雨水管偷排、自來水稀釋等手法是污染企業的慣用伎倆。石化企業產生的廢水中污染物成分復雜且危害大,這種蓄意偷排行為是極不負責任的。
他表示,歷年來,中石化所屬企業污染記錄屢見報章媒體和政府通報,但大型國有企業往往成為所在地環保部門不敢碰的“老虎屁股”,成監管盲區。因此,中央環保部門更應該加大力度、落實對國有企業的環境監管,避免此類現象的發生。
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則認為,企業規模大了以后,在當地的影響力就會比較大,而環保部門常常會受制于當地的政府,所以就會形成很多掣肘。“通常對規模較大的企業,監管力度就會弱一些。此外,違法成本偏低,對于大的企業而言,一年罰款5萬或者10萬沒有多大震懾力。而作為大型的國企,執法難度會更大。
中石化表示,將在全公司范圍內開展自查整改活動,嚴格要求所屬企業遵守相關規章制度,對違反公司管理制度的人員和行為絕不姑息遷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