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28 23:09:18
上周,《每日經濟新聞》報道了工銀瑞信、華寶興業、大摩華鑫、寶盈基金4家基金公司去年來經歷人事動蕩之后,投研“新血”們的履新成績單。
本周,記者繼續跟蹤另外4家基金公司交銀施羅德、浦銀安盛、益民基金和國泰基金發生重大人員變動后,人事穩定、基金業績和投資思路的變化脈絡。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交銀施羅德、浦銀安盛、益民基金和國泰基金4家公司前后業績進行對比,發現部分公司正經歷人事過渡期的”陣痛“。
交銀施羅德:“新血”業績良莠不齊去年8月份,公募大佬莫泰山的離開在交銀施羅德內部和整個基金行業中都引起了軒然大波。去年11月,在投資界經歷豐富的戰龍走馬上任,也拉開交銀施羅德涅槃重生的帷幕。今年上半年市場的連續震蕩,正好是一個檢驗戰龍履新業績的好機會。
從莫泰山離職傳言彌漫的2009年年末,到今年三季度,交銀施羅德管理的資產規模已下滑近43%至394.1億元,成為2010年資產規模“縮水”最厲害的基金公司。這期間,交銀施羅德投研失血情況也越發嚴重,李旭利、鄭拓、陳曉秋、趙楓、沈斌和周煒煒等投研和市場骨干相繼離開。
在此期間,交銀施羅德業績出現明顯滑坡,其中最具戲劇化的交銀旗下老牌基金交銀穩健配置(最早由李旭利管理),上半年在眾多基金中一度排名至后1/10。
而在去年下半年,交銀穩健配置業績迅速復蘇至行業前列,卻在今年上半年陷入跌勢,半年凈值折損達到11.51%,反映出這只基金業績仍難以穩定。業內人士分析,這種不穩定的表現正是莫泰山離職后交銀投研體系調整中出現的后遺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該基金原基金經理李立去年年底卸任,華昕于今年8月份也公告離開該基金管理工作,今年7月19日開始,交銀穩健配置由張科兵單獨執掌,這也是張科兵首次管理公募基金。
其他主動型股基方面,管華雨執掌的交銀成長股票在今年上半年表現出類拔萃,凈值折損僅3.53%,在同類基金中排名靠前,而且截至日前,交銀成長股票凈值折損已經收窄至1.88%。管華雨執掌的另一只交銀趨勢優先年內凈值收益率-5.58%,在同類基金同樣排名靠前。
而這正是后莫泰山時代的另一個縮影,管雨華去年6月份由信誠基金轉戰交銀施羅德,是交銀施羅德實施投研補血的重要一環。而且2008年11月到2010年5月,在其單獨擔任信誠四季紅基金經理期間,該基金凈值收益率達到62.92%,高于同期同類基金18個百分點。
北京某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感慨,交銀施羅德曾經創造過輝煌,但是創造輝煌的團隊顯然已經各奔東西,未來能否重建輝煌對于市場來說無疑仍是個謎團。不過,從戰龍接任莫泰山之后投研團隊的調整來看,今年業績整體仍然平穩,個別基金表現突出,也顯示出交銀施羅德“康復”狀態仍然良好,不過對于個別基金業績上下波動的風險,投資者仍需要謹慎處之。
國泰基金:投研核心過渡暫平穩與交銀施羅德相比,國泰基金的過渡期則要平穩得多,不過國泰基金投資總監歸江的離開會不會帶來持久的后遺癥,仍需要長期關注。
不少業內人士對歸江之于國泰基金的作用給出了“不啻再造”的評價,這也從側面反映出歸江離職對于國泰基金的影響。此外,這一“老十家”基金公司引入意大利忠利集團,搖身一變成為合資基金公司,也成為市場人士的擔憂之一。
不過據接近國泰基金的人士透露,意大利忠利集團主要是財務投資,對于基金公司的操作干涉不多,甚至并未派遣任何高管參與日常業務。這也使得歸江離職成為最可能影響國泰基金中短期發展的因素之一。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此前兩年國泰基金的業績平平,新上任的歸江帶領國泰勵兵秣馬,建功立業。Wind統計顯示,2007年和2008年連續兩年,國泰旗下絕大部分基金年度排名均在后1/2,而在歸江擔任投資總監之后,公司2009年可比的6只主動型股基全部進入同類基金前1/6,而且歸江任職期間這一業績基本得以維持。
隨后業績效應轉換成規模效應,歸江擔任投資總監的2009年,國泰管理規模一度達到603.71億份,這一時期也成為國泰基金最風光的階段。
事實上,目前,從規模和業績來看,國泰基金都未因股權轉讓和投資總監離職而出現太過明顯的變故。據接近國泰基金的人士透露,“之前歸江從博時基金帶來的一些管理思路,目前在國泰基金仍然受用,包括期間引入的一些數量化選股模型,以及在職期間基本完成搭建的新投研系統。”
整體來看,盡管國泰基金今年上半年的業績出現整體滑坡,不過三季度以來,基金的折損開始收窄,有的已經排入行業前列。
