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农村av,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精品久久www,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国产精品一区在线免费观看,超碰色偷偷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人民日報:三問央行進一步推進匯率形成機制改革

人民日報 2010-06-21 11:00:03

  【一問】 為何選擇當前時機

  經濟進一步回升向好,人民幣升值預期較低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專家認為,隨著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的變化,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2005年7月21日至2008年7月,人民幣匯改有序推進,期間人民幣對美元累計升值幅度接近21%。

  第二階段,從2008年7月至今,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在6.82至6.84元區間窄幅波動。“在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下,如果繼續升值會使出口雪上加霜。因此,適當收窄人民幣波幅符合我國經濟的自身利益,而中國經濟的穩定也有助于世界經濟的穩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說,“另一方面,在危機最嚴重時,許多國家貨幣對美元大幅貶值,而人民幣沒有貶值,實際有效匯率反而有所升值。從2008年7月到2009年2月,中國外貿出口下降16%,但進口只降低11%,對世界經濟復蘇作出了重要貢獻。”

  然而,窄幅波動只是應對危機的權宜之計,并非長久之策。央行行長周小川在今年兩會期間就曾表示,金融危機期間實行的包括匯率在內的非常規政策,遲早將退出。“這次進一步推進匯改可以看作是非常規匯率政策的退出。它標志著匯改進入了第三階段,即進一步推進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巴曙松說,“這不是一次新的改革,而是被危機打斷的匯改進程的繼續。

  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董事總經理哈繼銘認為,進一步推進匯改在時機選擇上可謂正當其時。

  當前,我國經濟回升向好的基礎進一步鞏固,經濟運行趨于平穩,為進一步推進匯改提供了有利的契機。

  “另一個重要的考量是受歐元貶值、中國一些經濟指標出現回落等因素影響,當前人民幣升值預期較低。”哈繼銘說,“在升值預期較低時推動匯改,不易引起人民幣匯率單邊大幅上揚。”

  【二問】 是不是意味著人民幣升值

  當前人民幣匯率不存在大幅波動和變化的基礎

  事實上,2005年7月21日匯改時,人民幣對美元即日升值2%,而本輪匯改不進行一次性重估升值,而是堅持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浮動是雙向浮動,不等于單邊升值。正如央行新聞發言人所說的那樣:“當前人民幣匯率不存在大幅波動和變化的基礎。”

  專家分析,進一步推進匯改并不等于人民幣升值。

  首先,我國進出口已漸趨平衡。“經常項目順差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一路下行,從2007年的11%下降到2008年的9.9%,2009年的6%,直到今年一季度的3%,國際收支正向均衡狀態趨近。這樣一來,人民幣升值的基礎大為弱化。”巴曙松說。

  其次,2010年,我國經濟發展的總體環境將好于2009年。但中國經濟在回升向好的過程中仍可能存在諸多矛盾和困難。從國際看,金融危機的影響仍在持續;從國內看,內需回升的基礎還不鞏固、不平衡,通脹壓力也可能逐漸上升。專家認為,在這種形勢下,人民幣難以出現單邊上揚的走勢。

  此外,今后人民幣匯率將參考一籃子貨幣而不是某一國貨幣進行調節,意味著人民幣對某一國貨幣的匯率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比如,如果歐洲債務危機好轉,歐元對美元升值,人民幣由于參考包括歐元在內的一籃子貨幣,可能會對美元有一定幅度升值。但如果歐債危機惡化,歐元持續下跌,美元大幅升值,人民幣對美元未必升值,甚至有貶值的可能。”哈繼銘說。

  【三問】 對中國經濟影響如何

  有利于轉變發展方式,抑制通脹和資產泡沫

  專家表示,進一步推進匯改對中國經濟的好處可以概括為三個“有利于”。其一,有利于促進結構調整和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匯率增強彈性,有助于引導資源從出口部門向服務業等內需部門配置,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減少經濟對出口的過度依賴。”巴曙松說。

  其二,有利于抑制通貨膨脹和資產泡沫,增強宏觀調控的主動性和有效性。哈繼銘認為,當外匯流入時,為了穩定人民幣匯率,央行只能被動地收購大量外匯,相應地,就會投放大量人民幣。而貨幣供應的過快增長,會誘發通脹和資產泡沫。“匯率彈性允許增強,央行被動收購外匯的規模就會小很多,貨幣政策的獨立性、靈活性也將明顯改善。”哈繼銘說。

  其三,有利于維護我國經濟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和國際環境。作為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繼續推進匯改有利于實現互利共贏、長期合作和共同發展。“坦率地講,如果真打貿易戰,對貿易戰的另一方不利,對我國一些出口企業的沖擊可能也大于短期匯率波動帶來的有限影響。”巴曙松說。

  進一步推進匯改對出口和就業可能有一些影響,但利大于弊。

  “2005年匯改之前,一些人把人民幣升值對出口的不利影響看得很重,甚至認為紡織等行業將出現全行業虧損。事實上,從2005年到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惡化前,人民幣不斷升值,而我國出口年均增長依然高達23.4%,包括紡織、輕工在內的匯率敏感行業仍保持增長,”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張燕生說, “許多企業通過降低成本、改進管理等辦法消化了匯率升值。”

  張燕生說,從過去的實踐看,此次出口企業依然能有效應對匯率浮動,央行也已表示要力求使可能發生的負面影響最小化。“并且,隨著企業在匯率浮動背景下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積極培育非價格競爭力,以及部分出口企業向更有比較優勢的中西部地區轉移,我國出口的整體競爭力不是被削弱,很可能進一步增強。”

  “進一步推進匯改也有利于增加就業,”張燕生說,匯率浮動有助于服務業發展,將吸納更多勞動力就業。

  “從以上種種分析來看,進一步推進匯改決不是迫于某種國際壓力,而是我國從自身改革發展的實際需要出發作出的自主選擇。”巴曙松說。

責編 劉坤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