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0-08-24 13:48:11
近期市場大幅震蕩,上周一上證指數大幅上漲55個點之后高位盤整,周五又大幅下挫45個點,本周一則縮量整理,顯示市場心態偏謹慎,在2700點關前多空博弈加劇。
我們一直強調,未來行情上行需要逐步確認一些重要信號,才能一方面看清楚經濟筑底回升的趨勢,另一方面改善投資者預期。這些信號路線主要有“保障房建設如期推進——通脹上行風險減弱——地方融資平臺問題明朗——房地產市場平穩——海外經濟恢復消除出口風險——新興產業政策加快推進”。從現在情況看,的確有一些信號已經得到確認,還有一些則需要繼續觀察。
得到確認的信號包括:保障房建設推進的速度和力度超出預期,未來將可能支撐投資保持較高水平;地方融資平臺的整頓已經走過深水區,監管模式和力度開始逐步明朗,最壞的預期已經消除;新興產業政策的確有加快推進的信號,新能源產業、節能減排產業規劃可能將會在近期推出。
而通脹趨勢、房地產市場和出口風險則是目前還沒有得到確認的三大因素,因此市場目前也只能是且行且等待。從研究或者邏輯的層面,目前確實已經很難看清楚發展的趨勢,需要觀察數據來支持下一步的投資決策。
需要確認的三大因素中首先需關注通脹風險。與此前不同,近期出現的比較明顯的信號是政府開始加快管理通脹預期的速度和幅度。由于這一輪物價上漲有著明顯的結構性特征,主要是農產品(000061)以及少部分被炒作的特定品種,而不是由于工業生產強勁帶來需求上升的影響,因此政府的調控明顯開始通過管理預期而非加息來解決這一問題。
其次要關注的是房地產行業,這將是未來最大的不確定性因素。近期需要關注的是“二次調控”的預期開始加強,最直接的是開始對閑置土地展開嚴厲打擊。房地產目前的焦點問題是未來能不能實現“量漲價微跌”的完美局面,而這只能觀察即將到來的數據表現。從目前來看,深圳地區的成交量有所放大,而北京、上海更類似于一個筑底階段。我們繼續認為實現本輪調控要達到的“價格要跌,成交量不要跌”的局面還是有可能的。
第三個要關注的是出口風險。8-9月份相對是出口的淡季,盡管航運數據顯示集裝箱市場趨勢依然良好,但干散貨和油輪趨勢基本保持平穩。對出口形勢的判斷,市場已經習慣了“盡管當前數據較好,未來形勢肯定會向下”的思維模式。從先行指標來看,出口總體的PMI在52位置基本企穩,從季節性因素看并沒有朝預期的下滑,而拆分主要出口產品的結構來看,除了電氣設備下滑比較明顯外,其他品種仍然保持平穩。因此,出口可能會是將來正面超預期的一個因素。
綜合看,通脹、房地產和出口這三大需要確認的因素的未來趨勢很可能朝好的方向發展,并有望推動大盤繼續上行。但由于仍需得到數據的確認,因此行情很可能是在猶豫中前行。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