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0-09-01 10:21:57
9月1日起,凡購買預付費手機卡的用戶,必須提供真實的身份證件,由運營商存入系統留檔。業內專家表示,手機實名制的實施,意味著運營商可以通過手機實名制建立起個人移動信用系統,從而建立有利于手機支付、手機電子商務等等3G時代的移動互聯業務發展的有利環境。
熱議多年的手機實名制終于成行。按照工信部統一要求,從9月1日起,凡購買預付費手機卡的用戶,必須提供真實的身份證件,由運營商存入系統留檔。
據悉,非實名制用戶將被要求補登個人信息,過渡期為2至3年,爭取到2012年將全部完成手機實名登記。

手機實名 圖片來源:南方都市報
關鍵詞 手機實名 每經網相關專題新聞導讀:
【最新】[手機實名制今起實施 3億老用戶需補錄身份] [利于手機支付業務發展]
【分析】[手機實名制面臨“持久戰”:配套法規亟待出臺] [國外手機實名制一覽]
【導讀】[9月1日四大證券報熱點資訊摘要] [9.1股市直播:9月開門紅]
利于手機支付業務發展
一位電信運營商內部人士向記者表示,事實上,工信部主導的手機實名制已經提了好幾年,國內三大運營商早就在積極配合,目前運營商大都已經準備好操作系統預備實名制登記的展開。
業內專家表示,手機實名制的實施意義重大。一方面,可以有效地規避垃圾短信與手機詐騙犯罪等不良行為的產生。另一方面,手機實名制的實施,意味著運營商可以通過手機實名制建立起個人移動信用系統,從而建立有利于手機支付、手機電子商務等等3G時代的移動互聯業務發展的有利環境。
該專家稱,隨著3G用戶的不斷增長,手機支付、手機電子商務等的市場潛力會逐漸釋放。手機實名制可以給這些涉及支付環節并需要誠信保證的業務提供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事實上,手機支付、手機電子商務發展的一大瓶頸在于用戶的使用習慣,而究其根本原因,是手機用戶對于這些涉及支付業務安全性的擔憂。而在手機實名制普及后,運營商可以通過手機實名制建立起個人移動信用系統,與銀行合作,根據信用等級提供不同的支付額度,甚至可以與信用卡一樣進行不同額度的透支服務。
運營商已開通實名登記通道
不過,對于手機實名制能否順利推進,許多業內人士也表示了擔憂。一位運營商內部人士坦言,手機實名制的實施難度很大,數量龐大的流動人口可能會因為嫌麻煩不辦理入網,從而一定程度上影響運營商的收入。
記者從上海的三大運營商出了解到,三大運營商均已開通“實名登記通道”,而針對存量“非實名”用戶,暫不采取“強制登記”措施。
不過,目前上海的三大運營商僅是在自有渠道能夠實現預付費手機號100%實名制注冊。但對于像報刊亭之類售賣SIM卡的社會渠道,雖然工信部要求“賣哪家公司的卡,哪家公司要管到底”,但目前看來,三大運營商還很難做到。
上述運營商人士向記者表示,各運營商總部還正積極與工信部溝通,爭取盡早對外公布實行辦法和實施細則。
對于手機手機實名制是否會對運營商的業績產生影響,中國電信董事長王曉初日前表示,有關監管部門曾對此問題進行討論,他認為該政策不會對中國電信的盈收造成影響,因為有關措施主要針對的是預付費服務,而公司目前超過80%的用戶屬于套餐計劃,因此業績影響不大。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