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30 01:09:11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程元輝 深藍 王政楠 劉旭 發自上海 北京
每經記者 程元輝 深藍 王政楠 劉旭 發自上海 北京
步入“微增長”的汽車時代,注重效益的公司方能立足于“市”。而今后影響公司效益和利潤的,將是車型結構。
上市車企的年報正陸續披露。在已經發布的整車制造類上市汽車公司年報中,長城汽車的凈利潤增長繼續成為亮點。而在商用車板塊中,大中型客車市場維持了平穩較快的增長勢頭,而重卡市場仍然難以走出低迷,車企盈利能力出現冰火兩重天的境地。同時,受到汽車行業成本增加和市場增長放緩的影響,汽車制造商的盈利能力普遍下降。
可以預見,在今年中國調低經濟增長目標后,對于受國民經濟影響深遠的汽車行業來說,產品結構將繼續成為汽車企業的盈利能力的主導力量。
江淮汽車業績或見底 2012年穩健拓展市場
每經記者 程元輝 發自上海
3月27日,江淮汽車(600418,SH)公布2011年年度報告,公司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304.7億元,同比增長2.5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17億元,同比下降46.88%;每股收益為0.48元。
這是江淮汽車高管換帥之后,江淮汽車第一次公布年報。盡管江淮汽車業績大幅度下滑,有分析師則認為,“年報表現比實際情況要好,理由是換屆。”
公司年報顯示,江淮汽車營業利潤和利潤總額等財務數據均出現大幅度下滑,而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48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
不過,有分析師則認為,江淮汽車去年第四季度業績出現好轉,表明其業績已經見底。
凈利潤下降46.88%
江淮汽車年報顯示,2011年累計銷售各類汽車及底盤共46.6萬輛(臺),同比增長5.4%,實現營業收入304.74億元,同比增長2.59%,銷量和銷售收入分別完成年度經營計劃的91.4%和93%。
公司在年報中指出,由于受原材料價格上漲等不利因素影響,導致報告期內實現營業利潤5.45億元,同比下降56.73%,實現凈利潤6.18億元,同比下降46.88%,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48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
對于去年公司業績大幅下降的原因,江淮汽車董秘辦相關工作人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主要有三個:一是原材料成本上漲;二是管理費用上漲;三是下調車價帶來的單車利潤下降。
公司年報還顯示,盡管公司汽車整體銷量同比增長,但是主要盈利MPV以及輕卡銷量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產品結構下移至利潤率低的轎車業務,拉低了利潤水平。
平安證券發布研究報告稱,公司MPV產品增長乏力,拖累利潤率增長。由于市場投放的MPV車型增多,以及競爭對手換代產品受到市場歡迎,擠壓公司市場份額。而MPV是公司毛利率最高的產品,估計貢獻公司三分之一以上毛利。
去年四季度業績明顯回升
盡管江淮汽車去年的業績很不理想,但多位分析師發布研究報告稱“江淮汽車業績已經見底”。
華創證券汽車分析師王炎學在其研究報告中指出,江淮汽車業績已過“鬼門關”,公司四季度業績明顯回升,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主要盈利車型MPV瑞風銷量明顯回升,特別是第二代瑞風銷量上升明顯,二是去年10月份后鋼材價格有明顯下降,公司成本壓力大幅減小。
王炎學還指出,從2012年全年來看,公司主要盈利產品瑞風所面向的中小業主消費群體經營環境將有明顯改善,瑞風的銷量存在超預期反轉的可能,這將顯著改善公司的盈利能力。
招商證券汽車分析師汪劉勝在研報中也指出,從公司去年前三季度各項數據來看,資產減值損失在減少,公司正在對庫存進行清理,預計公司2012年庫存相比2011年繼續下降,預計公司2012年盈利能力相比2011年將有顯著提升,但考慮到出口下滑明顯,國內瑞風、瑞鷹換代款車型的表現成為關鍵。
