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7-28 01:31:29
通過調查卻發(fā)現(xiàn),除了涉嫌偽造“山東梁山1500畝土地”的土地證,禹晉永還以虛假手段通過評估、驗資等程序,完成了旗下注冊公司子虛烏有的“增資”,并且公司有著6年不繳稅的年檢記錄。
每經記者 黎光壽 發(fā)自北京
2010年7月23日下午1時,中國政法大學證據(jù)科學研究院副教授吳丹紅撥打了110,向北京市公安局經偵支隊舉報禹晉永涉嫌多項犯罪行為,希望北京市公安局立案偵查,將禹晉永緝拿歸案。
而就在《每日經濟新聞》7月23日刊登《國土局指證:“唐駿校友”禹晉永1500畝土地證造假》的報道之后,禹晉永本人卻在給記者的短信回復中表示,他的公司沒有任何問題,因為在五六年前相關機關就徹查過,并稱“事實和法律會讓你們付出代價的……真心真心感謝你們?yōu)槲业拿赓M宣傳。”
盡管禹晉永向記者透露“現(xiàn)在的任務就是打打球、散散步、調理調理身體,別的什么也不做”,但在這看似輕松的表面現(xiàn)象之外,《每日經濟新聞》通過調查卻發(fā)現(xiàn),除了涉嫌偽造“山東梁山1500畝土地”的土地證,禹晉永還以虛假手段通過評估、驗資等程序,完成了旗下注冊公司子虛烏有的“增資”,并且公司有著6年不繳稅的年檢記錄。
沖突頗多的個人背景
因在“學歷門”事件中力挺處于信任危機中的“打工皇帝”唐駿,號稱中國世代投資集團總裁、凱愛資本投資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總裁的禹晉永進入了公眾的視野。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詢問的多位房地產行業(yè)內人士均表示,沒有聽說過禹晉永這個人。那么,究竟禹晉永是何方神圣?有何來頭呢?
根據(jù)記者對的了解,存于山東省梁山縣工商局的梁山凱愛法定代表人履歷表顯示,禹晉永出生于1963年4月12日,1978年~1982年在武漢軍區(qū)服役,任警衛(wèi)員;1982年后,他在綿陽市公安局開始了8年的干警生涯;1990年~1993年,禹晉永任綿陽市糧食局科長一職;1993年~1995年,他又投身土地生意,進入四川省綿陽市土地開發(fā)建設總公司,擔任總經理兼黨委書記;1995年~1999年,他出任四川永嘉房地產投資開發(fā)集團董事長、總裁;1999年起,擔任臺灣凱勝的董事長助理、總裁。
但《東方人物周刊》記者蘇雅村在2008年9月29日發(fā)表的一篇文章卻顯示,禹晉永1980年 “14歲時便去當兵”,“1992年便出任四川省土地開發(fā)公司總經理,在當時實際上是省土地局局長”,“1994年,而立之年的他選擇放棄之前的事業(yè)來到臺灣,進入凱勝后工資由原來一個月800元變成了15000美元”。
矛盾由此而生。根據(jù)梁山縣工商局的履歷,禹晉永當兵的時間是1978年,當時年僅15歲,那么他的出生日期應為1963年;而根據(jù)蘇雅村的報道,禹晉永1980年當兵時才14歲,其出生日期則應是1966年,這也意味著,兩者在出生日期和當兵日期上有所不同。而在1994年以后的工作經歷中,梁山縣所存檔案顯示禹1995年到1999年在四川永嘉房地產投資開發(fā)集團董事長、總裁;而蘇雅村的報道中卻寫著他加入了凱勝集團。
而在北京人民廣播電臺節(jié)目制作中心社會部主任蘇京平的《“有才”才“有財”——禹晉永的故事》一文中,禹晉永又變成“1981年底,不到18歲的他轉業(yè)了”,該文還顯示,禹的出生日期是1962年左右,參軍日期不詳,退伍日期為1981年底,這又推翻了前兩種表述。
至于禹晉永為什么離開四川到北京,蘇雅村文章給出的說法是,禹做了臺灣凱愛集團的董事長助理和總裁;而蘇京平的文章卻顯示 “2000年底,禹晉永懷揣著姐姐給的4000元錢,只身來到北京”。
