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1-12 01:26:07
對于朗瑪信息發行失敗,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是市場信心不足所致,近期新股上市表現就足以看出一些端倪。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李智
每經記者 李智
昨日晚間,網上流傳的一則消息引發業內廣泛關注。據稱,昨日結束詢價的創業板公司朗瑪信息(300288)因最終參與詢價的機構不足20家,而被迫中止發行,公司也成為繼八菱科技(002592,收盤價17.45元)后,A股歷史上第二家發行失敗公司。
朗瑪信息《招股說明書》顯示,公司主業為社區性語音增值業務,主要產品為電話對對碰。此次公司擬發行1340萬股,在深交所上市,募集資金用于電話對對碰三網融合技術等項目。有意思的是,此前曾有媒體報道稱,1月9日和1月10日,朗瑪信息在深圳、上海的推介會得到了機構投資者的積極響應,兩場推介會均滿座。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中的規定,初步詢價結束后,提供有效報價的詢價對象不足20家的,發行人及其主承銷商不得確定發行價格,并應當中止發行。中止發行后,在核準文件有效期內,經向證監會備案,可重新啟動發行。
對于所傳朗瑪信息發行失敗,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是由于市場信心不足所致,這從近期新股上市后的表現就足以看出一些端倪。如進入2012年以來,共有加加食品(002650,收盤價22.56元)等五只新股上市,其中有四家公司在上市首日就遭遇破發,僅有溫州宏豐(300283,收盤價27.14元)一家公司上市首日受捧上漲。而在1月11日發行的中小板新股揚子新材(002652)甚至打出 “低價牌”,以10.10元/股的發行價和18.74倍市盈率登陸A股市場。
此外,朗瑪信息因為詢價機構不足導致發行失敗的傳聞,也自然讓人聯想到,不久之前華寶興業基金高調宣布暫停參與新股詢價。而近日業內也傳出,信達澳銀基金日前已經知會多家投行,暫停參與新股詢價和網下配售,也不再安排接待新股發行路演和推介活動。顯示出機構對于新股態度的冷淡。
統計數據顯示,在2011年內上市的新股中有近四分之一在上市首日遭遇破發,更有近七成的新股隨著大盤的下挫陷入破發的尷尬,“打新不敗”的神話早已被一出出“中簽如中刀”慘劇所打破。
一位機構人士指出,近期以來新股表現都不太好,就算上市首日表現不錯,過了炒作期后仍可能面臨漫長的下跌。而基金公司等機構參與網下配售的話,獲配股份要面臨3個月的限售期,等到3個月的限售期過后,股價可能早已跌破發行價。因此,對于一些缺乏吸引力的公司,目前還是采取保守的態度。
記者注意到,證券時報網刊出消息,證券時報記者獲悉,郎瑪信息因參與詢價機構不足20家而中止發行。截至記者發稿時,朗瑪信息依然沒有發布任何關于發行失敗的公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