Wind資訊顯示,曾經在上半年凈值折損7.21%的國泰中小盤成長,在7月份以來震蕩市中表現較為突出,截至日前,該基金年內收益率恢復到-1.64%,在同期股票型基金中排在前1/10;此外,國泰旗下知名基金國泰金牛創新成長目前凈值收益率-2.36%,也在前1/10行列。與此同時,日前成立的國泰事件驅動首募規模17.31億份,這在弱市中已是不錯的成績。據上述接近國泰基金人士透露,這和“機構資金的認可度比較好”有關。
北京某位基金人士指出,單純從人事角度分析,這受益于兩方面,第一,同期國泰基金總經理金旭傳言離職,最終被證實為烏龍事件,使得人事結構并未發生更嚴重的變故;第二,歸江的前任余榮權在讓出投資總監一職后,仍然以公司副總經理 (去年9月份正式獲證監會批復)的職務,主管投研工作,保證了歸江離職后投研核心的過渡和穩定。
與此同時,國泰旗下個別基金業績仍然存憂,比如,份額最大的國泰金鼎之價值精選今年以來凈值折損已經達到13.05%,在同類基金中排名后列;業績折損嚴重的還有同為鄧時鋒執掌的國泰區位優勢。值得關注的是,這兩只基金也是國泰旗下2010年度表現最出色的兩只,從持倉結構來看,業績不佳主要與鄧時鋒押錯部分藍籌概念股有關。
浦銀安盛:新手掌舵成主流去年1月,浦銀安盛基金的張建宏辭去副總經理和投資總監的職位,4月,原副總經理兼首席市場營銷官陳逸康辭職,在此之后短短數月,浦銀安盛當時旗下所有基金掌門人接連更換,幾乎全部由基金經理助理“上位”。
截至日前,浦銀安盛經歷的是風雨飄搖的一年,從投研來看,目前幾乎所有基金都由新人管理,未來風險仍不容小覷。
從目前來看,浦銀安盛規模最大的股票型基金浦銀安盛價值成長基金經理蔣建偉,是原基金經理張建宏和方毅相繼離職后,由基金經理助理扶正;浦銀安盛精致生活和浦銀安盛紅利基金經理吳勇,是精致生活原基金經理助理。浦銀安盛滬深300指數型基金經理陳士俊,由2010年12月10日基金成立時開始擔綱,這亦是其執掌的第一只基金。
隨后,今年1月剛升任公司副總經理兼首席投資官的周文秱“臨危受命”,擔任浦銀安盛優化債券基金經理,而在今年6月底,他也將基金經理之位讓給助理薛錚,也就是說,目前浦銀安盛除了今年上半年新成立的浦銀安盛貨幣基金由周文秱這員老將執掌,其余掌舵者均是新人。
截至去年年末,浦銀安盛的基金規模只有19.74億元,與其銀行系背景顯得格格不入。今年一季度,浦銀安盛貨幣成立,首募規模37.7億元,這就等于一只貨幣基金導致基金公司總規模變為原來的3倍。然而該基金規模截至二季度末已經縮水七成多,總體規模不足5億份,成為縮水最嚴重的基金之一。
稍顯樂觀的是,在今年上半年震蕩市背景下,這些“臨危上位”的基金經理,管理的業績似乎比一些投資老手差不了多少。Wind資訊顯示,浦銀安盛紅利精選年收益率-4.16%,浦銀安盛精致生活收益率-7.79%,浦銀安盛價值成長收益率-8.30%,這一成績單在基金公司整體對比中并不算差,而且整體來看,兩只偏股型基金三季度以來業績仍整體處于上升的勢頭。
益民基金:新帥上任短期見效去年年末,祖煜辭去益民基金總經理一職,一直冷清的益民基金再次讓投資者捏了把汗,這距離祖煜進入益民也僅一年多時間。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2009年三季度,祖煜進入益民基金,并先后招募了新的市場總監和投資總監,開始著手益民停滯已久的新基金發行。2010年12月1日,益民基金發布公告稱,董事會同意祖煜不再擔任公司總經理職務。
2011年1月,雷學軍開始擔任益民基金總經理,溫震宇出任公司投資總監。這也標志著投研核心頻繁更換的益民基金進入一個新的時期。
據接近益民基金的人士透露,目前益民基金股東對雷學軍比較滿意,而此前一直由股東方和董事長直接插手的財權和人權也漸漸下放到總經理手中,或許也反映出股東方有意掃清基金公司架構改革的一些障礙。
從短期業績來看,與此前相比,益民基金今年業績排名中上,這從一個側面發映出新投研體系取得的一些成果。
銀河基金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6月30日,益民多利債券基金和益民紅利成長基金業績在同類產品中的排名躍居前1/3。其中,益民多利債券基金收益率上半年在同類117只產品中排在第34名,益民紅利成長基金收益率居于同類89只產品的第27名。此外,益民創新優勢基金上半年的收益率也已經躋身于同類產品的前二分之一。
不過從投研結構來講,投研實力薄弱仍是影響益民基金進一步擴張的最大瓶頸。目前益民基金旗下4只基金僅田敬、熊偉和高廣新三名基金經理,而且自2008年5月份以來該公司仍沒有新基金成立。據上述接近益民基金的人士透露,在新的管理層和投研體系搭建完成后,益民基金也在積極籌劃新產品的設計和報審工作。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