進入國美擔任國美置業(yè)總裁是禹晉永人生中的一個最大轉折。在如何進入和離開國美的問題上,公開的報道和消息人士的表述同樣存在著較大的差距。
北京市工商局的工商注冊檔案顯示,2001年11月22日,禹晉永在北京平谷區(qū)濱河工業(yè)開發(fā)區(qū)成立了北京凱愛投資有限公司,北京市工商局平谷分局為其辦理了注冊手續(xù)。這是官方記錄中禹晉永在北京最早開設的公司,注冊資金為1000萬元。如果蘇京平的文章屬實,那么禹晉永“懷揣著姐姐給的4000元到北京”的第二年,就將財富從4000元積累到1000萬元,財富增速足以讓人瞠目結舌。
凱愛公司的兩個假地址
2003年6月24日,禹晉永在北京市工商局注冊成立“北京凱愛投資顧問有限公司”,注冊資金50萬元,其中禹晉永出資40萬元,占股80%;其哥哥禹晉川出資10萬元,占股20%。該公司的經營范圍是“投資咨詢,招標投標咨詢;承辦展覽展示活動;組織文化藝術交流活動(不含演出);技術開發(fā)、技術轉讓、技術服務、技術培訓、技術咨詢”。
“北京凱愛投資顧問有限公司”注冊地址是“北京市昌平區(qū)北七家鎮(zhèn)溫泉花園B區(qū)A座別墅2號”。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2010年7月19日來到溫泉花園B區(qū),只看到4棟略顯破舊的聯(lián)排別墅,其房屋編號為32號、33號、41號和42號,根本沒有A棟別墅,也不存在A座2號。記者逐一詢問該區(qū)房屋中介、物業(yè)和保安、32號別墅住戶,均對“B區(qū)A座別墅2號”表示陌生,房屋中介、物業(yè)查詢了其內部資料后肯定地說沒有這一建筑。
“北京凱愛投資顧問有限公司”成立后,“北京凱愛投資有限公司”于2003年10月27日被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原因不明。不過禹晉永在“北京凱愛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的基礎上,經過了4次變更和一次增資,形成了今天注冊資本為12494萬元的凱愛資本投資有限公司。
公司的第一次變更發(fā)生在2003年12月18日,申請日期為10月31日。變更內容為公司名稱從 “北京凱愛投資顧問有限公司”變更為“凱愛置業(yè)有限公司”,注冊資本從50萬元增加到12494萬元,經營范圍變更為“項目投資、投資管理、投資咨詢、招標投標咨詢、房地產開發(fā)”,公司注冊地址和法定代表人不變,工商營業(yè)執(zhí)照上顯示未辦理財產轉移手續(xù)。
記者注意到,這次變更是在獲得虛假的梁山國有土地使用證之后發(fā)生的。禹晉永提交的該梁國用(2003)字第005號國有土地使用證已經被梁山縣國土局指認系造假。
2004年3月8日,禹晉永、禹晉川向北京市工商局提交了一份財產轉移報告,將所掌握的虛假土地證上記錄的虛假土地計入“凱愛置業(yè)有限公司”,并于同年3月10日領取了新的工商營業(yè)執(zhí)照,公司的經營范圍也再次發(fā)生部分變更。
2004年11月22日,“凱愛置業(yè)有限公司”又申請了一次變更,在經營范圍中增加了“因特網信息服務業(yè)務”。不過在記者發(fā)稿時,因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網站ICP查詢系統(tǒng)升級,暫時無法查詢該公司旗下“凱愛-中國網”的經營許可證“京ICP證041142號”的真?zhèn)巍?br />
2007年4月18日,“凱愛置業(yè)有限公司”再次進行變更,變更的內容有兩項:其一是地址從子虛烏有的“北京市昌平區(qū)北七家鎮(zhèn)溫泉花園B區(qū)A座別墅2號”變?yōu)?ldquo;北京市昌平區(qū)立湯路30號院57號辦公大樓2602號”;其二是經營范圍調整為“房地產開發(fā);銷售自行開發(fā)后商品房”。