出臺“十二五”穩健路線
在公司年報中,江淮汽車公布“十二五”戰略稱,將把握汽車產業發展機遇,加大全球化資本運作力度,推動業務結構優化調整。鞏固發展以輕卡和瑞風商務車為主體的核心業務,穩健發展以轎車為主體的戰略業務,主動布局新能源汽車。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目前江淮汽車還在加快研發核心零部件項目,去年開發支出為2.6億元,開發支出占本年研究開發項目支出總額的比例達25.80%,通過內部研發形成的無形資產占無形資產年末賬面價值的比例為44.65%。
2012年江淮計劃銷售各類汽車及客車底盤50.16萬輛(臺),經營收入計劃為323億元,費用計劃為316億元。同時,江淮汽車計劃通過銀行貸款和自有資金投入多個項目,包括乘用車基地擴建項目、年產20萬臺高性能汽油發動機項目、年產4萬輛中重卡項目等,總投資額為36億元。
福田汽車2011年業績下滑三成 調整戰略布局高端裝備制造
每經記者 劉旭 發自北京
日前,XD福田汽(600166,SH)(以下簡稱福田汽車)發布2012年一季度報告業績預告稱,預計今年一季度公司凈利潤較去年同期增長210%~260%。數據顯示,2011年公司同期凈利潤為4.36億元。
該預告透露,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車有限公司的注冊成立使得公司形成利潤增值,與此同時,盈利結構的優化以及原材料價格下降是公司一季度利潤增長的主要原因。
然而,有分析認為,2012年依舊是福田汽車的戰略調整年,利潤增幅并不會明顯,加之商用車市場回溫緩慢,預計公司盈利狀況較去年不會有明顯回升。
2011年業績下滑近30%
3月2日,福田汽車公布的年報顯示,2011年公司營業總收入為516.46億元,同比下滑3.45%,完成年度計劃的91.6%;凈利潤較去年同期下降29.99%,約為11.5億元。同時,在報告期內,公司還收到政府補助約3.5億元。這些數據也顯示出,在2011年度中國汽車行業,特別是商用車領域的蕭條。
信達證券一汽車行業分析師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2011年,受汽車行業周期性調整以及宏觀經濟不景氣等因素影響,汽車類上市公司業績普遍下滑。其中,商用車類上市公司,業績下滑更為明顯。
福田汽車受整體環境影響,2011年銷售整車64.04萬輛,同比下滑6.2%,僅完成此前制定的年度銷量計劃的88.9%。上述分析師認為,在2009年和2010年,福田汽車連續的高速增長催生了企業的不穩定因素。而到了2011年,福田汽車在商用車領域進行投資帶來的成本上升,以及嘗試進軍乘用車領域而遇到的諸多挑戰等因素共同造成了公司利潤大幅下降。
公司財務數據顯示,2010年,福田汽車實現營業收入534.92億元,同比增長19.30%;凈利潤16.46億元,同比增幅為58.68%。由此可見,福田汽車2011年業績在同2010年業績的高增長相比自然呈現下降趨勢。
2012年有望小幅回調
對于公司表示今年一季度業績預計增長在210%~260%,上述分析師認為,這主要是由于2011年同期業績顯著下滑造成的同比回調,對于本年度福田汽車的整體表現 “參考價值不大”。
數據顯示,去年一季度,公司實現凈利潤4.37億元。因此,公司預計今年一季度公司凈利潤將在13.55億~15.71億元之間。有分析認為,福田汽車業績大幅增長來源于非經常性收益,公司實質盈利增長并不明顯。
今年2月,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車有限公司成立。福田汽車發布的2012年一季度報告業績預告稱,這是公司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
中信證券相關研報也認為,一季度福田汽車確認的北京福田戴姆勒出資資產評估增值收益在9.33億~11.49億元之間,“如果扣除這部分收益,福田汽車一季度凈利同比變動幅長并不大”。
上述分析師也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2012年汽車行業也是以穩定為主,可能出現小幅回調,但是整體不會出現業績大幅增長。這主要是受宏觀經濟以及汽車行業周期規律的共同影響。
業務板塊調整
汽車市場進入整體增長放緩后,以福田汽車為代表的眾多商用車企業都面臨著轉型。公開數據顯示,今年1~2月我國商用車共生產58.85萬輛,同比累計下降15.90%;銷售58.06萬輛,同比累計下降11.90%。
