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22 02:56:20
每經記者 李娜 每經實習記者 支玉香
今年以來的單邊上漲行情,讓飽受大熊市折磨的基金經理找回了過往牛市的從容與自信。短短6個月,基金總體管理規模重回“兩萬億”時代;偏股型基金倉位從去年年底的契約底線重返歷史的高峰區域;前期還讓基金經理們苦不堪言的金融、地產,又成為最時髦的搖錢樹;分散風險、均衡配置的投資思路已被“精挑個股、重倉出擊”所取代……
國信證券統計數據顯示,截止7月21日,60家基金公司旗下520只基金二季報披露完畢,基金整體業績顯著上揚,單季度利潤額達3460.46億元,環比增加16.8%,剔除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后仍有806.11億元,較一季度的-790億元顯著改善。同時,基金總體管理規模為23064.83億元,較上季度的19753.39億元增加了3311.44億元。
指數化策略下的高倉位
剛剛出爐的二季報,主動型基金(剔除指數型基金)的高倉位著實令人吃驚。天相統計數據顯示,截至昨日,偏股型基金平均倉位已飆升至83.46%,相比上個季度上升8.02%,股票型基金平均倉位猛增至86%。
據二季報顯示,截至昨日,共有98只偏股型基金(剔除QDII基金)的持倉比例超過了90%,其中的25只是指數型基金,剩余的73只均為主動偏股型基金。在主動型基金中,倉位最高的前三位分別是大成優選、南方績優成長和易方達價值增長,其股票倉位分別為98.37%、94.94%和94.9%。
從基金公司來看,倉位超過9成的基金主要分布在易方達、華夏、交銀施羅德、匯添富和銀華等幾家基金公司。數據顯示,易方達旗下共有8只偏股型基金倉位超過90%,其中6只為非指數型基金,易方達策略成長及其2號,持股比例均超過92%;交銀和匯添富分別有4只基金的倉位超過90%;華夏基金旗下有7只基金倉位超90%,其中5只為主動型股基。
股票型基金的倉位超九成,絕大多數混合型基金也是開足馬力,倉位也逼近其80%的契約上線。王亞偉掌舵的華夏策略精選、華富策略精選、金鷹中小盤、信達澳銀精華等一批混合型基金的倉位也都在75%以上。
單一行業配置的高比例
除了被動的高倉位外,指數型基金重點跟蹤的金融、地產等行業的發飆也是其領先的法寶。在過去的二季度,主動型基金對低估值的金融保險、復蘇先導的地產股以及采掘類個股情有獨鐘。
據天相統計數據顯示,在可比的偏股型基金中,金融、保險,房地產和機械設備行業分列基金的配置的前三位,占凈值的比例分別為23.53%、8.99%和8.28%。其中,金融、保險和地產行業較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長了6.65%、3.13%。
如果剔除指數型基金,景順長城增長2號持股金融、保險的比例最高,金融、保險行業占基金資產凈值的比例高達45.48%;益民紅利成長則是房地產的堅定做多者,房地產行業的比例已占該基金資產凈值的26.94%,二季度的黑馬“交銀系”也是地產股的擁護者,交銀穩健、交銀精選和交銀藍籌三只基金房地產的配置比例均超過20%。尤其是交銀穩健,該基金對于金融、保險,房地產和采掘三大行業的配置比例分別為26.17%、24.73%和22.58%,占資產凈值比例為73.41%。
匯添富成長焦點,金融、地產和采掘的行業配置耗費了基金凈資產的一半以上。同樣,易方達策略成長在上述三大行業上的配置比例也逼近基金凈資產的60%。
精選個股的高重復
在金融保險、地產等大力度配置的思想下,基金十大重倉股中重復率非常高,使得2007年的“群狼戰術”再度重演。
Wind數據表明,基金持股數最多的是中國平安,持有該股的基金數量高達212只,其中有50只基金持股市值占基金凈值比例5%以上;其次是招商銀行,199只基金持有該股,其中有74只基金持股市值占基金凈值比例在5%以上;第三位的是浦發銀行,持有基金數量為171只,其中65只基金持股市值占基金凈值比例在5%以上。
多只基金對重倉股大幅增倉。嘉實研究精選對早已重倉的深發展再下重手。二季度,嘉實研究精選買入170萬股深發展,持股數量增加到1250萬股;泰達荷銀行業精選6月底持有中國平安的數量接近1000萬股,較3月底上升了近500萬股;浦發銀行,一季度末對其實行超配的基金只有33只,而到二季度末這個數字上升至41家。
媒體轉載、摘編本報所刊作品時,請注明來源于《每日經濟新聞》及作者姓名。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