2010年7月19日,記者專程前往凱愛置業(yè)變更后的注冊地址實地查看,發(fā)現(xiàn)北京市昌平區(qū)立湯路30號院實際上是北京太陽城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開發(fā)的小區(qū),其57號樓為“帝陽公寓”(下圖),但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樓沒有“2602”這個房間。北京太陽城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辦公室秘書崔琴告訴記者,禹晉永多年前曾經租用過該公司的辦公室,但現(xiàn)在雙方不存在任何關系。記者從北京太陽城房地產開發(fā)公司提供給禹晉永的一份《企業(yè)住所(經營場所)證明》上看到,禹晉永注冊資金為12494萬元的凱愛置業(yè)公司辦公室原來僅有23平方米。“而這23平方米現(xiàn)在也不歸他使用。”
禹晉永最近一次工商注冊變更手續(xù)發(fā)生在2008年,內容是將企業(yè)名稱從“凱愛置業(yè)有限公司”變更為“凱愛資本投資有限公司”,經營范圍變更為“投資與資產管理”。值得注意的是,這次變更的申請表上,由禹愛麗填寫的表格最初將“凱愛資本投資有限公司”錯填為“世代投資有限公司”。而禹愛麗和禹晉永是什么關系,由于禹晉永拒絕采訪,目前還不得而知。
驗資報告也是假的
既然禹晉永用的是假土地證,那么他是怎樣辦理入資的?評估報告和驗資報告又是怎么出來的?《每日經濟新聞》調查發(fā)現(xiàn),在禹晉永用來進行增資的房地產評估報告和中潤華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驗資報告存在著嚴重的問題。
2003年10月31日,在北京市工商局提供的凱愛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第一次工商資料變更中,禹晉永出示的是一份“(2003)中潤華驗字第2097號”驗資報告,這份驗資報告主要審驗禹晉永和禹晉川提交的梁國用(2003)字第005號土地使用權的出資,連同第一次注冊時的50萬元注冊資本,禹晉永變更后的凱愛置業(yè)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12494萬元。
記者注意到,上述驗資報告出具的時間是2003年10月17日,出具報告的單位是北京市中潤華會計師事務所,但其附件二《變更登記驗資事項說明》中所描述的一份嘉德聯(lián)行房地產評估有限公司的“嘉德聯(lián)行(2003)第1201號”評估報告的出籠日期是2003年12月1日,實現(xiàn)了“時空穿越”。
在2004年3月8日禹晉永兄弟提交給北京市工商局的財產轉移報告中,又出現(xiàn)了一份文號為“中潤華專審字(2004)第4620號”財產轉移專項報告,將虛假土地證作價轉移到凱愛置業(yè)有限公司名下。其出具報告的單位也是北京市中潤華會計師事務所。在兩次報告上蓋章的,除了主任會計師都是陳慧琳以外,注冊會計師都是葉婉華。
2010年7月21日,《每日經濟新聞》聯(lián)系上中潤華會計師事務所法定代表人馬玲玲,對方表示該事務所在2003年和2004年的所有業(yè)務中,都不存在“(2003)中潤華驗字第2097號”驗資報告和“中潤華專審字(2004)第4620號”財產轉移專項報告。這就是意味著,禹晉永提交的用于增資的驗資報告也是假的。
而據(jù)北京市住房建設委員會公布的信息顯示,嘉德聯(lián)行已經于2008年被吊銷了房地產評估的資格證書,已經失去了評估房地產的資格。