公開資料顯示,福田在 “十二五”期間規劃了五大重點行業,包括汽車與新能源汽車、新能源(動力電池、儲能電池、智能電網等)、汽車物聯網、金融服務業、高端裝備制造業。根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進入乘用車領域以及布局高端裝備制造業是福田汽車未來發展的重要目標。
浙商證券一分析師認為,2012年由于穩定增長的物流需求以及2011年基數較低的共同左右,有望使得卡車銷量由負轉正。
有分析認為,2012年汽車行業所處的宏觀環境將好于去年,但國家出臺鼓勵汽車消費政策的可能性不大,與此同時,投資增速放緩,將使得商用車市場銷售下降。因此,今年中國汽車市場將迎來新增產能投放的高峰期,汽車生產廠家的銷售和業績壓力將進一步增大。
“由于商用車板塊市場體量較小,不可能維持企業的長期發展。因此,福田汽車向其他領域拓展業務也是必然之勢。”上述汽車行業分析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東風汽車凈利下跌 未來著眼低成本運營
每經記者 王政楠 發自北京
3月27日,東風汽車(600006,SH)公布2011年年度報告稱,去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213.93億元,同比增長8.0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64億元,同比下降18.69%。其中,東風汽車旗下子公司鄭州日產2011年汽車銷量同比增長15.4%,凈利潤為2.36億元,占東風汽車總體凈利的50.86%。
“大商用車”戰略顯效
東風汽車在年報中表示,雖然在2011年公司各大車系銷量增幅均高于行業平均水平,但整個市場趨冷,尤其是商用車市場中的輕卡、微卡銷售情況與公司預期有巨大差異,依然使東風汽車在經營產生具有較大壓力。公司商用車仍然實現了逆市增長。
徐平還表示,經歷了2011年的調整和波動,東風對商用車行業中長期發展仍保持充分信心。去年繼“大自主”戰略之后,東風汽車總經理朱福壽又提出了“大商用車”戰略。對于這一戰略,朱福壽表示,大商用車戰略將著眼于資源整合、業務協同和新老協同,目標是讓公司的商用車總銷量在2015年達到100萬輛。
因此,“協同”成為東風開展商用車有關業務的根本起點。日前,董事長徐平在業績記者會上透露,東風目前正與沃爾沃探討有關合作發展商用車的課題。徐平表示,東風是國內商用車行業的龍頭企業,而沃爾沃是世界行業的龍頭公司,雙方都具備強大的協同效應,但到目前為止雙方合作還沒有涉及細節問題。
低成本成工作重點
徐平表示,隨著市場的發展,行業內的競爭將進一步加劇,公司將順應時勢變化、調整和改善經營與管理,化解風險和不確定性。東風汽車在年報中指出,2012年公司將努力做到單車制造成本降低、單車人工成本降低、單車采購成本降低,以提升效率,實現低成本運營。
原材料成本的持續上升以及人工費用的快速增長讓東風的成本壓力大增,更直接導致旗下一些子公司出現不同程度的虧損。
東風汽車年報顯示,2011年,東風輕型發動機有限公司的虧損額達5613.93萬元。此外,除了東風襄樊旅行車有限公司收獲了4568.81萬元的凈利潤額,其他東風汽車主要控股公司的經營情況及業績均不容樂觀,部分企業甚至出現上百萬的虧損,與2010年的情況出現巨大反差。
招商證券一位分析師表示,東風在成本控制方面面臨的壓力已經越來越大,降低運營成本早已迫在眉睫。
市場增長慣性延續長城汽車2011年凈利增27%
每經記者 深藍 發自北京
在2011年我國自主品牌整體表現不佳的情況下,長城汽車卻在銷量和利潤率上在行業內處于領先,這使長城汽車成為行業的標桿。
長城汽車(601633,SH)2011年年報顯示,去年公司銷量為46.27萬輛,出口7.93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7.3%和58.7%。
招商證券分析師汪劉勝認為,經過多年的發展,長城汽車的轎車業務已經步入快車道,成為銷量增長的主要貢獻者。由于在國外市場深耕,促使出口業務也成為長城汽車銷量的主要支柱。
公司年報顯示,2011年長城汽車共實現營業收入300.90億元,同比增長30.90%,實現歸屬于股東凈利潤34.26億元,同比增長26.86%。
民族證券分析師曹鶴表示:“長城汽車已經有了多年積累。雖然去年我國自主品牌整體表現不樂觀,但是由于市場具有一定的慣性,因此表現一直較好的長城汽車在去年也有不錯的業績。”
轎車開始發力
