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19 04:34:23
每經記者 馬超彥
周五(12月18日),證監會主席尚福林在《財經》年會上發表講話,涉及目前市場較為關注的三大熱點話題:新股發行制度改革平穩推進,繼續培育和完善市場機制;創業板市場形成良好開局,重申希望廣大投資者審慎理性地參與投資;適時推出融資融券和股指期貨。
這些講話對股市會有怎樣的長遠影響?《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此專訪了北京大學證券研究所所長呂隨啟和中央財經大學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
焦點·新股發行
發行價格在往上走
尚福林指出,從目前來看,新股發行制度改革達到了階段性目標,不過有一個非常大的變化,“證監會不再對發行價格實行窗口指導,取消窗口指導之后的發行價格和以前的發行價格相比在往上走”,這說明,市場對發行價格的約束機制還不健全,還需要不斷培育和完善市場機制。
尚福林指出,要進一步推進新股發行制度改革,逐步完善新股價格形成與承銷配售機制。
“目前,新股發行還存在著不合理的地方”,郭田勇表示,在新股發行定價市場化之后,出現的一個現象是,一級市場與二級市場上的市盈率相差太大,投資者紛紛涌向一級市場,以致推高定價。
呂隨啟也認為,我國市場定價機制尚不完善,報價其實不是按公司內在價值完成的。還可能出現一種情況:幾家券商結成聯盟,相互“幫助”,共同“喊價”,推高一家擬上市企業的發行價,高價格便在二級市場上消化。公司以高價發行,保薦人便可從中得到更多回報。
針對這一現狀,郭田勇給出了一劑藥方:可以將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并軌,使得企業的發行價與上市價拉近。“投資者愿意用20元購買一家公司的股票,為什么非要以10元發行?”
焦點·創業板
形成了良好的開局
對于A股市場的“新生兒”創業板,尚福林認為,市場形成了良好的開局。
郭田勇進一步指出,創業板開局良好,主要表現在解決了中小企業尤其是高科技中小企業的融資困難,而且是超預期地實現。
從目前的上市企業來看,“基本符合創業板的標準,不排除培育出像微軟一樣的企業的可能”,郭田勇認為。
講到要完善多層次市場體系時,尚福林指出,要擇機擴大待辦股份轉讓系統試點范圍,推進場外市場建設,理順主板、創業板與場外市場的層次關系,建立健全轉板與退市機制。
對此,郭田勇表示,對于創業板來講,并不需要建立轉板機制。美國的納斯達克并不是紐交所的一個補充,微軟也并沒有轉板到紐交所。創業板培育出一個好企業就轉板到主板市場,這也不利于交易所之間的競爭。
焦點·新動作
明年先推融資融券?
最為市場關注的是,尚福林透露,將適時推出融資融券和股指期貨。兩位專家在此問題上基本上形成一致看法,即兩者之中適合先推融資融券。
從目前整體形勢看,“融資融券明年或許會推出”,呂隨啟表示,融資融券是完善現貨市場的一種做空機制,且風險性可控。
另外,伴隨著國際化步伐,A股融入國際市場的內在要求也需要開啟融資融券。呂隨啟認為,在金融業完全對外開放之前,融資融券越早推出越好。
“股指期貨目前處于騎虎難下的狀態”,郭田勇分析,一是各方面籌備工作已經充分,二是股指期貨推出后,可能會分流實體經濟的資金到資本市場上來,不利于經濟復蘇期的發展。
呂隨啟還指出,在缺失融資融券機制的基礎上推出股指期貨,很可能使其穩定市場的作用大大削弱,同時,現貨市場上出現一點風吹草動,就會放大到期貨市場上,造成劇烈波動。融資融券首先推出有三方面好處:一是讓投資者適應和熟悉做空的投資方式;二是增加投資者的做空經驗;三是完善市場上的投資理念。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