記者輾轉找到嘉德聯(lián)行房地產評估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張力,張力透露他原來和禹晉永并不熟,2003年禹找到他,出示了山東梁山縣政府的相關文件和山東梁山縣地價評估所的評估報告,表示要在北京辦理工商注冊,需要一家北京的評估公司出具一份報告。張力說,他們在報告中也做了聲明,表示公司估價的依據(jù)是禹晉永提供的山東梁山縣具有土地估價資格的梁山縣地價評估所2003年7月12日所做的土地估價報告,沒有任何人到達實地查看評估對象,也與有關當事人沒有個人利害關系或者偏見。
根據(jù)梁山縣國土局方面提供的一個梁山縣地價評估所的電話,記者撥打過去后發(fā)現(xiàn)一直無人接聽。
禹晉永旗下公司6年未繳稅
根據(jù)北京市工商局的年檢資料,《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fā)現(xiàn),從2003年以來,凱愛置業(yè)有限公司和凱愛資本投資有限公司一共進行了6次年檢。而在每次年檢的經營情況表上,數(shù)據(jù)竟出奇地一致。
第一次年檢的時間是2004年3月8日,報送人是禹晉永。從所填的經營情況表上看出,成立不足一年的凱愛置業(yè)有限公司的資產總額是57810萬元,營業(yè)額無,納稅額無,負債總額45323萬元,實收資本12494萬元,稅后利潤無,出口創(chuàng)匯無,凈資產總額12486萬元,對外投資額無,從業(yè)人數(shù)10人,安置下崗職工人數(shù)1人,外埠人數(shù)5人。
第二次年檢時間是2005年1月12日,報送人是禹晉永。此時經營了一年多的凱愛置業(yè)有限公司的資產總額是57810萬元,營業(yè)額0元,納稅額0元,負債總額45323萬元,實收資本12494萬元,稅后利潤0元,出口創(chuàng)匯0元,凈資產總額12487萬元,對外投資額0元,從業(yè)人數(shù)20人,安置下崗職工人數(shù)4人,外埠人數(shù)11人。和第一次年檢相比,變化僅是凈資產總額增加了1萬元,職工人數(shù)增加了10人。
第三次年檢的時間是2006年3月23日,經營了兩年多的凱愛置業(yè)有限公司的資產總額仍是57810萬元,營業(yè)額0元,納稅額0元,負債總額45323.42萬元,實收資本12494萬元,稅后利潤-7.37萬元,出口創(chuàng)匯0元,凈資產總額12486.63萬元,對外投資額0元,從業(yè)人數(shù)20人,安置下崗職工人數(shù)4人,安置外埠人數(shù)11人。
第四次年檢時間是2007年3月26日,經營了3年多的凱愛置業(yè)有限公司的資產總額是57810萬元,營業(yè)額0元,納稅額0元,負債總額45323萬元,實收資本12494萬元,稅后利潤0元,出口創(chuàng)匯0元,凈資產總額12487萬元,對外投資額0元,從業(yè)人數(shù)20人,安置城鎮(zhèn)失業(yè)人數(shù)3人,安置外埠人員數(shù)為17人。
第五次年檢時間是2008年6月6日,這時凱愛置業(yè)有限公司已經更名為凱愛資本投資有限公司,其資產總額是57810.06萬元,其中長期投資為321.06萬元;負債總額45323.43萬元,其中長期負債或非流動負債282.14萬元;利潤總額-7.37萬元,凈利潤-7.37萬元;全年銷售收入0元,服務營業(yè)收入0元;實收資本12494萬元,納稅額0元;從業(yè)人數(shù)4人,外埠人員4人。
第六次年檢時間是2009年上半年,具體時間不詳,公司資產總額是57810.06萬元,長期投資為321.06萬元;負債總額45323.43萬元,其中長期負債或非流動負債282.14萬元;利潤總額-7.37萬元,凈利潤-7.37萬元;實收資本12494萬元,納稅額0元;全年銷售收入0元,服務營業(yè)收入0元;從業(yè)人數(shù)4人,外埠人員4人。
