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10 04:31:14
收購資產規模相當于是再造一個重慶港九,毫無疑問,本次重組是公司實現集團整體上市的關鍵一步,可是擬注入的8家公司資產質量卻差到“令人難以置信”的地步。
每經記者 李文藝
“8家企業中有5家是虧損企業,預計2009年整體凈資產收益率(ROE)不到1.5%,對應市盈率近70倍,幾乎可以趕超創業板公司的動態市盈率了!但收購的9.84億元港口資產,2008年僅實現800多萬元凈利潤,還不到上市公司盈利的一半,又完全沒有創業板的高成長性。”
這就是重慶港九 (600279,收盤價10.73元)籌劃兩年之久,在11月27日拋出的重大資產重組草案。而從11月27日發布重組草案至今,已經快半個月,還未看到有券商發布重慶港九研究報告,給予重組事件評級。對此,有券商研究員無奈地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擬收購資產沒有任何亮點,只得選擇對其漠視。
擬收購8家公司5家都虧損
收購資產規模相當于是再造一個重慶港九,毫無疑問,本次重組是公司實現集團整體上市的關鍵一步,可是擬注入的8家公司資產質量卻差到“令人難以置信”的地步。
根據草案,本次置入重慶港九的8家公司資產分別是貓兒沱港埠,化工碼頭40%權益,集裝箱公司48.75%權益,港盛公司100%權益,萬州港紅溪溝、江南沱口作業區,龍港實業100%權益,萬港船務100%權益。其中,貓兒沱港埠,化工碼頭,集裝箱公司,江南沱口和萬港船務5家公司在今年上半年的業績均為虧損,合計虧損額為425萬元。而虧損最多的是集裝箱公司,今年1~6月份業績為-251.46萬元,化工碼頭和萬港船務兩公司更從2008年就開始虧損,幾乎可以用“連年虧損”來形容。
凈資產翻倍 盈利能力下降
若將盈虧情況互相抵扣,擬注入的8家公司資產今年上半年整體也只實現了475.56萬元凈利潤,折合成年度利潤還不到1000萬元,要知道,這部分資產的評估凈值是9.84億元,也就是說,凈資產收益率還不到1%。再看看重慶港九本身的盈利情況,截至三季度,公司已實現2477萬元凈利潤,凈資產收益率已達3.02%,2008年的凈資產收益率也有3.57%,幾乎是擬注入資產的3倍多。
不過,按照相關會計事務所給出的盈利預測,本次置入資產2009年或將實現凈利潤1412.78萬元,即便如此,對應的凈資產收益率也不到1.5%,僅為重慶港九的一半。況且這9.84億元資產盈利1412.78萬元,對應的市盈率高達70倍,也即是說,公司要花70年時間才能收回投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粗略計算,擬注入資產或將拖累重慶港九2009年凈資產收益率至少下降1個百分點。
天相投顧港口運輸行業研究員告訴記者,對于凈資產只有8.19億元的重慶港九而言,本次置入近10億元資產后,公司市凈率或將從3倍下降至2倍,但置入資產的整體盈利能力卻太低了。
該研究員還稱,其實重慶港九目前3%的凈資產收益率已經大幅低于行業6%的平均水平,很顯然,公司急需置入盈利能力更強的資產以帶動上市公司業績,而不是置入盈利能力不如自己的資產。
就像上述券商研究員所說,重慶港九本次拋出的重組草案沒有任何亮點,完成重組的結果只是:凈資產翻倍,盈利能力下降,大股東持股比例增加。
根據草案,重慶港九擬采用資產置換和非公開發行相結合的方式,將大股東重慶港務物流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港務物流)及其全資子公司重慶市萬州港口(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萬州港)旗下所屬的8家公司資產納入上市公司。同時,置出公司所持的經略公司100%股權。
經過評估,置入的上述8家公司資產凈值為9.84億元,而實際的賬面價值為7.75億元,溢價率近27%。置出的經略公司評估價值只有2403.65萬元,置換資產相差9.6億元,這部分差價按照8.44元/股的價格折換成1.14億股公司股份,由重慶港九向港務物流和萬州港兩公司分別進行定向增發。增發完成后,大股東港務物流直接、間接持有的重慶港九股份將由49.48%上升至60.46%。
渾水摸魚180萬買“破船”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發現,擬置入資產不僅盈利能力低,還有“渾水摸魚”之嫌。
如評估價值為180多萬元的萬港船務,其主要資產就是幾艘30%成新率的船舶,公司同時還負有高達96.06%的資產負債率,2008年虧損516萬元后,今年上半年繼續虧損4.84萬元,不知道這類資產注入上市公司有何意義?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是,原本市場對重慶港九整體上市,重大資產注入預期頗高,但在公司的重組草案發布后,卻少有券商發布研究報告,予以關注。
既然擬注入資產盈利能力奇差,重慶港九為何還要購買?
昨日,《每日經濟新聞》就上述疑問采訪公司高層,但截至發稿,仍沒有得到回復。在公司發布的重組草案中,稱本次重組的目的之一便是有效整合業務資源,發揮規模優勢和效益,增強持續盈利能力。但事實上,按照擬置入資產目前的盈利情況,公司恐怕很難達到上述目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