目前,長城汽車的產品共分為三大類,分別為皮卡風駿、SUV哈弗、轎車騰翼。公司年報顯示,2011年長城汽車累計銷售46.27萬輛,同比增長27.3%。其中,騰翼轎車銷售18.75萬輛,同比增長52.6%;SUV累計銷售14.73萬輛,連續9年保持中國自主品牌SUV銷量第一,同比增長7.60%;皮卡全年累計銷售12.17萬輛,同比增長23.3%。
以上數據可以看出,不僅公司轎車類產品銷量增長迅速,而且全年銷量已經超過SUV,成為長城汽車銷量增長的主力軍。此前,風駿和哈弗一直是長城汽車主要的銷量支柱,轎車表現并不出色,也有不少失敗的教訓。
2006年長城汽車推出的首款精靈牌轎車由于價格過高,最終走向停產,隨后上市的酷熊也因為外形過于個性,不被大多數消費者接受,最終退出市場,凌傲上市后銷量也不溫不火,整個轎車體系只有炫麗一個“當家花旦”。
根據長城汽車公布的數據,炫麗上市兩年銷量已突破10萬輛,2010年獲得細分市場銷量冠軍。但是,一個品牌只靠一款車難以成氣候。
之后,長城汽車推出了外形中規中矩、價格適中的騰翼C30。2010年騰翼C30上市三個月后銷量便突破萬輛。根據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統計,騰翼C30在2010年最后3個月的銷量分別為1.2萬輛、1.5萬輛、2.5萬輛。
2011年,騰翼C30又共完成銷量15.57萬輛,在長城汽車全部銷量中占42.65%。
出口拉動銷量顯著
騰翼C30成為長城汽車銷量快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長城汽車在國外市場長達十年的積累,也促使出口成為其銷量增長的拉動力。
長城汽車年報顯示,2011年長城汽車出口總額為4.89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16.2%,全年實現出口7.93萬輛,同比增長58.7%,在我國車企中僅次于奇瑞。公司SUV、轎車和皮卡車的出口量分別為3.05萬輛、1.22萬輛和3.64萬輛。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長城汽車從2002年第一輛皮卡出口中東至今,其旗下產品已銷往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80多個國家建立了營銷網絡。
據長城汽車總經理王鳳英介紹,歐洲、亞洲、非洲、中東等地區已經成為長城汽車主要的出口對象。此外,2011年長城汽車還在海外開發了4個KD組裝工廠,產能已達7.3萬輛。
一位不愿具名的證券分析師稱:“長城出口迅猛增長和國內外經濟環境有著必然的聯系。”經歷金融危機后,去年不少國家的經濟開始復蘇,我國汽車行業出口回暖。2011年我國汽車出口突破85萬輛,同比增長50%以上。
與零部件巨頭深度合作
2011年長城汽車不僅銷量增長較快,利潤也呈現快速增長。長城汽車年報顯示,2011年長城汽車實現歸屬于股東凈利潤34.26億元,同比增長26.86%。
當前我國仍有不少自主品牌仍在積極尋找整車合作伙伴,但長城汽車卻走出了另外一條道路——與零部件企業合作。
長城汽車年報顯示,合并報表并百分之百控股的零部件子公司有19家。2011年,長城汽車合并的企業包括保定信遠汽車內飾有限公司、保定市諾博橡膠制品有限公司、保定長城博泰電器制造有限公司等3家企業。
長城汽車不僅與國內零部件供應商合作,還在汽車核心零部件領域與國外零部件巨頭積極合作。2011年,長城汽車就與里卡多簽署了汽油機和DCT6速變速器項目合作研發項目。目前長城騰翼C50上搭載的1.5T發動機便是合作的產物。
多年來,博世、博格華納、德爾福等跨國零部件企業均和長城汽車建立了戰略聯盟關系。
“與直接購買技術或者零部件相比,長城汽車與零部件企業合作的思路不僅能節約大量的資金,而且還能夠掌握更多的核心技術。”業內人士稱。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今年長城汽車的銷量目標為60萬輛,雖然全年只有哈弗M4一款全新車型外,但是哈弗H6的1.5T版、哈弗H52.0汽油版、騰翼C501.5CVT版等均為小改款車型將會相繼上市。同時,一直束縛長城汽車的產能問題也得到解決,其天津工廠已經于2012年下半年投產,剛剛上市的哈弗H6、騰翼C50均在該工廠生產。
在出口市場,長城汽車保加利亞KD工廠已于今年2月正式投產,王鳳英日前表示,“這是一個好的開始,我們將以此為基礎,繼續擴大出口。”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