高校教師報案稱禹晉永詐騙
2010年7月23日下午1時,中國政法大學證據(jù)科學研究院副教授吳丹紅撥打110,向北京市公安局經偵支隊舉報禹晉永涉嫌犯罪,希望北京市公安局立案偵查,將禹晉永緝拿歸案。“公安部門的同志把材料收了,同時記錄了我的電話號碼,說有情況跟我聯(lián)系。”
吳丹紅是北大法學院2005級博士后,目前在中國政法大學證據(jù)科學研究院任副教授。7月20日,他向北京大學博士后管理辦公室發(fā)送郵件,要求確認禹晉永的身份。當天稍晚時候,吳收到北京大學博士后管理辦公室工作人員范德尚的回復,稱禹晉永不是北大博士后。
在《每日經濟新聞》關于禹晉永的報道刊出后,吳丹紅決定到北京市公安局舉報禹晉永。“我提交的主要是禹晉永的家庭住址、電話、3個公司的工商注冊資料,還有其他一些網友搜集的資料。”吳丹紅告訴記者,禹晉永涉及的問題有詐騙、合同詐騙,虛報注冊資本,虛假出資,抽逃出資,提供虛假財會報告,非法轉讓、倒賣土地使用權,提供虛假證明文件,出具證明文件重大失實、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等行為,已經觸犯了法律。
而禹晉永在本報的報道刊登后給記者的短信回復中卻聲稱,《每日經濟新聞》的報道很“八卦”,并稱“事實和法律會讓你們付出代價的,因為在五六年前相關機關就徹查過,要真有問題也不會等到今天了。既然我敢挺唐(駿)就不怕你們誹謗……真心真心感謝你們?yōu)槲宜龅拿赓M宣傳。”
在《每日經濟新聞》一再要求對他進行采訪之后,禹晉永表示了完全的拒絕,“沒有必要,你們繼續(xù)表演吧。”
(每經記者夏子航對本文也有貢獻)
新聞鏈接
原國美地產業(yè)務高管:禹晉永“耽誤”了國美置業(yè)
每經記者 黎光壽 發(fā)自北京
2010年7月27日,《每日經濟新聞》聯(lián)系上了原國美集團專門做房地產項目的某高管。這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管負責國美房地產業(yè)務中鵬潤項目多年。他向記者表示,正是禹晉永博士的“功勞”,讓國美集團錯過了中國房地產發(fā)展最好的時機。
“國美集團經營房地產業(yè)務的有兩個體系,一個是國美置業(yè),另一個是鵬潤地產。”這名高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其中國美置業(yè)是黃光裕百分之百控股,而由禹晉永來操盤的。
“禹晉永操盤以后,開始時怎么也拿不到地,在2005年9月份,終于花8.3億元拿了第一塊地,即國美商都地塊。”這名高管表示,“這塊地的市場分析和產品定位現(xiàn)在回過頭來看基本是失敗的。當時由于他(指禹晉永)長時間拿不到地,怕交代不了,所以就搶拍了這塊地。”
該高管稱,對禹晉永拍的這塊地,集團內部人士曾做過評估。“我給董事會的匯報是有價無市。當時的地價是每平方米2300元到2400元左右,而當?shù)氐姆績r當時也能賣到每平方米6000元~7000元,理論上是掙錢的。但那個地方位于北京西南,再便宜也很難賣出去,北京人不太接受那個地方。”
該高管還透露,由于當時國美剛剛上市,手中掌握的是零售業(yè)資金,是不能被挪用的。為此禹晉永竟給黃光裕提出“拖政府地價款”的建議。“正是因為禹晉永的不懂裝懂耽誤了國美的房地產戰(zhàn)略。每當我從西南四環(huán)過的時候,就會想到北京現(xiàn)在的爛尾樓已經不多了,但這個爛尾樓卻成為對整個國美房地產事業(yè)的羞辱。如果禹晉永是個務實的人,是不會出這樣的問題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lián)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