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總裁:中國投票權或大幅增加
2009-09-24 07:39:01
每經記者 劉琳 發自北京
一直以來,我國要求提高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投票權的訴求將有望達成。昨日,IMF總裁施特勞斯·卡恩表示,IMF將在2011年完成重組,屆時,中國在IMF中的投票權比例,將大幅增加。
他同時指出,歐洲的投票權比例會下降。各國比例調整后,中國的投票權可能會超過英國和法國。
近日,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國家曾表示要求將發達國家在IMF的投票權比例,向發展中國家做適當轉移。
關于這一問題,目前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已基本達成一致,但轉移的比例卻有分歧。美國此前曾表示,發達國家應向新興市場國家轉移5%的投票權。
而新興市場國家顯然 “胃口”更大。9月初,在G20財長與央行部長會議舉行之際,“金磚四國”財長就曾表示,發達國家應在2011年前,將IMF份額中的7%轉移給新興市場國家。
施特勞斯·卡恩表示,發達國家之所以會轉變先前態度,開始支持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國家提高投票權比例,主要是因為他們意識到,讓中國在IMF提高影響力,會促使中國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對此,清華大學中美關系研究所主任孫哲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我國目前更應關注的問題,不僅僅是投票權的比例,還有美國的一票否決權值得商榷。
“美國在IMF中擁有一票否決權,仍處于獨大的位置?!睂O哲說,“即使短期內我們無法改變這一現狀,但是G20匹茲堡金融峰會上,也應該探討如何增強IMF的民主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